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現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無心才能心安 / 三點鐘的部落格
2013/09/08 08:46:00瀏覽625|回應2|推薦3

現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無心才能心安 / 三點鐘的部落格


 

現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無心才能心安

 

廣欽老和尚是當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禪定,終生宣導念佛法門,可以說是禪淨雙修的典範。他的神異事蹟很多,例如在深山坐禪、降伏猛虎、大蛇皈依,在泉州就是有名的伏虎和尚。例如他曾進人禪定長達四個月的時間,呼吸與脈搏完全停、止,經弘一法師三彈指,才從定境中出來,使弘一法師讚歎說:“這麼深的禪定,古今少有。”

 

又例如,他在三十六歲時,因睡晚了延誤打板時間,深自懺悔,從此立志不倒單,長坐不臥,終生不睡床長達六十年,臨終也是坐化圓寂。

再例如,他七歲開始素食,由於在山中修行之故,從五十歲後只吃水果,不再火自,在臺灣被尊稱為“水果師”。

 

又例如,除雨天之外,夜間喜歡在草地林間靜坐,凡是他靜坐之處丈內方圓,露水不濕,也無蚊蟲,被目為神異。⋯⋯

 

這些修行事蹟,廣欽老和尚的弟子和一般佛子都口耳相傳,知之甚詳。但是廣欽老和尚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常教人“老實念佛”,一天無事,可以老老實實念佛,那是最幸福的事了。這是經歷過千難萬磨的苦行之後,真正的慈悲,因為要像他那樣悟道太艱難了,念佛是最簡單可靠的。

 

在廣欽老和尚的教化中,我覺得最受用的是他常講無心、隨緣、破我執。

他說:“怎樣才能心安?就是要無心。”“"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無事、無煩惱,就是西方。”“善知識在哪里?在心。”“修行不能執著,執著即生煩惱。”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是功夫。”

“平常即對任何事無掛礙,免得臨命終時,念頭一到,就要繼續輪回了。”

“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別心,就是修苦行。”

“無色相之心,才是學佛。”

 

廣欽老和尚不識字,所以他的教言全是自己生命的體驗,他的世壽有九十五歲,但一生平淡、自然、隨緣、無掛礙,應該得力於他的無心吧!

甚至在他圓寂的時候,遺言也是“無來無去無大志”(沒有來也沒有去,沒有事情),每想到廣老的這句話,就仿佛看見了鳥飛於空中、雲無心出遊、風自由自在。

 

老和尚很少提到經典,但他說:“經典就是路徑,所以看經才知道修行的路是怎麼走。”又說:“《心經》裏,‘自在’兩個字最重要。”

 

廣欽老和尚生前,很少講經、很少做法會,也很少趕經懺,他總是坐在一張舊籐椅上,像一座山,讓景仰的人朝聖。因為他,土城的荒山成為聖地、六龜的僻野成為寶殿;因為他,使盛唐禪師的氣象,在臺灣靈光一閃。

 

如今,青山依舊在,廣欽老和尚不在了,不,他是化成許多虛空的山,存在無數人的心裏,只要一想到他那莊嚴的坐姿、慈悲的臉容,心裏就安靜了。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8384205

 回應文章

映月(休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02 00:44

拙文〈總誦〉http://blog.udn.com/jade991003/9580654

描述廣欽老和尚的一段軼事,邀請您鑑賞。


映月(休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21 22:24

無心就是《心經》所描述的如來藏真心,祂具八不中道體性,所以說「無來無去,沒代誌。」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3 習應品〉:「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CBETA, T08, no. 223, p. 223, a17-19)

三點鐘(e0938767770) 於 2013-09-23 00:37 回覆:

謝謝您

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