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03 13:21:24瀏覽744|回應0|推薦11 | |
前言:這是一個結合「笊籬採り」技法為基礎,重新推出之釀造技法,將空氣接觸面積壓至最低,而保留了作品那新鮮調性表現。這在這款作品中確實表現無遺。 調性:以些瓜果類香氣為主體,香瓜、蘋果核為中心,洋溢著宛如初春一般,清爽而新鮮氣息。入口,在口中帶出些碳酸刺激感,酒體表現與香氣相襯,輕快而俐落之酒體,多了也不會顯得膩人。適合與些海鮮料理,或是調味較為清淡之雞肉等白肉料理,會是較好選擇。 以上,是針對突釃及其調性表現之說明。接下來,是關於這種上槽法之延伸討論。 事實上,在品飲這款作品時,內心最直接之印象連結是「活性濁酒」那「上澄」部位表現。 概論:這部分要分兩段來加以述明,首先為何是「活性濁酒」其原因有二。首先是活性,這款作品調性鮮活,而活性濁酒強調那作品本身仍舊處於活性狀態,甚或是以此進行瓶內二次發酵作業。 接下來是濁酒本身之濾過方式,相對於斗瓶取り等作為而言,濾過方式相對粗放(無加壓、濾網孔洞更大)而口感表現相近,這部分與笊籬採り所強調之儘可能維持酒體細緻度有一定相似度。然而,笊籬採り或是突釃此作法都更加強調隔絕空氣,進而讓其新鮮表現更為明顯。 承上,這部分新鮮表現性部分,在第一點所述明之「活性濁酒」甚或是「瓶內二次發酵」之下,則可以完全滿足了「新鮮」這項條件。突釃最後一階段那「澱引き」作業相當。突釃在於將酒體以斗瓶存放,後續待其靜置沈澱之後,將上部澄清酒液分離。則復又與將瓶內二次發酵或是活性濁酒其上澄部分,獨立斟入杯中相當。其調性表現自是與突釃相同,均有鮮活表現。 突釃、笊籬採り兩者都是上槽階段之高階技法。原理其調性表現成因相對容易理解,不過光是那事前器材開發及後續商品化等要項,甚至裝瓶及瓶塞等細節都會影響調性表現。期間其花費之心力及成本,絕對會是個驚人數字。謹此向兩位藏元致敬。 後記:關於活性濁酒那上澄部分,可見此文品飲表現及說明。http://blog.udn.com/dreamfis/46579862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