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24 11:32:56瀏覽2668|回應8|推薦18 | |
1945年四月,蘇聯紅軍數百萬大軍兵臨柏林城下。德國早已無可戰之兵,只能徵召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和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組成「國民突擊隊」,每人發一枝「鐵拳」火箭筒,對蘇聯坦克進行幾乎是自殺性的攻擊。更糟糕的是,這些「國民突擊隊」因為缺乏制服,一旦被蘇聯軍隊俘虜,就會依照國際法被當成非正規的游擊隊處決。在此同時德國元首希特勒則在柏林的地堡裡失控咆哮,指控德國人民、軍方將領和納粹黨高層都是叛徒。幾年前德國拍攝的電影「帝國毀滅」中,傳神地演出了這一幕。 「全民保家衛國」並沒有挽救納粹德國的命運,甚至沒能拖延蘇軍進攻的腳步。在德國戰敗毀滅的同時,日本軍方也在國內動員全國百姓,宣稱要發動「一億總特攻」(當時日本本土人口約六千萬,是把殖民地的朝鮮、台灣人口也計算在內)。要求平民用竹子做的長矛和簡陋的炸藥包,去對抗美軍的坦克。然而竹槍擋不住美軍的B-29轟炸機,「一億總特攻」也在日本軍方的不理性狂熱下走調變成「一億總玉碎」。要是當時日本政府在最後關頭沒有承認戰敗、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可能還要在戰爭中付出成千上百萬人死亡的代價。
[二戰末期德國的國民突擊隊,一人至少還有一枝火箭筒] [但是他們必須近距離攻擊蘇聯坦克 圖為IS-2重戰車] [跟德國比起來,日本挺身隊只有竹槍...]
[現代日本人發揮沒藥救了的萌化精神製作的,揹著地雷「鑽進美軍戰車底下自爆」的日本女學生手辦] [人牆肉盾抵抗不了美軍的B-29轟炸機]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最近公布民調主張恢復徵兵制,以「強化國防」。但是除了「民意」之外,隊長沒有看到蕭美琴委員或者網路上主張徵兵制的輿論,有提出任何戰略面或者軍事面的論說,只有「全民保家衛國」之類口號。要知道當初把徵兵制改募兵制,是為了讓國軍集中資源,以建設符合現代戰爭需求的科技化、專業化軍隊。至於實際上有沒有達成這樣的目標,是執行面的問題。現在突然提出恢復徵兵制,主張「不要低估天然呆熱血青年保家衛國的意志」,那究竟是要恢復過去的兩年役期(甚至是三十幾年前兩岸熱戰時代的三年兵役)來「強化國防」,還是那種一人發一枝火箭筒、甚至一根竹槍,自我欺騙、「自我安慰」式的「全民國防」呢? 隊長並不認為募兵制一定優於徵兵制,但國軍走向募兵制其實是扁政府時代制定的政策。在國軍組織已經朝向募兵制調整好幾年以後,突然要恢復徵兵制,這種反覆的政策對中華民國的國防絕對沒有正面幫助。就好像一個人努力減肥了一段時間,突然要求他做重量訓練增加肌肉,最後得到的很可能只是復胖的結果。 主張恢復徵兵制,是不是預期陸海空軍規模不足以應付戰爭需要,因此才要用徵兵制來增加兵員?既然認為國軍兵力不足,也應該說明如此推想的理由(比如要跟解放軍進行自我毀滅本島陸上決戰,則陸軍規模過小是個問題),以及給出明確的建軍目標。此外台灣2007年的出生人口數約二十萬,到了2025年即使把丙等體位的屆齡役男都算入兵源,頂多也只有十萬人能夠當兵,等於(不延長役期的話)現在國軍總兵力還要再腰斬。或者台灣要學習以色列,男女平等服兵役來保家衛國?既然兵源逐年減少,徵兵制真的適合台灣將來的國防需求嗎?(當然,募兵制也同樣會遇到兵員不足的困境,但募兵制役期較長、軍人較專業,多少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西方學者也指出政治決定戰略,戰略決定軍事手段。「維護國家安全」是個政治問題,政府應該要視實際情況,決定採用外交、軍事或者其他方式來達成目標。既然預見到將來兵員減少,那國家政策就該相應調整。而不是「用手段決定戰術,用戰術決定戰略」的馬糞昭和參謀思維。如果蕭委員的「徵兵強化國防論」只是為了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政治宣傳手段,卻綁架了我們的國防政策,那就更不可取了。
[二戰前日本軍方以「蘇聯威脅論」、「美國威脅論」綁架了日本政治,導致日本走上「在軍力對比壓倒性不利之前搶先開戰」而發動戰爭的不歸路] [請首相先上前線(1982年的日本反戰廣告) 政治人物在考慮軍事手段之前,應該先嘗試外交或者其他維護和平的方式] [台灣要用「人民的意志」對抗專業、高科技的解放軍,會不會重演第一次波灣戰爭,號稱擁有世界第四強軍隊的伊拉克,被美軍輕易擊潰的一幕?] 二戰後德國知識分子在反思戰爭的時候,就沉痛地反省:「在有機會阻止希特勒發動戰爭的時候,卻沒人站出來反對他。」真正的「保家衛國人人有責」,包括選民要對政治領袖的決策可能帶來的後果有清醒的認識,並且牢記「和平未到根本絕望,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的歷史教訓。而不是全民狂熱、激進主戰、用衝撞的方式處理對外關係,等戰爭到了眼前卻又想要「非暴力不合作」、「牽手護台灣」來逃避自己搞出來的問題。否則即使實行了徵兵制,會不會像今天的烏克蘭一樣,政府徵兵只有25%的役男響應動員,國防部官員需要進入大學「拉伕」,那也難說得很。 [在英阿福克蘭戰爭中,實施徵兵制的阿根廷,依舊被更專業化的英軍擊敗 圖為島上阿根廷軍隊投降時丟棄的滿地鋼盔] [台灣恢復徵兵制,將來是否要學習以色列男女平等服兵役,來彌補少子化造成的兵源不足?] ※隊長補充說明:網友指出國軍現階段建軍目標有兩個主軸(1)是作為平時防災救災的預備力量(比如八八水災、地震等狀況)(2)是周邊區域發生糾紛(比如南沙群島發生衝突、漁船在巴士海峽被菲律賓開槍掃射等)時,有國防力量可以應對。因此比起過去的數十萬義務役大軍,維持一支較小型軍隊更符合實際需要。 感謝網友【圖帥】的指點。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