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16 13:44:19瀏覽3847|回應9|推薦17 | |
在古典小說「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兵天將束手無策。玉皇大帝不得已請出西天如來佛,孫悟空不知厲害,反而嗆聲要跟如來佛鬥法一決高下。結果孫猴子一個筋斗翻出十萬八千里,在五指山上寫下「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卻沒想到根本未曾離開如來佛的手掌心。最後更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失去自由,無法再興風作浪。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宣佈出馬競選總統,高調宣稱兩岸關係要跳脫「國共框架」。言下之意是「九二共識」只是「國共兩黨」決定的框架,甚至暗示「中華民國」都是「國民黨」的舊時代產物。蔡英文自認只要有台灣的民意為後盾,就能動搖大陸現行的立場。如此說法雖然滿足了深綠獨派團體的自我感覺,卻不可能真正打破兩岸關係的現狀,讓台灣走出國際。
要知道台灣之所以能「維持現狀」,最重要的並非台灣自身的實力,而是贏得了美國的支持。而美國之所以支持台灣,是為了自身的戰略利益考量。民國三十九(1950)年初,美國準備放棄在內戰中敗退的蔣中正,派遣領事師樞安(Robert C. Strong)來台執行撤僑。師樞安在給國務院的報告中就說:「台獨(Formosan Independance Movment)缺乏武力,完全只想依賴美國去達成他們的目標,並且永久保障他們的生存發展。」 師樞安對此評論道「他們完全看不清現實」(utter lack of realism),並且說「台灣人應該要正視現狀,而非逃避問題」(Formosans must recongnize facts, not avoid them)。他也聲明美國無意承擔協助台灣獨立,或者「永久保障」台灣生存發展(assure their livelihood forever)的義務。 無獨有偶,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也在同一個月的白宮記者會公開指出:「1943年的開羅聯合宣言中,美國總統、英國首相及中國主席宣稱,他們的目的是要將日本竊取自中國的領土,如福爾摩沙(台灣)歸還中國。美國於1945年簽署的波茨坦宣言中,宣告開羅宣言的條件應予實施,這個宣言的條款於日本投降時為日本所接受。遵照上述宣言,福爾摩沙一交給蔣介石委員長,在過去四年內,美國與其他盟國均接受中國在該島行使統治權。」
杜魯門對記者表示,美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既不會在台灣駐軍,也不會把台灣當成美國的利益範圍。美國準備要接受中國內戰的結果(也就是中共佔領台灣),不準備捲入國共之間的衝突。由此可知,當時美國是把台灣問題視為中國的內部事務。
1950年六月韓戰的爆發,改變了美國的政策。美國在一開始的措手不及之後,急需圍堵蘇聯勢力在亞洲的擴張。因此選擇支持固守台灣和中國東南沿海島嶼的蔣中正,希望能牽制住中共的力量。尤其中華民國具有代表中國的象徵意義,冷戰時代美國需要台灣作為牽制、防堵共產勢力擴張的「自由堡壘」。 直到1960年代後半,美國在越戰當中陷入泥淖。美國為了擺脫困境,與大陸推動「乒乓球外交」。國安顧問季辛吉兩度秘密訪問北京,1972年尼克森前往大陸展開「破冰之旅」。美國的東亞戰略徹底改弦更張,轉為支持中國大陸、利用共產集團內部不和以期牽制蘇聯。 美國的戰略轉變造成了一連串骨牌效應,包括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日本與中國大陸建交,1975年南越的淪陷,以及1979年的中美斷交(美國與中共建交)。中美斷交之後,美國制定了「台灣關係法」。表面上是為了繼續保障台灣的安全,實際上也有繼續把台灣作為牽制中共的棋子的意思。由此可知,美國對待台灣的政策,是隨美國的國家利益需要而改變的。 台灣政治人物和社會大眾需要理解,美國之所以重視台灣,是為了中國在東亞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緣故。現行兩岸關係的框架,並不是由所謂的「國共關係」,而是由中美關係的大架構所決定的。抽離了中美關係的大背景,區區台灣在美國人眼中不只不如日本,甚至可能不如菲律賓。從美國在台菲漁業糾紛中,對馬政府施壓的表現,就知道無法期待美國在此類情況下會重視台灣、維護台灣的利益。 如今蔡英文和深綠獨派團體視為包袱的中華民國和「國共關係」,不只不是台灣的負擔,反而還是寶貴的歷史資產。今年為了紀念「台灣關係法」制定,多位美國國會議員致函馬總統,都提及二戰期間中華民國與美國在東亞並肩作戰的歷史。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地,跟美國毫無共同作戰的歷史淵淵。只有維護中華民國的法統存續,台灣跟美國之間才有起碼共通的歷史記憶。
更重要的是,大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早已今非昔比。去年大陸的GDP已超過十兆美元,是日本(四兆七千億)的兩倍,俄國(兩兆)的五倍,台灣(五千億)的二十倍。今年大陸的經濟成長只要達到百分之七(約七千億),就會增加相當於一整個台灣的規模。即將成立的亞投行將有五十七個創始會員國,包括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整個北歐以及幾乎所有西歐國家,其他成員遍及大洋洲、非洲、南美洲。習近平更打算以「一帶一路」的大戰略整合歐亞大陸,形成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舞台。 同時在國際政治上,大陸也已經跨出東亞,對巴基斯坦、阿富汗甚至中東地區的區域大國伊朗發揮影響力。中國大陸與地跨歐亞的俄羅斯雖然並未結盟,但在經濟和軍事上都採取緊密合作。中美關係更已經超過「東亞再平衡」的架構,趨於圍繞整個亞洲內新月地帶的全面競合。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台灣作為「美國控制中國的棋子」的價值早已大幅減低。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日前在一場討論東亞局勢的記者會中,也並未把台灣列入美國的「盟邦」。儘管有「台灣關係法」存在,台灣的角色依舊日益邊緣化。台灣今後的生存,勢必完全依賴台灣在東亞區域中扮演的經濟角色。(頂多再加一道美國對中華民國歷史好感的保險)可以說將來台灣一旦失去經濟重要性,也就會徹底失去所有國際生存空間。 試問蔡英文一句簡單的「國共關係」,能夠包括上述的中美大框架嗎?蔡英文是否有理解,「現狀」有如逆水行舟,台灣要是不努力向上提升,就會不進則退、向下沉淪?還是蔡英文仍然以為,只要以台灣民意為後盾,就能複製陳水扁的「衝突、妥協、進步」模式,挑戰大陸的基本立場,逼大陸在兩岸議題上讓步?如果這就是蔡英文所謂的「超越國共框架」,隊長只能很遺憾地說,這是「完全看不清現實」(utter lack of realism)的。 總而言之,即使蔡英文有如齊天大聖一樣神通廣大,能夠擺脫「九二共識」的基礎。最終也還是逃不出如來佛的五指山,而且會被壓在「中美框架」的五指山下,甚至被「AIT緊箍咒」控制。今後國、民兩黨的總統參選人都應該要正視現狀,而非逃避問題(must recongnize facts, not avoid them),才能夠真正處理棘手的兩岸問題。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