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理諮商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親職教養:「不完美的父母」
2018/09/21 16:39:36瀏覽608|回應0|推薦0


【心理諮商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親職教養:「不完美的父母」                                              

文/馬度芸 諮商心理師107.9.21

 

   總是要等到自己有體驗,才能理解一些事;不得不承認所謂的同理心,也實在有限,特別在了解自己父母的心情方面。

 

   高速公路上的慢速車陣中,老公體貼的叫我和孩子們累了就睡會兒,他則獨自一會兒抹抹臉,一會兒打打臉、抖抖手的撐著不能睡,在這樣的和煦陽光和早起的體力極限下,靠著意志力肩負全家安全,此時坐在副駕駛座的我完全可以體會這一家之主與瞌睡蟲搏鬥的心情。剎時間,同樣熟悉的場景在心底浮現,小時候爸爸載我們過年回老家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小孩兒坐後座根本睡得不醒人事,醒來尿尿逛休息站,上車再繼續睡,對於塞在車陣中奮戰幾小時是什麼滋味,根本毫無感覺,唯一用得上意志力的地方就是得忍到休息站才能尿尿。

 

   也是在自己成家之後,才發現原來裝在衛生紙盒中的衛生紙是需要換的,每隔幾天要換一次衛生紙,也是需要檢查並更換的家務工作之一,之前在家中的大半人生都遮著眼睛天真的以為漂亮盒子中的衛生紙是會源源不覺自己生出來的,這樣假裝有神奇魔術的例子還發生在熱水瓶中永遠有水、垃圾桶永遠不會滿等等,不但沒幫媽媽做家事,還故意忽略這些是要花時間耗力氣去做的事;或許相信魔術,比較能替自己的懶惰找到平衡罪惡感的藉口

 

   甚至,更小的小時候還有段時間覺得爸媽對我不好,受童話故事影響,總喜歡想像自己被虐待,最常想像的場景之一便是晚餐後的吃水果時間。為了不讓我和弟弟搶食,不管是蓮霧還是芭樂,爸媽會切成三盤,一盤稍微多些,爸媽兩人合著吃;另外兩盤精準擺上一樣的塊數,分別給我和弟弟。但是,當時我總覺得爸媽把多的那一盤留給自己,是不愛孩子的父母,每一次總是哀怨的接過那一盤充滿愛心的水果,然後眼巴巴望著爸媽手中的那一大盤,心中想著「那一盤應該比我和弟弟的都多上三塊之多吧!」天啊!現在想起來,這種白癡的數學程度,還真不知道當初小學是如何畢業的。

 

   一晃眼兒自己長大了,心理學看多了,教養學也學多了,一個世代的流行不同了,從現代的觀點看,爸媽總有很多地方可以檢討,自己的個性弱點、錯誤抉擇及焦慮性格應該都是來自父母的鼓勵不夠、責備太多、觀念老舊、保守傳統等等,似乎把所有過錯推給爸媽就可以在面對真實自己時喘口氣,然後呢?繼續將無辜的父母當成逃避責任與面對現實的擋箭牌,直到……直到自己發現孩子也在重覆當初自己的一切。

 

   一個自我要求甚嚴的母親,會用她對待自己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完美;一個從未被擁抱過的父親,也無法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表達感情,父母親給的,是他們有的全部;而父母親沒有給的,則是他們自己也缺乏的。

 

   諮商室裡,焦急的母親訴說著無論如何也無法用「鼓勵」的方式教養孩子,她認為嚴厲處罰比較有效。我不再勉強她改變,轉而慢慢了解她自己的家庭背景,從小察言觀色、戰戰兢兢的歷程造就了她的哲學:決不能犯錯,才能平安的活下去。當然,她希望兒子平安的活下去,所以嚴格要求不能犯一點錯,而嚴厲處罰只是確保孩子不再犯錯的一個工具。

 

   她當然愛孩子,願意付時間金錢的代價,願意勇敢面對自己且有意願改變,這是一位母親能擺上的全部,我為此感動;但她暫時給不出的,是她自己也極度缺乏的,我們又何忍苛責,要她瞬間改變?

 

   曾有人誤解,諮商只是探索童年傷痛,然後發現都是爸媽的錯,這只說對了一小部分,我們當然得了解目前個性與因應壓力模式的來源,那是為了接納自己;但更進一步得原諒接納自己的父母親,接納父母的不完美,珍惜他們的付出,這是人生走向美好的第一步,因為我們將來也不可免俗的成為---不完美的父母。

 

【其他您也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親職教養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永遠無法滿足的親子關係:「過不去的水溝」

http://blog.udn.com/dorisma0914690/113191949

 

 

親職教養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親職教養的技巧】小美人魚公主的兩個世界

http://blog.udn.com/dorisma0914690/106731469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risma0914690&aid=11637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