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送行》
2012/07/20 04:58:38瀏覽193|回應2|推薦7

《送行》

每逢离家远行,父母总要在我动身的前一天里忙乎张罗着。

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虽然许多往事已经淡忘模糊,可是他们那句常说的老话:“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却如同父亲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刻印在心头里。

如今,人类的通讯技术条件日益尽善尽美。尽管身处异国他乡,每周还是能和远在重庆的老母亲通话、偶尔还能在网上通过QQ视频见面,叙述家常旧事。

自从父亲16年前逝去,母亲时而去东北老家姐姐那里住几年,时而回到重庆旧宅来和兄、嫂他们共渡时光。她还来过德国我这里小住了一段时间,可3个月的签证期还未满,母亲就住不习惯了,提前飞回国去。

我知道,老来无伴,母亲是很寂寞的。整天里看报、看电视节目、养花弄草,可能会有一些调解。但这样的晚年生活里,毕竟还是少一些喜乐。因此,常在周末和母亲在电话里闲谈,就成了我日常生活里的习惯。

尽管那五、六十分钟不是很长,它们有个独特的好处,那就是:每次和母亲道别时,她不会紧张。当然,她就不用向从前一样为给孩子们送行而忙碌啦。

在新约的福音书里也记载着有关《送行》的故事。

大约在两千年前的今天,耶稣打发两个门徒去城里,在一处人家的楼上为自己预备了一桌筵席。席间他先拿起饼来,祝谢后就分给门徒们吃;后又拿起杯来祝谢后递给他们喝。这就是在后来被誉称的《最后的晚餐》。

当然,饺子和饼都是面食。

但在这里,让我更感兴趣是:

为什么耶稣要在乎那次临行前的吃喝?

在路加福音书里写着,耶稣当时对门徒们还说过:

“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

“为的是纪念我!”

这就是答案。

纵观古今中外,确实有许多感人肺腑的饯行。

也许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自今还回荡于游子们的情怀中吧。

耶稣陪伴着、带领着门徒们一步一步走到了分手的那一天。

后来的人知道,耶稣复活后回到天上父神那里去了,而门徒们,以及今天的信徒们呐,似乎是孤单地留下来,继续人生天涯路。

可是,我们这些信徒们真的是被离弃了吗?

不,有耶稣的那个最后晚餐 (送行的饺子),当我们日后回归到神的家里, 就一定能从耶稣那里得到那个“接风的面”。

据称,许多风险投资家都认为“投人”是当今最重要的。可是如今的人世间、市场上,还能有那“托头之交”吗?

 

21世纪里什么最重要啊?是人才?还是人品?”

耶稣舍身上十架,为救世人脱离罪恶,

为了义,

为了显明:

神爱我们!

何等的高尚伟大的人品!

也许此次生命是我们唯一的资本和机会,

把它投到耶稣这里,可能会少一些风险吧!

耶稣,我们永远纪念你!

 

阿月 200949日星期四 于卡鲁城北 

 

 (德国人把今天称为绿色礼拜四,言下之意是:从此日起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间充满生机)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utsche2006&aid=6652110

 回應文章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投資
2012/07/26 12:10

阿月的文章﹐ 溫馨感人﹐ 卻又饒富深意。從送行到接風﹐ 一離一聚﹐ 之間﹐ 我們是要怎麼過﹖ 

主耶穌離去﹐ 讓聖靈來接管﹐ 代替祂住在我們生命裡﹐ 然後祂應允﹐ 會為我們預備住處﹐ 而且會再來接我們。

耶穌話語說的那麼明確﹐ 我們若是要投資﹐ 而不把永恆也算進去﹐ 那就大虧了。

阿月(deutsche2006) 於 2013-04-07 02:52 回覆:
唯獨在耶穌基督裏面,才有真正的地久天長。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暫別!
2012/07/20 06:24

回首來時路 , 我感謝主的同在同行 , 不是少一點風險 , 而是大獲全勝!

相信主會掌管我們的生命 , 不只生命顯出完全 , 還有永恆的盼望!

PS:  (一) 你最近搬家 , 一次卸貨量大 ,  我可是要慢慢觀賞 , 免得消化不良?

       (二)  我的父親也離世16年了!

阿月(deutsche2006) 於 2013-04-07 02:50 回覆:
因爲耶穌活著,在主内就有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