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07/03 04:33:43瀏覽1276|回應3|推薦20

健康一文中新天新地在回應『亞洲蹲』時談到骨科醫生告訴她少做蹲,跪,這兩個動作,因為會讓膝蓋的韌帶磨損。爬山爬樓梯,她也盡量可不爬就少爬,覺得膝蓋要多保養,用在必要的地方,沒事就少用。

『蹲』分半蹲和全蹲。腳跟著地的全蹲在歐美是用『亞洲蹲』來形容,因為歐美大多數成人全蹲是腳跟不著地的。但觀察歐美兒童仍是亞洲蹲。至於為何長大就改了?這可說上一大篇。

我不是醫生,但我觀察及遇到幾位親友經歷過的骨骼關節問題,有另一個方向的個人看法做參考。

骨骼關節的活動是要靠肌肉來支撐及保護。也就是沒有健康的肌肉,關節會痛或損傷。在年輕時,只有運動傷害。但年歲增大時由於不知不覺流失肌肉,若沒有適當肌力訓練降低流失肌肉速度,各式疼痛都跟著來。最糟糕的是到了中年以後將50歲的身體當15歲的身體來用。平常不運動,只當『周末戰士』。周末去長跑,打籃球,或參加鐵馬遠征之類。身體無法承受突然過多的壓力,就會受傷,尤其是膝關節。友人膝痛就用想用慢跑強壯膝部。結果是跑到膝蓋腫起來不能行動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有健康的肌肉來支撐膝蓋,除非是很激烈的運動,有再生功能的韌帶是不容易磨損的。當醫生診斷韌帶磨損而交代病人不要用膝蓋,要多保養,若醫生沒說明或病人若沒了解到不蹲不跪而另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為缺乏這些運動後,下肢肌肉就沒力,若不幸加上年紀大的肌肉流失,則是雪上加霜。每況愈下。

『沒事就少用』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向。必需有正確的運動方式在不傷害膝關節的原則下『沒事就多用』地做肌力訓練。我不建議病人自己土法煉鋼。物理治療師或復健師有一套很成熟方式來處理這問題。照物理治療師或復健師所教的持之以恆的做下去,應該會有收穫的。至少情況不會惡化,更能盼望輕鬆地爬樓梯,登山健行,蹲著看手機的日子是會再來的。

有一70歲親人,經常游泳及打網球,但膝痛。平日都是以綁護膝來減痛。蹲是根本不敢想也不敢做。跟我討論後決定去看物理治療師。他發現物理治療師就是開給病人一套能朝著要能蹲的循序漸進方案。完全打破他原先要給膝部多休息多保養的想法。

出門或進門坐在椅子上穿襪子,穿鞋,綁鞋帶時猛然想起以前都是蹲在地上穿襪子,穿鞋,綁鞋帶,怎麼不知不覺中今日已經只能坐在椅子上?

互勉之!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ntsa&aid=164621583

 回應文章

Chen Mim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14 05:47
我完全認同您的觀點,不疼痛就要儘量動。事實上現在很多專家都在強調多動膝關節才能刺激潤滑液,關節越不動就凍住了。而加強周邊的肌肉才能穩住關節不亂歪扭。另外還有一點,正確的姿勢也很重要,譬如雙腳過度的外八字,或是走路偏向往內側腳弓部分壓下,都會增加膝蓋內側的壓力。在做半蹲的時候(譬如打太極拳),膝蓋不但要跟腳同向,還不可超過腳趾等等。我因為經常做瑜伽,至今仍然可以做亞洲蹲,而我接近70了。
Den(dentsa) 於 2022-02-14 07:10 回覆:

謝謝Mimi的留言。

肌肉不知不覺中的流失使身體漸漸失去了靈活度,成了老態龍鍾。拐杖,助行器,輪椅排隊而來。仗著曾經是學校籃球隊能跑能跳,根本不知道也無法想像肌肉隨年紀會流失。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卻不知如何處理。直到認知錯誤確實悔改才能重獲心理及生理自由。最後一次跑步應該是30歲以前。悔改後現在可以慢慢跑超過一小時。

內人從小就沒運動也不知如何運動。了解維持肌肉健康的重要性後,也加入超慢跑。她一天分兩次共跑一個小時。現冬天早上溫度皆在冰點上下徘徊。只要不下雨不下冰,由於屬大陸性乾燥氣候,有太陽跑起來是非常舒適。


Flying Eag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20 15:31

小時候老師喜歡罰半蹲,近年來台灣卻好像流行深蹲。


我已經很久不穿襪綁鞋帶了,腳一套進鞋子便可走人!哈哈!懶人自有懶人的生存之道。大笑



Den(dentsa) 於 2021-07-21 02:36 回覆:

可能各時期流行不一樣。我不記得小學或國中時老師處罰學生有半蹲。小學主要就是打手心,國中主要是罰站。更早年代,我哥和姊小學時處罰花樣就多了。雖說已是歷史,但還是不合宜提細節。

懶得做代表示可以做但只是不做而已。我的情況是不知不覺中從蹲著穿鞋襪覺得不自然就改成坐著彎腰穿鞋襪。後來坐著彎腰穿鞋襪覺得有負擔就進一步坐著提腿穿鞋襪。最好是站著穿沒鞋提的拖鞋,連站著提腿拉鞋提都省了。

多年過去,突然夢醒發現問題時,已經一下回不去了。所以目前是能蹲就不要做坐。就算穿不需綁鞋帶的鞋,至少蹲下去拉一下鞋提。保持下肢的靈活度。

以前覺得『老了所以不能動』是當然爾,現在要高喊『老了所以不能不動!』。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3 10:32
謝謝Den分享這麼一大篇給讀者。

我前年的冬天有一回膝蓋有點卡卡,不至於會痛,就是怪怪的感覺。去醫院檢查骨頭,骨科醫生說我的膝蓋韌帶有點發炎,有些「削削」掉下來! 他告訴我,經常趕跑,或不當運動會讓骨頭掉「削削」造成發炎,吃點消炎藥就好。

由於我當志工的場合是老式五樓公寓,我的住家要爬三樓,我每天當志工「最少」上下兩趟,加上一早趕火車,常常是用跑步趕最後一秒上車,否則就搭不上「定時」的社巴回到家。

我雖減少蹲和跪(我因血壓低貧血,起身都會暈頭轉向。),其他仍保持運動訓練。等台灣疫情恢復二級,我就要去諮詢復健師類似的概念及如何練大腿肌肉,讓自己活久點。

我看康健雜誌提到,大腿肌肉決定一個人壽命,哈哈哈~
對了!後來我積極每天吞維骨力保養,再也沒有卡卡之感。
Den(dentsa) 於 2021-07-04 04:59 回覆:

我身體狀況最差的時候。多年一直在裡面繞圈圈找不到答案。直到有次與一位多年來往醫生對話時,醫生說:

『我沒辦法幫你。我可以開藥暫緩你的問題,但你需要的不是我,而是...』。

突然地,醫生這句話有如一個大燈泡照亮了我的腦子。決定忘卻過去,走向那『而是』的未來。

剛開始增加運動量在肌力訓練時,亞洲蹲下去稍久站起來有頭暈現象。有時在地上打滾也暈。真是不知自己身體出了甚麼問題。但可能是經飲食改變且各式體能增強,一段時間後頭暈就成過去式。

能活多久不是我的決定。但希望活著時候能盡量不要造成自己不便以及避免成為他人負擔為原則。

我較喜用活動而不用運動兩字。夏天艷陽高照沒有樹陰之下活動實在太具挑戰性。故現早上日出之前就出門繞著社區裡快快走,跳躍,慢慢跑等活動約兩小時。

其它時間就安排繼續室內活動。工作﹝也就是休息﹞和活動交替。基本就是啞鈴,彈力帶,跳躍,蹲下去,躺下去,趴下去,站起來,伏地挺身 ,吊單槓等等方式交換著動。也不是拼老命,只是不斷動一動能保持身體的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