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航路爭議,呼籲大陸三思而後行
2015/05/06 14:49:45瀏覽22|回應0|推薦0

     開春之後,各方矚目在金門舉行的第三次「王張會」,由於特別原因臨時喊停。根據大陸方面的說法是,日前發生在台北的復興航空空難事故,在許多大陸籍旅客罹難,必須盡快協助家屬處理善後工作,以救災扶難為先,因此推遲「王張會」。然而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則是,日前中國大陸開闢了四條空中新航路,引起台灣方面的憂慮與不滿,兩岸經過一個多月的協議依舊無法達成共識,故而導致了「王張會」的停擺。雖然,陸委會王郁琦前主委後來由於其他因素而請辭,「王張會」必成絕響,但是,兩岸協商交流不能延宕,類似此次航路爭議一事,實在有必要多一些溝通。

    中國大陸開闢空中新航路〔編號分別為M503W121W122W123〕,據了解事為了因應大陸航空事業的擴展以及兩岸航線的暴增,藉此解決華東地區空域日漸壅塞的問題。如果從旅客需求、經濟發展、產業利益、空域安全等角度思考,大陸開闢這條新航路,可以理解。然而,由於南北向的M503趨近於兩岸海峽中線,為了不必要的干擾與猜疑,台灣提出希望兩岸能夠多一點溝通,修正航道後在實施。遺憾的是,根據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證實,M503將如期開通;換言之,大陸無視於台灣的疑慮和善意建議,執意單方面推動新航路,這就讓兩岸的協商氛圍,蒙上一層陰影。

    根據大陸的說法,開通M503等四條航線一事,已經向國際民航組織〔ICAO〕報備,法理條件充分。另一方面,由於台灣在國際空間受到大陸的擠壓,無法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對於M503似乎只能委屈地被動接受。不過,台灣政府與民間對此議題大多表示反對,因此,很快地呼籲大陸秉持國際民航公約精神,如果劃設新航路影響鄰近地區,就應該先協調。大陸雖然回應了台灣的呼籲,日前展開幾回合的溝通,就航路劃設及航空管制相關技術問題交換意見,但卻沒有共識。遺憾的是,大陸依舊單方面宣布將在35日凌晨正式啟動開通M503,而且大陸強調該條航路屬於上海而不是台北飛航情報區,大陸飛航器會採向西偏航方式進行,台灣無需擔憂。言下之意,大陸認為「我已經完成報備,也已經跟你協商,及使協商結果沒有共識,但是,台灣,很抱歉,我就是要做了,你接受吧!」

    問題在於,大陸規劃的M503距離海峽中縣最近之處僅有4.2海浬〔大約7.8公里〕,很可能影響台灣往返金門的W6與馬祖的W2W8空中航路,如果遭遇惡劣天氣或異常狀況〔例如要躲避雷雨胞〕,M503南北向的民航客機與往返金門、馬祖的東西向客機,很可能因為來不及調整飛航高度而家大飛安風險,釀成不可挽救的遺憾。至於軍事安全方面,台灣軍方訓練都在海峽中線以東地區,雖然不會受到直接影響,但若M503實施通航之後,海峽中線區域的民航客機流量勢必增多,這會增加台灣戰情管理與航空管理人員的負擔壓力,戰鬥機待命的強度也會增加,兩岸在台灣海峽的互動,可能更加緊繃為妙。

    我們認為,以往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南北響航線,均在陸地而非台灣海峽上空飛行,現在因為空域壅塞而要開闢新航路,可以理解。就是因為這些新航路嚴重的影響了台灣民航,更準確的說是影響了兩岸民航、國際民航的安全,這就必須在現有的協商機制裡,採取更為審慎的立場,研擬出一條更為安全、便捷的航路方案之後,再正是實施。當前,就是因為兩岸對於M503的規劃尚未取得共識,台灣表示了高度的疑慮與擔憂,大陸實再不宜片面、獨斷地開通該條航線,既忽略了實際的飛航安全責任,也忽略了台灣官方和民間雙重的聲音。如果大陸方面覺得時間緊急,非得要開拓新航路否則難以解決問題,那麼就應該積極的漢台灣繼續磋商,把緊急的條件變數設定在談判工作桌上。如果M503還有延緩實施的時間和空間,那就更不需要這麼急著宣布啟動日期,因為這不僅讓台灣有著不被尊重的感覺,也真正的影響了台灣海峽空域的飛航安全。於情於理,就事論事,大陸都應該三思而後行,您說是嗎?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