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中國大陸春運
2015/05/06 14:41:32瀏覽15|回應0|推薦0

中國大陸今年春節假期有7天,而春運工作由24日啟動,到316日結束。長達40天的春運,大陸官方預計全大陸鐵路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8.07億人次,比去年增加約1億人次。此外,道路使用人次約24.2億人次,增長2.5%;水運約4430萬人次,增長2%;民航約4750萬人次,增長8%。而今年全部的「春運大軍」將高達37億人次,旅客人數為歷年之最,相當於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同時搬一次家。

面對超出平日40%的客流量,大陸鐵路、公路、民航、水運等部門嚴陣以待,以加開運力、錯峰調流等多種措施,以應對一年一次的春運「大考」。大陸交通部發言人徐成光表示,節前客流會集中在廣東、上海、浙江等勞動力輸入較多的省份;節後客流則集中在四川、河南、湖北、廣西等勞動力輸出較多省份。

春節,即春節運輸,春運現象在全世界絕無僅有,被稱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周期性的人類的遷徏」。大陸春運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運輸高峰,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

1987年春節前,以廣州民工乘火車返鄉潮為指標,正式開啟大陸鐵路春運。近30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運力投入也是歷年之最;在眾多運力中,鐵路運輸是主力。去年鐵路新投產了一批新線、新裝備,客運總體能力也有大幅增長。中國大陸於20133月成立的「鐵路總公司」(前身為鐵道部),在每年春運訂定了「基本方案」、「預備方案」、「應急方案」三套運力方案,普別應對正常客流、高峰客流和突發客流。為了緩解旅客購票壓力,中國大陸鐵路總公司實行實名制購票,以窗口、網路、電話等多種渠道分散購票人群。

此外,春運期間會加開客流集中的臨時旅客列車,車次冠以「L(臨)」。臨客列車一般等級較低、服務較差、速度較慢,但一張臨客的車票,至少可以保證旅客「走得了」。

然而,擠在春節期間要回鄉的旅客一年年爆增,「一票難求」的情況雖然有所緩解,但無法完全杜絕,「人在冏途」現象仍有發生。

大陸高鐵建設快速,對緩解春運貢獻頗大。今年春運是新開通高鐵最多、營業里程增幅最大的一次春運。建設高鐵花費甚鉅,中國大陸鐵路總公司除了旅客營運,也得另闢財源賺錢,於是想出開放企業公司產品在動車「冠名」的妙招。例如,從福州搭高鐵到廈門,列車長在播報行車動態時,加上一句「中國聯通號動車」。在北京西站,有「QQ星號」,QQ星是內蒙古伊利集團出品的兒童成長牛奶,因此由呼和浩特鐵路局承接冠名。

除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返鄉過年,也有大批的民眾自己開車、駕駛或騎機車上路,不但在各高速公路出現車潮,鄉間道路也湧現數量驚人的機車隊;甚至在長江三峽,也因為大量雲、貴、州籍船舶申請上行過閘,趕著回家過年,造成申請上行過閘的船舶數量多於下行船舶,導致三峽大壩壩下積壓船隻近200艘。

這裡要特別提的是機車大軍。每逢農曆春節前夕,廣東「摩托大軍返鄉團」的龐大隊伍,成為春運路上一大奇觀。廣東「摩托大軍返鄉團」最早出現在2003年春運,部分外來打工族透過網際網路聯繫,成群結伴騎機車回家。到了2008年春運,沿線的地方政府開始在國道邊為他們設立休息點,動用警車為他們開路。去年春運,返鄉「鐵流」大增,超過60萬外來打工族選擇騎車返家。

雖然大陸新開通多條高鐵,但今年騎機車回家的人數沒有明顯下降;除了票難買之外,高鐵需多次轉車,沒有機車「直達」來得方便、便宜。

對上億的旅客來講,春運回家的過程總是「痛苦與快樂並存」。快樂的是與家人團聚,痛苦的是來回交通不易。大陸國家發改委官員直言,近年來,大陸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但仍然不能滿足春運期間爆發式增長的運輸需求。面對未來如何確保春運期間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溫馨出行,大陸鐵路部門得加把勁好好研究,讓「人人有票」成為新常態。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4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