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帶一路」的資源爭奪戰
2015/05/05 19:49:51瀏覽21|回應0|推薦0

    綜合「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可說是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臺後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這不僅是經濟議題也是外交議題,不僅涉及對外關係,也攸關中國大陸內部資源的重新分配。在日前部屬2015年具體工作時,大陸財政部提出要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意味著今年「一帶一路」將擁有實際的財稅支持政策。就目前看來,以交通等基礎建設專案為主的工程將率先啟動,尤其是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西部地區的相關工程,即有可能成為「一帶一路」啟動的首批專案。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這種高度依賴「投資」性質的戰略,也說明了自2009年以來的「擴大內需」戰略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進而須要以產能輸出的方式刺激實體經濟。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一再宣示以「擴大內需」和「進行產業優化與升級」的方式來因應。如今「一帶一路」戰略似乎又回歸「投資拉動增長」的老路子。唯一不同之處在於投資標的不再限於國內,而是在「走出去」戰略的基礎上,進行與周遭國家的內外連結。「一帶一路」採地方「先行先試」的方式執行,即顯示中共拉動經濟增長任務的急迫性,而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此種「先行先試」也預示著一場資源爭奪戰即將開打。

        在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減速和地方財政緊張的背景下,地方無不竭盡所能爭取更多財政支持,尤其是與「一帶一路」密切關聯的四大基金所提供的基金支援;此外,地方也有極高意願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和進行重大基礎建設工程的承建與接駁,以輸出內部過剩的產能。從大陸國家發改委和外交部所公布的相關消息顯示,承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省份主要包括西北5省區(新疆、甘肅、寧夏、清海、陝西)西南4省區市(廣西、雲南、重慶、四川)以及東部5(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海南)14個省區市。

        2015年伊始大陸各地方密集召開的「兩會」恰好成為資源分配的對話及競爭場域。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定調「一帶一路」將成為2015年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為此各地在地方「兩會」上,無不提出各自的規劃與意見。隨著「一帶一路」從思路到具體規劃,在各地「兩會」上的意見也顯得更為務實和完善。在地方「兩會」上,地方專案如何和重大專案接軌成為重點討論項目,如兩者能夠完成對接,意味著地方將獲得更多財政支持與基礎工程的建設機會。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地就紛紛開始研究和推銷自己的「優勢」項目,以期獲得重大專案建設工程的合作青睞。例如重慶以「國家超大城市」作為定位,規劃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新疆也提出要把「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放在首位;貴州省經濟工作會議也把加強重點區域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建設,列為第一項任務。不只是中西部省市,沿海省份也希望在此資源重分配的重要時刻「分一杯羹」,如江蘇規劃集中力量提升港口功能、沿海產業升級,以及臨海城鎮培育等措施;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的討論重點則是規劃以「1+3」自由貿易區架構結合「一帶一路」之方案。

        從中國大陸中央地方關係的角度觀察,「一帶一路」戰略儼然成為中央端出政策牛肉、地方分食的景況。各省市、自治區積極爭取項目,期望與「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大項目對接或合作,以期獲得更多的財政支援與產能輸出機會。然而就現階段觀察,「頂層設計」的統籌協調能力似乎尚未發揮作用,各地方提出各項建設規劃來爭取「一帶一路」所提供的財政支援與建設機會,但未見更高層次的全盤考量或系統性統籌規劃。因此,可以預見過往各地到中央各部委「跑部錢進」的現象仍不會少,而3月初登場的全國「兩會」,也成為各省份在「一帶一路」資源分配議題上的「主戰場」。中國大陸應記取過去各個經濟發展戰略的教訓,避免重複投資與資源浪費,為使該戰略發會有效作用,還是有賴「頂層設計」統籌協調能力的確實運行。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1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