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水源匱乏污染與水資源分配不均已成大陸國安問題
2015/05/05 19:31:33瀏覽19|回應0|推薦0

水源匱乏、污染以及水資源分配不均,基本已成大陸國安問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大陸日趨惡化的水源短缺,大陸官方統計全中國大陸有三分之二城市缺水,近3億農村居民得不到安全飲用水,還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受到污染,且優氧化問題嚴重,同時在大陸河流中,只有大約一半符合水質量安全標準,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等7大水系,都面臨相當程度的污染。另方面,水資源分配不均,北方用水尤其不足,因此大陸也從2002年底展開「南水北調」的工程,寄望解決問題。

徵諸實際,北京已明顯地感受到,水源匱乏、分配不均與污染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包括:(一)南水北調工程的支出經費超過千億美元;(二)水源匱乏限制農業與工業活動,導致政府稅收減少,例如黃河的污染造成每年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三)水源的匱乏與污染影響到數億居民身體的健康和生活的品質;(四)水資源的匱乏甚至可能成為大陸內部動亂的導火線,因為當水源供需差距大,導致嚴重分配不公時,勢必會引發民怨,甚至造成示威抗議,爭奪水資源的激烈行動。

其實,北京自2004年到2010年連續7年,一直把「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做為頭號議題,但目前已經明確首次將重心轉向水資源問題,因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國大陸水源安全狀況日趨嚴峻,人多水少分配不均,是大陸的基本水情,農田水利建設滯後,尤其近年中國大陸北部和南部地區,旱災與水災連年,各地區的供水系統都有嚴重的漏水問題,而且七北地區的土地沙漠化速度逐年增加,再加上各大城市大量掘井抽取地下水,造成水源匱乏問題嚴重惡化。人造衛星偵測中國大陸東北地區,已出現地下水耗竭問題,加上全球氣候暖化,近年來大陸湖北、江蘇、浙江以及河南和山東等地區,均接連出現嚴重的乾旱,亦將是影響大陸農業穩定發展與糧食安全的最大因素,更是大陸最重要的國安問題之一。

根據中國大陸水利主管部門的統計,每年有2,660萬公頃的耕地面臨乾旱的威脅,缺水量約300億立方米,並且還有7,600萬公煩的耕地沒有灌溉系統。在全大陸670個主要城市中,至少有400個城市面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而且估計到2050年,中國大陸的人口將達16億人,耕地面積將超過6,000萬公煩。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將由28.7%提高至56%。水資源的供給,將成為制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但中國大陸為了增加水資源的供給,不斷地增建各型水庫和堤防,以便儲存和運送更多的水源。從1990年至2000年,大陸增建54座大型水庫,56座中型水庫,21座小型水庫,使水庫的容量增加524億立方米,堤防的長度也增加5萬公里。除在水源比較充足的地方修築水庫和堤防之外,在華北缺水比較嚴重的地方,則大量鑿深井,抽取地方下水來解決水荒。然而這種作法,對生態卻產生了破壞作用。大陸的水利主管部門曾經在1991年到1993年,對遼寧、河北與山東的沿海地區進行普查,結果發現有2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因為超抽地下水,造成海水滲入地層,有8,000口深水井,因為淡水變鹹而封閉,影響所及,有4萬公頃耕地因為缺水而休耕,每年約減少20萬噸的糧食收成。

進入21世紀,中國大陸人口繼續增長,將達到16億高峰,對水資源的開發將達到臨界狀態,對水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加。根據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發展,如不節約用水,初步估計2030年需增加供水2,000~2,500億立方米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要。黃、淮、海三流域2010年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每人平均水資源將不足400立方米,當地水源已無潛力可挖,缺水只有遠距離從長江調水才得以解決,也就是眾所熟知的南水北調工程,但美國「河流網」研究機構指出,大陸南水北調的可行性研究是10多年前完成的,但現在的全球氣候暖化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長江中下游的乾旱,可能無水可調,讓這項耗資千億美元,希望透過對水資源的南北調配,解決多年來北部地區包括北京和天津等數千萬人口的飲水問題,可能面臨無法運作的困境。

整體而言,水資源匱乏、分配不均與污染,是中國大陸經濟持續成長中所必須嚴肅面對並認真處理的重大課題,因為在水資源匱乏等問題的大環境下,一旦用水品質安全,以及供需分配的正義受到嚴重扭曲時,政治社會結構的失衡與民怨也將會同步的累穩。換言之,水源匱乏污染與水資源分配不均的確已成大陸國安問題,中共當局將為此付出代價,但同時為此所做出的改善與努力,效果卻仍待評估。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1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