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15 07:04:19瀏覽7384|回應2|推薦36 | |
放假期間看了幾個台灣的綜藝節目,節目內容大都跟異國婚姻有關係,感覺台灣人好像對異國婚姻特別地感興趣。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瑞士,我也是所謂的“外配”或是“新移民女性”。到底應該用哪個稱呼比較合適?才不會讓人有“歧視”的感覺啊? 大概是離開台灣太久了,有許多新的詞語都是透過網路得知的。電視節目上談異國婚姻的節目,邀請的都是先進國家的異國婚姻代表,卻沒有看到東南亞籍的代表出來發言。為什麼呢? 在谷歌大神的幫助下,找到了這張圖表。在2013年時,在瑞士結婚的就有39500人,其中18%的瑞士男姓是跟非瑞士籍的女姓結婚,還有16%的瑞士女姓與非瑞士籍的男姓結婚,51%的瑞士人是與另一半也是瑞士人結婚,另外的14%雙方都是外國人。 其實在瑞士的異國婚姻很常見,小國周邊被德法奧義四國包圍,與“鄰居們”通婚,很正常吧。對了!還有個更小的國家-列支敦士登,也算是“國外”吧。這些外籍新郎或是新娘,德文通通稱為Ausländer/Ausländerin,就是外國人嘛!硬要貼個“外配”還是“新住民”標籤上去,不會很奇怪嗎? 已經在瑞士當了12年的“外配”應該有資格來說一下對異國婚姻的看法吧.... 對於異國婚姻,可能會有一些人抱著浪漫的幻想,不過現實是殘酷的!因不同文化和國籍而結婚的兩個人,其中有一方得離開自己的國家、家人、熟悉的語言和生活環境到另外一個國家定居。定居後,可能需要學習當地的語言,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節慶慶祝方式,可能無法常常回台灣探望親朋好友們...等等。 異國婚姻其實不關種族膚色、語言文化,所以也不需要對它抱持著浪漫的幻想。結婚後不都是要生活,也需要煮飯、洗衣服和做家事,這跟一般的婚姻比較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多大的差別吧。又不是結了婚就可以當公主或是貴婦,家裡這些柴米油鹽的大小事不想管都不行啊! 結婚後,適當的溝通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兩人都必須用不是自己母語溝通時,更容易產生誤解。我和羅曼諾剛結婚時,兩人都用英語交談,兩年後慢慢地換成德語。現在他也很認真的在學習中文,一年多前還通過了中文的中級考試。我們都很努力地在學習對方的語言,希望能盡量減少因語言表達而產生的誤會。 另外,在異鄉生活時,或許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問題,另一半因工作的關係,也不可能常常陪在你身邊,只能訓練自己獨立。我們對自己也要有自信,如果在異鄉能有一份收入,有自己的交友圈,也能讓自己更快地融入當地的生活。但剛搬入新的國家定居時,可能會有幾年的時間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時候也不用心急,趁著這個機會將當地的語言學好,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這時候另一半的理解和支持將會非常重要。 最後,該來寫結語了。其實不管是同國還是異國婚姻都一樣是結婚,在婚姻生活中,耐心傾聽對方的想法,多關心和了解另一半的需要。如果有小孩的話,更需要異於常人的耐心呢!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談戀愛時的確很美好,生活在一起之後,很多問題都會浮現囉! 當你開始認真地考慮“異國婚姻”的可行性時,請先問自己這一點:我是否能放棄所有熟悉的一切,到異鄉重新開始?這真的需要勇氣啊,請想好再作答。 可以的話,再來進行下一步吧。 同場加映綜藝節目: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