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秘在真假善惡之間(上) ──電影「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
2016/02/26 07:29:47瀏覽3585|回應0|推薦5

 

我們一般在談論「真─善─美」時,多半會有個預設的觀點,認為「善」奠基於「真」,而「美」奠基於「善」,前者成為後者的必要條件。即便我們理性上可以接受有些不真或甚至不善的事物為美,也總認為這是一種次要的選項。最美的,仍需要是真與善才行。

但仔細想想,「真」與「善」仍與我們的認知能力與文化處境息息相關,而「美」的判斷,似乎與此有所不同。或者說,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美,必須在某種虛假與殘缺中才能得見,反而讓人更接近永恆?

這部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的電影,「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可算是挑戰這樣想法的一部好作品,折射出許多不同光彩讓我們得以深入地探討認識短暫人生的真相。

一、有缺陷的靈魂

電影首先出場的就是男主角佛吉爾。作為最頂尖的藝術鑑定師與拍賣官,他孤傲冷酷的個性在講究社交禮節的時尚圈卻是那麼格格不入。這可以由他的英文名字 Virgil Oldman,很清楚地看出與「處女」(virgin)與「老男人」(oldman)相連結的的基本個性設定。如電影一開始,餐廳廚師在他生日時特別為他製作蛋糕慶賀,但他卻寧願坐在桌前看著蠟燭燒盡也不願動手。服務生問他是否是不喜歡蛋糕時,他卻回答「我是很迷信的」。片中雖然並未解釋他是如何迷信,但表達出他內心所關切的竟是如此「神秘」以至於不屑於一般人情世故。

(圖一)佛吉爾靠朋友比利在拍賣場標下被他認定為贗品的真跡,再私下買回收藏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樣的佛吉爾竟然與畫家朋友比利聯手欺騙,將他所鑑定的真畫謊報為贗品來低價拍賣,再由比利買下轉回到佛吉爾手上收藏。當佛吉爾打開家中的秘室,展現掛滿整面牆壁的仕女名畫時,實在讓人屏息。由佛吉爾欣賞這些作品的表情來判斷,他是真心愛這些名畫,甚至可以說是把它們當作自己後宮的嬪妃一般,既疼惜憐愛,又將之封閉於個人的世界中,不願與人分享。

顯然,這是一個有缺陷的靈魂。他盼望得著心靈的伴侶,卻對世界感到受傷失望。既然真實世界的人物不可能讓他滿足,他也就懶得浪費時間關切。但是反過來說,雖然virginoldman於現代社會不再是個受歡迎的身分,但當他們小心翼翼地付出信任,願意僘開自己來真實擁抱美善時,也開始挑戰著我們對於「真」、「善」與「美」三者間互相的關係與定義。

 

二、神祕感的驅使

我個人認為,「神秘感」,是了解整部片子很重要的關鍵。事實上,在本片一開始,畫家比利想再向佛吉爾推銷自己的畫作時,佛吉爾就明示他的作品是一種缺乏神祕感的三流的作品。反過來說,這也暗示了,「神祕感」,不但是佛吉爾蒐集諸多名畫所評估的標準,更是推動後來整個劇情發展的動力──似乎一直是朝向解謎的方向發展。

又例如,女主角克雷兒入場的方式,一如片中對佛吉爾的態度一樣,竟然是這麼不合情理的閃躲與隱晦。而這正是導演想把觀眾拉進與佛吉爾同理的技巧:藉由一通通懇求他來幫自己雙親所遺留的古宅鑑價的電話,卻又臨時以委屈難言的理由爽約,導演將觀眾一起帶入懸疑的氛圍,與佛吉爾一樣想要一探女主角的真面目。

(圖二)佛吉爾()在克雷兒父母遺留的古宅中清點要拍賣的古董傢俱

 

這種神祕感的追尋是導演在這部電影中苦心經營的。不但是透過女主角真面目的一再延遲與其神秘疾病,更透過佛吉爾在她家中地下室撿到的機械零件,在機械師勞勃手下逐漸完成的古代機械人拼裝。與此同時,佛吉爾與勞勃的對話逐漸進入到他感情的深處。在其溫柔的建議與引導下,佛吉爾不但分享了自己對克雷兒的感情,也謙卑承認了自我在與人交往上的軟弱愚拙。

畢竟,「神秘」代表了某種理性上未知的真實,是一種願意擱置成見而凝視另一面世界的眼神。神祕感的追尋遊走於真實與虛假的邊緣,閃過善良邪惡的道德判斷,成為另一種似乎更直接引導人進入美感追尋的動力。

(圖三)佛吉爾發現克雷兒躲在密室後面,開始對她的生活感到好奇

 

三、神祕感的追尋也是自我隱藏的揭露

 

隨著克雷兒古宅傢俱的逐漸清點完畢,佛吉爾也越來越了解克雷兒的病情,陷入感情的相戀。這中間一些插曲,包括生日送花被拒,第二次偷窺被發現,家具拍賣價格談不攏,古宅中的燭光晚餐等等,都只是兩人感情在真實的波折出現後,互相重新學習信賴與認識的過程。間接的,這幾番波折也讓觀眾的心理對於兩人感情的真實性感到更為確認,為最後結局的效果作預備。

(圖四)佛吉爾假裝離開古宅,偷窺到克雷兒的真面目

 

只是生活在上流社會的佛吉爾顯然無法以此為滿足,因為克雷兒只能深鎖於其宅第而無法踏入正常社會。此時,原來希望更認識這位神祕美女的企圖已經因為愛慕之心轉化為一種拯救的性格,彷彿佛吉爾已忘記其實他自己也是個脫離社會人群者。這就是本劇中的後面幾個重要高潮,包括克雷兒因為發現佛吉爾想要以美妝美服讓她重新踏出古宅而暴怒,突然在宅內失蹤而讓佛吉爾在拍賣場上擔憂而失態,還有最後佛吉爾於風雨夜中被暴徒襲擊,反使得克雷兒為救其愛人而跨出宅第呼求援助。這幾場扣人心懸的橋段把觀眾的同情心都逼出來。讓我們覺得這並不只是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其實是更深入理解孤單人心對於親密的渴望。

 

(圖五)佛吉爾帶來化妝品,要讓關閉在密室十多年不曾出去過的克雷兒學習打扮,反而使她看出意圖而生氣。

 

所以更準確來說,除了神秘感以外,佛吉爾更可能是因為在潛意識中覺得克雷兒與世隔絕的遭遇與自己出身的不幸或當前自我封閉的狀態相似,因而產生同病相憐的感情,甚至昇華為希望幫助她走出古宅,與之共組家庭的期待。也就是說,其實佛吉爾內心深處還是渴望有如一般人的社交生活,但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機會或是特殊的人,才能協助他開啟習慣封閉的心門。

因此,雖然他與週圍的人沒有愛或情感的連繫是事實,卻不一定足以反映這個人的所有生命面向,反而是像個鏡子般反照出上流社會的虛假做作。而那隱藏於他心中的關於美與愛的秘密世界卻讓他在認識克雷兒的過程中,因為知道她的遭遇而打開 (顧念她被自己關在房間裡,而那時他卻看都沒看她過一眼)

 

四、真實與贗品?柏拉圖的藝術觀

整部片子最令人震驚的地方在於其結局:原來佛吉爾所唯一認識的幾個「好友」(比利、勞勃、克雷兒),雖然在片中是彼此不認識,卻是早在背後一起串通好的!他們趁佛吉爾出國參加最後一場拍賣會的時候,將其所有的畫作收藏一掃而空,徒然留下整片慘白的牆壁與勞勃所拼湊起來的機器人,重覆說著本片一再出現的重要暗語:「每一個贗品,都有他真實的地方」。

(圖六)勞勃拼湊出的機器人,象徵一個沒有生命情感的空殼,如同佛吉爾還未認識克雷兒前的狀態。但後來也被用來諷刺佛吉爾,仍然只是一個贗品。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佛吉爾這樣得到這樣的結局,雖然值得同情,但似乎也是某種報應。但是這部電影對真假之間的探討也可以從柏拉圖的藝術哲學來看。眾所周知,對柏拉圖而言,整個現實世界是有缺陷的,是另一個理型世界的不完美複製,如同暗穴中微亮的燈光所照射出的影像。也因此,柏拉圖否定藝術的價值,認為只不過是理型世界的複製(即現實世界為其贗品)的複製品(也就是藝術作品)。以柏拉圖的哲學來說,這部電影中的贗品就更是理型世界的贗品的贗品的贗品。這樣的東西,距離真實如此的遙遠,為何能帶來這麼大的震撼?

也許這部片子最重要的思考點,也是本片導演所想要帶著觀眾反思的:倒底「美」有沒有可能存在於「真實」或「道德」之外?或有,會是什麼樣貌?我個人覺得「神秘感」是聯繫其中的關鍵。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導演「如何處理」這最後的結局。請待下回分解。

 

片名: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 2013年製,獲得第58屆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1956-),義大利國寶級電影導演,曾以1988年的《新天堂樂園》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與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8年的《海上鋼琴師》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也因本片獲得第58屆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主要演員: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希薇亞·侯克斯(Sylvia Hoeks)與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

-----------------

本文發表於2/25/2016「基督教今日報」:http://www.cdn.org.tw/News.aspx?key=7829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wweiwang&aid=4797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