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07 20:03:21瀏覽3998|回應0|推薦4 | |
在本文上半部(神秘在真假善惡之間(上) ──電影「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我們簡要地說明本片的劇情,了解主角佛吉爾如何因著對神秘感的追尋,逐漸坦露自我的軟弱,在看似贏得美人芳心後反而發現竟被全盤欺騙的結局。在這後半部分,我們將集中討論本片所一再追問的,究竟「美感」的意義是甚麼?與真假或善惡的關係何在? 五、騙局的背後? 由於結局(真相大白?)的影響與震撼,使得觀眾自然會反過來將討論的焦點放在「欺騙」這樣的道德判斷上(不管是佛吉爾以欺騙的方式收藏畫作或是最後反被更高明的騙術所設計),畢竟這是因著男主角所付出與所得到之間的強烈對比而有的感同身受,因而給予某種道德性的反思或檢討。但是從導演所引導的劇情戰來看,我們更該思考的是,這部片是否展現出比欺騙或愛情更重要的東西? 對第一個騙局(佛吉爾把真品虛報為贗品,由比利出價買回,再私下轉給佛吉爾收藏)而言,就其動機與行徑,的確是不道德的欺騙。但我們也注意到,佛吉爾後來並未把這些低價買進的畫作再以高價賣出獲利!也就是說,這些畫作若不是藉著佛吉爾,可能根本無法(或很難)再被其他人辨認為原作。如果這些作品中的仕女有生命,他們會希望自己被一個對她們沒有了解但只是有錢的收藏家收藏,若干年後再變賣取利?還是希望被一個真正了解認識她們的人,當成自己的情人般呵護? 當然,對於其他可能想要尋找真跡的收藏家而言,他們因此失去了收藏或欣賞這些美麗作品的機會。但藝術市場大多數的拍賣價格本來就只是被哄抬的數字,成為少數有錢人的投資標的而非反映藝術品的地位。而對其中整個運作的矛盾與荒謬最為知曉的,豈不正是這位最頂尖的鑑定師與拍賣官,佛吉爾? 因此,我個人認為這個騙局主要是挑戰我們思考「美的價值」該由誰來決定?難道是拍賣會上互相比價中口袋最深的勝利者?還是那真正懂得欣賞,甚至付上個人一生私密情感的鑑賞者?這些名作高不可攀的價錢難道不是另一種欺騙嗎? 事實上,如果這些畫作都是佛吉爾光明正大買下而收藏的,也就暗示這些畫作的價值更在於其價格,也就難以凸顯佛吉爾為藝術而投入的癡情。這樣,即便後來他的收藏全部被偷,他更可以去報警處理,也無法換取觀眾的同情。但正是由於這些畫作對佛吉爾的關係更像是一種私密的情人而非商品,使得這中間所反映的,絕不只是真假或道德的角度而已。
(圖七)佛吉爾藉著裝配機器人原件的機會與機械師勞勃請教感情的事,沒想到反而因此被套牢 六、神秘感的成全與破碎 對第二個騙局(佛吉爾被克雷兒等騙走感情與收藏)而言,結局當然更為殘酷。但除了指責這一幫人(克雷兒、比利、勞勃等)的無情無義,或是認為這是佛吉爾自己欺騙他人的後果之外,是否僅能以最後的結果來判斷這整個過程?還是有其他可能的思考方向?
(圖八)佛吉爾帶克雷兒進入他滿是收藏的密室 事實上,對佛吉爾而言,克雷兒的出現絕不只是滿足情感或親密關係的需求(否則,他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名媛中一定可以找到更多合適的對象),更代表他對於一份美與神秘感的盼望成真。當克雷兒第一次進到他的密室,睜眼看見滿牆的名畫時,佛吉爾對她說的是:「我們希望妳可以搬來與我們同住」,而不是說「看,這是我的收藏品。」這顯示佛吉爾的收藏除了藝術性的欣賞外,更有濃厚的情感在等待,希望有一天那真正的女主人來到。也正是因為這種對於「神祕之美」的追尋,他才走出一個自我為中心的世界進入真實的感情世界。因此,佛吉爾過往的生活雖然的確孤單,並不是「求之不得」的寂寞,更可能是一個「心安理得」的瀟灑,直等到這一連串的神祕開啟他心中的盼望。 這樣來看,那使佛吉爾後來崩潰的,並不是辛苦收藏的畫作遭竊,也不只是苦心經營的感情被背叛,因為嚴格來說,這些都還是有可能恢復的,只要他願意。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中所追尋,彷彿無人能夠明白的那種對於藝術神祕之美的探索實踐,卻被揭露出的如此這般荒謬的結局。 (圖九)所有的收藏一夕間全部消失 這也是為何導演在這部電影中不斷地在探詢「真實」與「贗品」,討論「美感」的神祕性,想藉由精心的布局與離奇的結局沖淡了以上所說兩種騙局的道德性意義。也許這也提醒我們,在現代社會這個幾乎由虛假符號所構成的網絡系統,本身的遊戲規則就是可被質疑的。也因此,仍有可能存在一種真實看似不道德,卻是可以被同情的,甚至需要被相信的神祕存在於其中。或許這也正是本片所一再重複的那句話,「每一個贗品,都有他真實的地方」。但要看見這樣的真實,往往也需要走進許多不為人知的孤獨與付上心碎的痛苦代價。 七、欺騙觀眾的導演 其實這部片還有另外一個看似平行發展的角色我們還未提及,就是那個在古宅對面咖啡店中有過人記憶力但不良於行的侏儒。對一般人都不太搭理的佛吉爾雖然有幾次進入咖啡店,但顯然從未對她表現任何興趣。沒想到收藏被偷走後,為要更多打聽克雷兒與那古宅的資料詢問到她時,才發現原來她才是真正的克雷兒,古宅的主人,而她兩年前就已把房子租借給某些「拍電影的人」!而事實上,她看過那假冒的克雷兒其實平日也會進出古宅,根本沒有所謂的害怕人群的疾病! 雖然這位侏儒克雷兒的戲份連配角也不夠,導演刻意將她以卑微的侏儒形象出現,成為本片中最誠實的角色,像一根錨決定了什麼是「真實」。也使得其他所有角色在追尋神秘、沉醉愛情或布局欺騙時的反諷,也成為我們觀眾理解所有劇情的定位點。 但是我認為導演最多表達自己觀點的地方,是在於他如何處理電影最後的結局。他先直間告訴觀眾佛吉爾最後是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但那並非影片最後的結尾。事實上,導演再用長達十餘分鐘時間,配合佛吉爾眼目呆滯的復健過程,以倒敘的形式表現出他心中兩種回憶的交錯:一個是關於「與克雷兒的感情關係」,另一個是關於「後來才逐漸發現的真相」。前者是甜蜜的「主觀真實」,但後者卻是痛徹心扉的「客觀真實」。在交錯回憶的最後,佛吉爾來到了克雷兒曾提到的日與夜餐廳孤單地等待,然後以逐漸退後拉遠的長鏡頭收尾結束。我個人覺得可算是導演在這殘忍的騙局中給予觀眾的一絲恩惠,讓我們似乎跟著佛吉爾的眼神一直期盼那「贗品中的真實」(克雷兒的感情)或者可以成真.....
(圖十) 佛吉爾在發現被騙後,依然到日與夜餐廳等待克雷兒的出現 因此,整齣戲被騙的不止是佛吉爾,更是所有的觀眾(我相信在看到密室中那片被偷光畫作的牆面之前,很難會想到這個結局)。特別是電影最後並未留下任何片段表達克雷兒的留言。或許也是導演的憐憫,不想於觀眾的心頭上再捅上一把刀。這讓觀眾回想起當克雷兒第一次進入密室並且被佛吉爾邀請同住時的感動回應:「喔,佛吉爾,無論發生什麼事,要相信我都是愛你的。」或許是真實的感情?或許她也是逼不得已?使得觀眾即使知道結局後仍不自覺會相信:或許克雷兒終將回到佛吉爾的身邊,與最後的鏡頭一樣,可以活在美好想像的等待中。 這種明知結局卻仍心懷期待,正是前面許多劇情的設計與推砌所帶來的果效,讓起初隱藏於劇中主角心中的神祕感穿越了真實與虛假、善良與邪惡,轉化為另一種模糊難解的盼望,豐富了每個人心中對於自己「疏離」或「秘密」的道德詮釋 八、失落中的盼望 對我們基督徒來說,這似乎也代表著信仰生命的另一種詮釋觀點:即便是我們已經小心翼翼保護,那個為了不流於世俗膚淺的情感而在心中區隔出的神聖空間,並且在其中排斥虛假的學說,溫暖自己的孤獨,我們仍可能在某些事情中發現這些辛苦保護蒐集來的一切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甚至,那時我們可能也會覺得那最親近我們,最被我們信賴的上帝,竟然也欺騙了我們。其實不是他欺騙我們,是我們還一直讓這些模仿真實的外表(屬靈經驗、神學知識、信仰團體)來欺騙自己。但是,失去了這一切的虛假的贗品之後,我們是否可能更加接近真實?還是說反而一無所有?那時耶穌在十架上所說的,「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是否終將成為我們信心中的暗夜,尋覓中的吶喊?讓我們仍痴痴地等候那似曾應許的回眸? 《聖經‧希伯來書》中有一句話是描述這種「愚笨」的人:「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我們都希望認識真實的上帝,面對真實的世界。但是我們自己真的預備好離棄虛假了嗎?當一切的真實向我們顯現的那天,會不會才發現連「我們自己」也與這些虛假一同被丟棄了? 還是說,我們仍然可以在這兩種真實(一種是真實中參雜著虛假,另一種是虛假中所參雜的真實)之間,選擇不放棄因神祕之美的吸引而追尋等候那最終者的到來?只是不能忘記,這趟信心之旅本質上是個冒險,因為我們的心靈與佛吉爾一樣,也是受傷而殘缺的。 或許真有一種美,在真假與善惡之外,隱藏於殘缺神秘的背後,默默地在等待。 (完) 片名: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 2013年製,獲得第58屆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1956-),義大利國寶級電影導演,曾以1988年的《新天堂樂園》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與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8年的《海上鋼琴師》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也因本片獲得第58屆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主要演員: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希薇亞·侯克斯(Sylvia Hoeks)與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 ----------------- 本文發表於3/4/2016「基督教今日報」:http://www.cdn.org.tw/News.aspx?key=7882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