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9 11:24:08瀏覽984|回應4|推薦11 | |
前幾天,在華府的雙橡園升上了許久在該處未見的中華民國國旗。當時媒體大幅報導,認為這是我們一項難得的突破,當地的僑胞又有多麼地興奮。但不到幾天,台灣的媒體就報導了歐巴馬政府的資深官員,對於這樣的舉動,批評是在踩紅線,沒有經過批准且不知情,傷害美台互信。 例如自由時報用了第二版的大篇幅來報導這則新聞,認為過於衝動的結果,對於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將造成相當大的損害。包括立委批評,前駐美代表吳釗燮也認為若傷害台美關係,全民將要承擔苦果。而媒體還描述吳釗燮在訪問中表示,台灣國家主權處境特殊,國慶酒會向來有許多不成文規範,但相關限制在歷任駐美代表努力下,逐年獲得放寬;例如過去酒會不能出現國旗,但在2007年他擔任駐美代表時,不僅突破過去致詞的限制、還邀請八名美國國會議員與會致詞,台上也放置國旗等等。 事實上,筆者本身2006年即前往華府求學,同時於2006、2007年都在中華民國國慶酒會擔任導引人員。依照當時筆者拍攝的現場照片,其實這兩年在舉辦活動的舞台上都有放置中華民國與美國兩國的國旗,而2006當時的駐美代表還是李大維。因此不管是吳釗燮不知道前任的做法,或是自由時報記者刻意的陳述,文章中的寫法都有讓讀者誤以為在吳釗燮時代,致詞與放國旗都是與前任不同,當時很重大的外交突破。 筆者不願意去非議沈代表這次作法是否太超過,因為中華民國的確外交處境艱難,以前的華府國慶升旗甚至都要到當地中國城中華會館前的公園舉辦。至少這幾年,回雙橡園辦國慶酒會像是回自己的「家」一般,也看得出駐美代表的努力。基本上元旦升旗是屬於象徵意義較大的事情,北京就算嘴巴念念,對於實質關係的影響,也許如同前代表程建人所述「仍在可控制範圍」。把新聞擺在頭版與二版煞有其事地大肆批判,反而是凸顯了自由時報一貫以來的「貶馬」外交立場。不管有沒有努力,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批評。 殊不知過去陳水扁時代,「烽火外交」作法頻頻踩線,自由時報也非常稱職地擔任防火牆、守門員、辯護人的角色,往往會用比較英雄主義式的描述,來強調當時政府為台灣外交做了重大突破。今天沈呂巡的做法,如果換作是民進黨執政,文章描述方式一定又會「轉個彎」,這也凸顯了這家媒體報新聞「看黨辦事」的偏頗立場。柯文哲市長要「推倒藍綠高牆」的願望,恐怕無法在此實現。 筆者由於恰巧也算是吳釗燮先生擔任駐美代表時期,舉辦華府國慶活動的見證人。當時06~08年雖然年年換駐美代表,但也感受到當地每位承辦人員都希望把事情辦好,實在沒有必要特別去凸顯或抹煞哪時期代表的努力。媒體用「歐巴馬政府的資深官員」來形容這事情,就好像台灣媒體常常喜歡說「高層」,但是事實上不說名清楚的情況下,是否真有其事?相當嚴重?或只是找不到題材,但一定要「貶馬」,並特別放在重要版面,也許讀者在看這種新聞的時候,腦袋也要想清楚。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