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平村的印象之旅(三):每日少不得的印度拉茶與點心
如果「咖啡吧」是義大利少不了的街頭風景,那麼,「印度茶攤」,雖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貌,卻是大多數印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場景之一。方便、便宜與快速是這些茶攤的特色。
我住宿的附近就有這麼一個讓我相當難忘的小茶攤。比起熱鬧市區中經常看見的流動茶攤,它至少還有個固定的位置。就在某戶人家的庭院外牆邊上,他們用粗的竹柱架起了高高的塑膠棚,圍出下頭一個寬敞的長方形空間,旁邊還有一個長板凳。不同別的茶攤所用的現代瓦斯爐或保溫設備,茶攤上那對父子用的是泥土砌高的土灶,燃料用的是枯枝與木材,茶杯用的也是加爾各答那一帶特有的、用過即可拋棄的小陶杯。
因為是自然素材,很容易分解還原為土再利用,所以應該算是環保的。但是,我探頭往他們身後似乎無人居住的閒置庭院內一望,天啊,用過的破碎陶杯已經堆疊成一座座小丘陵,不知道來不來得及分解、會不會引發其他的環境汙染源。但是這些問題不是我這個只能顧及自己溫飽的旅人可以深究的。比起現代生活中大量的塑膠垃圾,這只不過是個芝麻蒜皮的小事。
無論如何,有這樣一處可以喝個茶、吃個點心、有時還能和當地人隨意閒聊的地方,是很令人愉快的。我總愛看茶攤老闆俐落的身手,將一鍋煮沸的奶茶濾入加了很多糖的小鋼杯,然後用另外一個容器展開茶與茶之間的拉扯與溶解。幾番來回,最後才將拉好的茶分別倒入小陶杯,香噴噴、熱騰騰地遞上一杯給我。通常,早餐來上這麼一杯,或續個第二杯,配上一兩樣印度小點心,就可以滿足地開始接下來的一整天。
除了這個沒有名字的茶攤外,附近還有另外一個很特別的茶室,名叫「Kalar Docan」。這是照當地人告訴我的發音方式寫的,不一定完全正確。後來上網查詢也無從找著任何相關資料。
據說,這茶室是泰戈爾時期許多文人雅士喜愛聚集的地方。當時,我並不清楚它的歷史與背景,在那兒的十天中,也從沒進去坐過。遠遠望去,那竹柱搭起的茅草棚子下幽幽暗暗的,並不太吸引我。我倒情願坐在另外一個小餐館戶外的大樹下喝茶或用餐。喜歡在明亮寬敞的心情下觀察四下已發生、正要發生或是不會發生的一切。
隱約還記得那個口中念念有詞的老人,手裏拿著裝有紅粉、白粉的小缽和一些印度教的小行頭。每天都挨家挨戶地為人們和屋舍祈福,掙點小錢維生。他的存在看似不怎麼起眼,但肯定在印度社會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許多容易失序的心靈能夠經常得到安撫與療癒。
就是因為喝茶對我來說是那麼愉悅的一件事,所以在我離開的那一天,想多給車夫兩盧布喝杯拉茶而發生一件小趣事。因為此事,我對「給小費」這件事也有了不同的觀點。
那天清晨,和平村正慢慢在一片綠海之中甦醒。充滿朝氣與活力的三輪車夫腳力真好,很敬業地載著我去火車站。朋友幫我預約的車夫和議價就是三十盧布。下車時,我自作多情地多給了他兩盧布,正好多出一小杯拉茶的錢。未料他面無喜色,對這多出來的兩盧布不但不感意外,還想要我換成十盧布給他。我當然不願當冤大頭妥協,就把兩盧布的零錢取回並作勢離去。不一會兒,他回心轉意又伸手向我要回那兩盧布。
這舉止真讓我啼笑皆非,不知該如何將他的心態定位。「感恩知足」或是「得寸進尺」,似乎只有一線的距離。日後印度友人告訴我,真的沒有必要太過好心或過度憐憫。這其中的邏輯是不可尋的,或說,這裏面其實根本沒有邏輯可言。
哎,兩盧布何罪,竟然連市井小民也看它不起了!?我應該好好為自己曾經喝下的印度拉茶感恩,我相信,我下次重回印度時,最小杯的拉茶肯定不只那區區的兩盧布了!
(記二OO九年七月在泰戈爾和平村的十日過境停留的印象之旅)
2015/2/1 刊登於更生日報專刊「四方文學」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716778&level2_id=119%22
本文前身:
http://blog.udn.com/daidihu/3541949
http://blog.udn.com/daidihu/35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