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靈鬼盜氣
2011/06/10 18:43:54瀏覽1707|回應12|推薦125

蓮生活佛畫作山下小村 

蓮生活佛畫作人間道

 

「風水之學」是中國道地的文化產物,相傳晉人郭璞先生的葬經,是風水論的根基,也是風水論的真理。古人遺著中的風水寶典,實不可勝數。「風水之學」又分為陽宅跟陰宅之別,陽宅一般重納「生地」,而陰宅重納「地氣」。陽宅地靈的學問,是人身上的陰陽電,去配合一棟房子的陰陽電,房子的陰陽電,再配合大地的陰陽電。而陰宅地靈的原理,是人死後的陰陽電,融入地氣產生了新的陰陽電,而這陰陽電竟然會影響後代子孫。

蓮生活佛盧師尊不只修行上得到正果,對於風水地理亦是精通,早期修行時,得「地靈秘笈」於清真道長(了鳴和尚) ,所閱風水寶典甚多,學過真正的堪輿真機實修上,亦閱歷過千萬塚,所教授的弟子遍佈全世界,活佛堪輿過寺廟也很多,美國西雅圖雷藏寺及台灣南投台灣雷藏寺均是祂親自堪輿的。

配合著自己獨特的靈覺,盧師尊可謂知天、知地、知人、知生、知死……。由於盧師尊特殊的稟賦與經歷,早期時也借風水引度不少弟子皈依學佛。在於閱歷上,也碰過各式各樣的陽宅與陰宅,比較讓人覺得不一樣的是特殊的風水格局,譬如,產生「屍」的風水格局。底下這篇文章,就是在探討「屍」跟「肉身菩薩」區別的,想一探究竟嗎請繼續欣賞活佛的靈鬼盜氣」︰

****************************************************************************

在中部有一座小寺院,寺院在小山丘上,旁有一池,池上建一茅亭,此寺院雖非壯觀,但頗典雅,令我想起一詞︰
  一座小寺兒,兩三畝地。
  花竹隨宜旋裝綴,槿籬茅舍,便有山家風味。
  等閒池上亭,林間醉。
  都為自家,胸中無事。
  風景爭來趁遊戲,稱心如意。
  勝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
  塵寰外。
  這個詞是何人所寫,我已忘記,但我喜歡這詞的最後一句︰「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寺院主人是「釋道真」,晚年出家,寺中出家人不多,另有二位是「釋全舟」、「釋海山」。
  由於道真師曾來我處問事,我與道真師相熟
  道真師邀我寺院作客小住,我收拾收拾,就去小住幾天。
  初見釋道真,覺得他臉上有黑氣,但沒有太留意。到了寺院,看到釋全舟、釋海山,這兩位出家人,臉上一樣的罩著一股黑氣,這才驚覺,覺得有些詫異,但我未說出,裝得若無其事。
  我這是︰
  天上神仙,窮混世間。
  不養丹砂,不參同契。
  三頓飯來睡一大覺,閉著門兒。
  懶管人家閒事。
  我這個人,說是不管閒事,這倒是不假,只要人家不請我,我就不管。
  請了我,我才管。
  原來道教的祖師爺「老子」曾經教導過,做人不要太強出頭,要少銳氣,不要與人爭強鬥氣,這才是生存之道,柔弱生之徒也,少惹些閒煩惱。
  當天晚上,我住客房,隔壁是三位出家人的房間,此寺院房間少,只能如此住。房間無床,是連榻。
  我甫一就枕,鼻息漸粗,睡得昏昏沉沉。
  突然一陣陰風吹拂,我在朦朧之醒過來,急開目,看見牆角著一人。
  這是一位老婆婆,五短身材,還駝著背,頭上白髮如銀,束成一髻,老婆婆目光青色,直直的看著我
  我也看著她。
  這老婆婆口中喃喃的唸了一句︰
  「有生人,生人也好!」
  老婆婆漸漸的走到我的榻前,在此時此刻,如果換了一個別人,我想只有二條路,第一,把棉被蓋上頭,裝死。第二,把棉被一掀,馬上竄起,大叫而逃。
  然而,我是蓮生活佛盧勝彥,我怎可能縮首棉被中,我又不是凡年俗子,也不是女生。我也不可能把棉被一掀,就大叫而逃之夭夭,這會給人家笑死的。
  我很鎮定,把眼閉上
  這老婆婆的臉逼近我的臉,在我的臉上吹了一口氣。
  這小小伎倆,怎奈何我也。
  我是︰
  玄關一竅想當然。
  善惡人天妙難量。
  性命雙修氣自發。
  始知佛道得真傳。
  我的「真氣」佈滿全身,吹來的一股陰氣,到我面前自然停止,不止如此,還反吹回去。
  這老婆婆「咦!」的一聲,怔在當地,她怎麼想也想不到,這個生人小子,陰氣吹他不得。
  老婆婆不理我了,轉身,不走門,直接從牆壁走入隔壁的睡房,靈鬼不用走門,直接穿屋穿戶,我想,他們三人,一定被這位老婆婆吹氣、吸氣,吸得臉色都黑了。
  隔壁廂房,有「察察」之聲。
  陰氣太盛。
  一會兒,無聲無息。
  
  第二天早晨,用早齋。
  我看看三位法師的臉,仔細端詳,不只一股黑氣罩著,連眼眶下,全烏青了一大片
  我試探著問︰
  「法師夜來睡眠好否!」
  三位法師怔了一怔,道真師說︰
  「不瞞你說,也不知何故,我們每夜入睡,就昏沈不醒,如同死去一般,直到醒來。」
  「那是很好睡了?」
  「那倒不是,因為一睡醒,反而頭重腳輕,四肢無力,疲倦困頓,哈欠連連,骨節酸痛,精神不振。」
  其他二位法師也說︰
  「是啊!是啊!正是如此!」
  道真師說︰
  「我曾經想,會不會是地氣不佳所致。」
  我忍不住了,我告訴他們
  「是鬼氣。」
  「鬼氣?」他們三人一臉不信。
  我一五一十的細述昨晚之所見
  道真師一聽完,急急忙忙的離桌,走進一小儲藏室內,一下子出來,手上拿了一張舊照片,是用大鏡框裝起來的,照片拿來給我認。
  我一看,正是那位老婆婆。
  一髮髻,駝背,五短身材,不是她是誰!
  三位法師全毛骨悚然
  道真師說︰
  「這位是黎婆婆,原是草庵的主人,承她贈與,我們才住在這裡的,黎婆婆十年前逝世,就葬在山後,我們與她,從無冤仇,她怎可能找我們?」
  「問題不在冤仇,而是她須要活人之氣,以養自己之氣。」
  「這怎麼說?」
  「大凡蔭屍靈鬼,須借活人之氣以苟存,因而須盜氣,被盜氣的人,自然活人之氣漸少,身上沾滿鬼氣,身心疲憊,尚是好的,更嚴重的是,陰靈纏身,精神錯亂,神情枯槁,身存形亡,行屍走肉矣!」
  「這太恐怖了」
  三位法師問我︰
  「如今,如何處置?
  「開棺,將其火化,進塔供奉,就可無事!這對黎婆婆無損,對你們有好處!」
  道真師說︰
  「黎婆婆已無後人,我們可以代行此事,只有擇良辰吉日,到時請你再來。」
  我說︰
  「好。」
  
  然而,問題來了。
  到了良辰吉日那一天,我清晨上山,看見他們三位法師若無其事,並沒有請工人動工開棺的意思。
  我問︰「準備好了嗎?」
  「嗯!」
  「工人呢?」
  「嗯!」
  「什麼時候動身?」
  「嗯!」
  有答等於沒答。他們不太搭理我,我一個人興致勃勃的上山,準備了符咒道具,結果敗興而回,灰頭土臉,滿臉全是豆花。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有一位道玄法師是道真法師的師兄,到了寺院掛單小住,道真向道玄提及此事。
  道玄說︰
  「不可。」
  「為什麼?」道真問。
  道玄說︰
  「我聽人說,此人供奉瑤池金母,瑤池金母給他開天眼,可見鬼見神。我們學佛的人,對這種傳奇異聞,聽聽可以,深信則大可不必。況且此人不佛不道,又顯又密,談神說鬼,有妖言惑眾的嫌疑,你們怎可去招惹他?」
  道真答︰
  「他來寺院,是我請他來小住,不過他看見黎婆婆,倒是說得很真確,看來一點也不假,黎婆婆過世已十年,知道的人不多,由於我們三人,每夜昏睡,身體不好也是事實,因此也就相信他。」
  道玄說︰
  「神棍裝神弄鬼,總是有一套方法,先打探一些虛實,再注意當事人的弱點,詐財騙色如出一轍。學佛修行的法師,不應該迷信這些,我們依止佛陀,一切只信仰佛陀,身體不好,也是因緣假合,不當要緊,倒是佛理要明,信心要定,這些才是重要。」
  道真聽道玄的說詞,覺得有道理,道真最後說︰
  「師兄說的有理,但,我也應替盧勝彥講幾句話,此事他當然不會是騙色。又說騙財,看來也未必,第一,我認識他二年,只有他佈施寺院,他未曾向法師要錢。第二,他言明黎婆婆之事,全是義務幫忙,不取分文。」
  道玄說︰
  「神棍招式的厲害,當然先取信於人,不愛錢的人,世上幾稀!」
  道真替我爭辯。
  「盧勝彥確實是如此,未曾聽聞他開口向人要錢,此人似乎與其他神棍不同!」
  道玄說︰
  「不管如何,鬼神之事,不可信!」
  道真答︰
  「是的,學佛者當如是。」
  
  此事原本就應該如此結束了。
  但,雖是結局,卻是永遠未了的結局。
  「釋海山」死了!
  直挺挺的死於榻上。
  醫師是說「心肌梗塞」而死。
  「釋全舟」住院。
  他是高血壓、嚴重的腦中風,什麼病都有。
  「釋道真」呢?他有糖尿病。
  雲遊去了,不知所終。………
  至於「黎婆婆」的墳墓,後來有更驚人的發展。
  山後的那一片土地,被建築商看上,發展成為新社區,「黎婆婆」要遷墳。
  開棺之後,被發現肉身完好如初,屍骨皆未化掉,不只是如此,臉色紅潤如生,見者嘖嘖稱奇。十多年了,葬於土中,竟然如同著睡著一般。
  由於「黎婆婆」生前樂善好施,又建一小寺庵靜修,因此村子裏的人認為「黎婆婆」是得道了,成了「肉身菩薩」,「黎婆婆」是得道高人,肉身不腐不化而成聖證真。
  新聞媒體報導,又發現了一具「肉身菩薩」,加上原來的「慈航法師」、「無名比丘尼」。………,這位「黎婆婆」排名在第五位「肉身菩薩」。
  於是,請專人防腐,上漆,再貼金箔,裝金身,完完全全是一具「肉身」裝金的菩薩。
  良辰吉日,諸山大德群聚,眾大和尚集體誦經迎請「黎菩薩」晉山入寺供奉
  於是,「肉身菩薩」高坐大殿,與釋迦牟尼佛平起平坐,同是大雄寶殿的主尊。
  「黎婆婆」紅光游面,神彩飛揚,這真是──
  運來大日出海東,
  清幽宇宙徹長空;
  從今盤坐供桌上,
  展放光輝散彩虹。
  「黎婆婆」是萬歲,萬萬歲!
  
  我曾入寺院,站立未拜。
  「黎菩薩」問我︰
  「何未禮敬?」
  我答︰「我認識你,因而不拜!」
  「如何識?」
  「我是那位生人,你遍吸道真師、全舟師、海山師的氣,因而認識。」
  「黎菩薩」大驚失色︰
  「你就是盧勝彥。」
  「不錯,就差那麼一點點,你就化為灰燼了,如果化為灰燼,如今何有黎菩薩?」
  「黎菩薩」說︰
  「你不要自以為聰明,不錯,我是骨肉生成黎菩薩,但,你用慧眼看看,那釋迦尼牟佛是白楊木雕刻所成,白楊木吸的是地氣,樵夫砍伐,只這一塊成了佛陀,其他盡入灰燼,我與佛,有何不同?」
  這話倒說得我啞口無言。
  但,我仍然答︰
  「那時四人在,今我一人歸,此情何以禮敬?
  「黎菩薩」不再言語。
  …………
  
  「靈鬼盜氣」的這一篇文字,產生了一個問題,這問題值得佛教界人士研究,也就是「蔭屍」與「全身舍利」二者有異,但卻經常重疊,甚至相混的概念,如何加以釐清?
  一般的「蔭屍」,很容易體會,那是死屍及埋葬所造成︰
  一、生前吃防腐劑過多。
  二、死前用了防腐劑。
  三、埋葬時用封閉式,如坐缸。
  四、真空包裝。
  五、細菌不能入。
  六、地質不透氣。
  七、封閉太緊。用了化學藥物。
  這些影響因子,都會造成屍體埋入地中,經過了很多年,也不會腐化的原因。
  我個人是懂「風水堪輿」的人,也曾幫人看「風水地理」,見過的「蔭屍」很多。
  大部份的人看見「蔭屍」,有三種處理方法︰
  第一種──用刀刻,把骨上的肉刻掉,撿骨裝罐。
  第二種──用火焚,等於火葬,撿骨裝罐。
  第三種──重新埋葬,但,要在棺木屍身上洒酒精,及搬一些腐土入棺木,令其早日腐化。
  至於「全身舍利」,早期的石頭和尚,近期的貢噶老人,這是指修行人修至「金剛不壞」,身體成了舍利不化的現象,這個概念是宗教性的,是有價值性的,是凸出其不凡的局限,當然,這是隨著其弟子的價值觀念而有所不同。
  「全身舍利」的概念,一定要其弟子及人們的認可,一般的人,較弱的角色,功能太低,只是「蔭屍」。所以,「全身舍利」幾乎與「修行」體制為核心,有了「修行」才有「全身舍利」的權力,而這權力和「知名度」、「影響力」、「群眾力」再加上「傳媒」才能達成。
  「全身舍利」可能令佛教徒及他自己的弟子覺得欣忍不已或許能以留下師父的骨肉金身為榮耀,也能帶動人們修行精進的功能,這有「多元」的功能與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對心靈及宗教人文有助益。
  然而,「靈鬼盜氣」之文,讓人足資警惕者,如果分辨不清,把「蔭屍」當成「全身舍利」,或把「全身舍利」當成「蔭屍」,就讓人覺得不安了!
  如何分辨「蔭屍」或「全身舍利」,這個大問題,值得教界人士研究
  「肉身菩薩」崇拜及「白楊木佛陀」崇拜,似乎也是問題,迷信與否,在於「表相」「內在」之分,可以說耐人尋味,這牽涉更是廣泛。

..........................................................

() 音樂為「一人靜」。

 

蓮生活佛畫作舟旁一樹芳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531035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玄關一竅
2011/06/11 13:27

問候俗客菩薩安好

這篇文章好奇特

但往往有些法師一念間自己障礙自己了

殊不知法法是道呀

萬法皆由心生

執著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的障礙

機緣一失就萬劫不復了

蓮生活佛雖有悲心救眾

奈何因人自我偏迷心性

如此就離佛道越遠了

謝謝俗客菩薩分享活佛精彩開示

祝您愉快

水 羚  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6-11 14:24 回覆:

水羚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問安~ 菩薩說的是

活佛早期問事期間應還是在家居士

那時是祂學法時期  尋找真理的心  讓祂

對佛道 顯密禪淨  多有接觸  難的是 祂能融會貫通

自由運用  不受有形無形約束  但一般人就 無此雅量了

所以  障礙了自己而不自知  其實  活佛要救法師是輕而易舉的

 因緣如此 是怪不了活佛的   而且  更令人覺得無可奈何的是

寺廟供奉不是正神 信眾要如何解脫  明的是修行  暗的卻是偏迷顛倒

這世間 真是五花八門  令人目不暇給了

祝您法喜圓滿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維摩小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念之間、咫尺之別,卻啻之千里
2011/06/11 11:28

一念之間、咫尺之別,卻啻之千里~~

也許天道自有循環,陰間亦有審判,因果,不落斷滅~~~

似有因,方有果~~~


不解巖

香茗不解巖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6-11 12:37 回覆:

翔瑜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是呀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真假確實難辨  也皆有因果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雖得一時  亦將失去  但若談一時  確實很多是非及不平

活佛的修行  即使是一時  也守正不阿  台灣廟宇多 由本文

亦知  並不是所有廟宇供奉  皆是正神  宜謹慎應對之

祝您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