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靈鷲山, 那蘭陀憶聖賢
2010/02/24 18:24:36瀏覽1962|回應4|推薦72

王舍城(Rajagrha)中的草原

蓮生活佛一行人遊歷了「菩提迦耶」的隔日坐車至「帕特那」(Patna)--佛陀說法行腳足跡最多的地方這裡有王舍城、城郊有靈鷲山、竹林精舍、七葉窟、那蘭陀大學活佛亦走訪靈鷲山說法台附近阿難尊者舍利尊者修行的崖洞,尤其有傳說蓮生活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舍利弗」轉世到底有那些印證呢?請看活佛訴說, 那蘭陀憶聖賢:

**************************************************************************** 

我們的旅程,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是由「菩提迦耶」到「帕特那」(Patna),釋迦牟尼佛的行化,在此地甚多,在這一段,有靈鷲山(Gijjbakuta Hill)、王舍城(Rajagrha)、竹林精舍、七葉窟、那蘭陀大學。

我們一行從山下坐纜車上到山頂,先蔘觀日蓮宗的「世界和平舍利塔」,此塔建於一九六五年。再由山頂步行,走到半山的孤
「靈鷲山」。  


「靈鷲山」就是釋迦牟尼佛講「妙法蓮華經」的道場。「靈鷲山」在佛院行化之中,是很著名的,佛曾住在此地很久,靈鷲山是王舍城周圍群峰中的一峰。

「靈鷲山」就是「靈山」,離「說法台」不遠的地方,有石窟,阿難尊者的石窟、舍利佛的石窟、大迦葉的石窟。釋迦牟尼佛也在此山說了「玻利迦訶經」。

靈鷲山又稱靈山,因山石狀似鷲而得名


據我所知,佛一生說法,多在「王舍城」及「舍衛城」,猶以住王舍城最多。

在「大智度論」中,提到佛陀何以常住王舍城﹖

一、佛在尼連禪河旁菩提樹下成正等覺,為報答地恩,故常住王舍城。
二、王舍城坐禪精舍多,故常住王舍城。
三、有大智慧者多在王舍城,故常住王舍城。
四、當時國王頻婆娑羅王,供養佛及僧眾,故常住王舍城。
五、摩伽陀國最勝之地是王舍城。
六、王舍城,乞化易也。

靈鷲山「說法台」

 

說法台眺望王舍城」

 

佛陀住王舍城,常住靈鷲山,而不常住竹林精舍,何以故﹖

一、山中閑靜,閑雜人不至,又離城不遠。
二、靈山勝景,福德聖人住,佛常住靈山。
三、靈山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常住,故佛常住。

 

佛陀在靈山講的經典「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佛說法華三昧經」、「自化作苦經」等等

我們走訪「阿難尊者」的修行山洞。又到了「舍利弗」的修行崖洞,「舍利弗尊者(*1)」的崖洞,有一巧合──

該洞頂蓋,如同虎頭,有鼻有鬚,左右有雙翼,是不折不扣的「飛虎穴」。
而台灣草屯雷藏寺也是「飛虎穴」。
而我姓盧,盧是「虎頭人」也。
聞者嘖嘖稱奇。

我到了「靈鷲山」的佛陀說法台,說法台上,有人供奉佛陀金身乙尊,我趨前頂禮,獻了花,站立一旁。

「說法台」左右有抱,台在孤
之頂,佛陀面向主說法,是「迴龍顧主」的格局。 

佛陀禪定的石窟

 

常仁上師提起︰「我們佛前大供,常唸的『南無靈山會上佛菩薩』,現在就在這裡!」

這一句話一提,人人很冷靜,多看了荒山寂寂數眼,想一想佛陀當初說法,百萬人天的盛況,怎不令人感概萬千!現在呢!山石一塊塊的矗立,左右山的亭亭樹木猶如百萬人天,我在想,彼時熱鬧滾滾,此時淒涼難過!

內心一陣悲愴啊!

我們下山的時候,是從頻婆娑羅王修了那條石階而下的。另外「提婆達多」也就是從這個山頂拋石頭打傷佛足的地方。

想起「提婆達多」
(Devadatta),佛弟子都恨得牙癢癢的,「提婆達多」怎會這樣﹖佛陀早已成佛了,他居然認不清,還譭謗佛陀,不但如此,還想殺佛!

「提婆達多」真的很天真﹖
「提婆達多」真的很蠢﹖

但是,更蠢的是,還真的有很多皈依佛陀的僧人去跟隨他,那真是有夠笨!

 

「提婆達多」出佛身血處

 
那些年頭的人,真有夠笨!
但是,想一想啊!
這些年頭,這類的事仍然有,「提婆達多」也處處有,又有許多跟隨「提婆達多」的人。


耶穌有猶大。
釋迦牟尼佛有提婆達多。
我有‧‧‧‧‧‧。

這是自然現象,大家要知道,這娑婆世界,是名利世界,是殺戮戰場,弟子沒有殺我,已經是謝天謝地了,走過「拋巨石」的地方,感觸亂深的!

我們去看五百羅漢結集的山洞,這個著名的窟就是眾所週知的「七葉窟
(Sonabhandar)

一般說來,「七葉窟」只剩前洞,傳說後洞長達三公里,藏有無數珍寶,但用石門封住。壁上留有古梵文咒字,無人可認出。又傳說英人曾用巨炮轟門,卻只留下碗大的疤。

「七葉窟」 

「七葉窟」鳥瞰王舍城大地

 

蓮寶上師及蓮戒上師最會鬧笑話──
蓮寶上師說︰

裡面有羅漢在開會聽聽說些什麼?耳附石璧狀!

上師說︰

! 聽到了他們說肚子餓了要吃飯!

哈哈! 大家笑了!

竹林精舍是因為修建在竹林才得名的是頻婆裟羅王修建的該處已是稠密的森林並無真實的遺跡 

附近有一池塘是玄奘大師所說的迦蘭陀池塘」。 

佛陀曾在竹林精舍說了幾部經典 

玄奘大師的著作中說︰「竹林精舍王舍城的城北一里 

竹林精舍遺址 

另外我們也到了佛陀沐浴的溫泉常智上師蓮滿上師蓮緻上師親自上去看那三座溫泉 

我們也去看那蘭陀大學的遺跡---

印度天竺的那蘭陀在佛教及耆那教都是赫赫有名的 

我知道的是 

佛陀的大弟子舍利(Sariputta)是那蘭陀人 

佛陀也到過那蘭陀 

耆那教的始祖尼楗子是那蘭陀人 

摩揭陀國王的花園也在那蘭陀 

那蘭陀大學是西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開始興建的一直到西元十二世紀被入侵的土耳其人毀掉為止以其所遺下的地基推斷其原貌應為五層左右的建築已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一平方哩的範圍內有十一個龐大的建築地基有三百三十個大小房間其校園總面積是七哩長三哩寬是相當大 

那蘭陀大學所以馳名於世界是因為它有著名的學者和高度水準的教學 

佛教八宗之始祖龍樹菩薩那蘭陀大學的校長此事被記載於達羅那達的歷史中那裡的學生有萬人以上笈多王朝的國王(金樂)迦羅阿逸多以後尚有多位國王亦支持此大學 

玄奘大師在七世紀時到了那蘭陀大學」,他在那裡住了七年從當時的印度學者戒賢校長研究學習因明」、「聲明」、「醫方明和婆羅門得(口犬) …… 

玄奘大師的記載如下 

從此北行三十餘里至那蘭陀僧伽藍聞之耆舊曰此伽藍南蓭波羅林中有池其龍名那蘭陀旁建伽藍因取為稱 

是如來昔修菩薩行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悲憫眾生好樂周給時美其德號施無法厭其地本蓭波羅園五百商人以十億金錢買施佛佛於此處三月說法諸傷人等亦證聖果涅槃後未久此國先王(金樂)迦羅阿逸多敬重一乘尊崇三寶式占福地建此伽藍。……   

那蘭陀大學遺跡-1 

 在玄奘大師之後義淨法師在公元六七三年到了天竺在那蘭陀大學住下學習義淨法師認為那裡比丘的律儀生活是一切佛弟子的師表所傳授的課程有佛法也有印度教的思想哲學體系 

印度那蘭陀大學的校長第一任是龍樹接著有無著、「世親、「陣那」、「護法」、「戒賢」、「法稱」……。

我還要告訴大家---

西藏佛經有名的譯經者桑特羅克西達」(Shantara Kshita)是出自那蘭陀大學被西藏國王邀請至西藏後來死於西藏 

蓮華生大士(Padmasambhava)也出自那蘭陀大學被西藏國王邀請並在西藏建立喇嘛教是西藏密宗的始祖其影響之大是最偉大的 

據我所知那蘭陀大學的人才輩出 

達摩掬多金剛智」、「善無畏」、「阿底俠等等大學者也是由此大學 

想一想這些偉大的聖哲我們爬上爬下在遺跡上憑弔了一番想想昔日教學的鼎盛是何等情景不禁長嘆者再 

我們也走訪---

那蘭陀博物館」,有面有刻文朔像印章飾物陶器 

我在那蘭陀大學想念玄奘大師 

走在地基小巷……

這裡曾經有玄奘大師的足跡。……   

那蘭陀大學遺跡-2 

-----------------------------------------------------------------------------------------------------------------

() 以上照片取自網路, 若有侵權, 敬請告之, 自當速速拿下謝罪. 

(*1) 蓮生活佛於第一百二十冊文集佛王新境界文章裡寫著: 釋迦牟尼佛與我(蓮生活佛) 均回憶起兩千五百年前的趣事,一同吃飯,一同睡覺,一同沐浴,一同穿衣。」

蓮生活佛首次承認自己是「舍利弗」轉世出現於第一百八十四冊文集給你點上心燈祂說道:當年釋迦牟尼佛對自己智慧第一的舍利預言:「你未來成佛當名華光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3799757

 回應文章

龍頭工作室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靈鷲山, 那蘭陀憶聖賢
2010/02/25 17:20

哇、好詳細又好美的圖文+推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02-26 13:33 回覆:

龍頭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亦謝謝您讚賞

以後有空歡迎多來捧場

祝福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讚
2010/02/25 08:27

菩薩您好

這些介紹極為精采

 更重要的是也是法的見證

有歷史就有生生世世 有生生世世就有因果

但卻有人 認為死了   就一了百了

 此心之妙 不能了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02-25 13:58 回覆:

花仙子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菩薩說得是

因因果果何時了 就像歷史從沒有結束的時候

釋迦牟尼佛是法身無所不在 不是不存在的

 大部份的人以為祂早不存在了

只因人只有肉眼 而無其他四種眼

今日能有緣學佛當把握 當感恩 當傳佛慧命 當淨信無疑

活佛教導 當一個人心量打開 開到跟天一樣 才有資格擁有天眼

所以說擁有天眼 已經不是一般人 但離成道還很遠 可見佛的不可思議

與您共勉

祝福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山在, 人巳去
2010/02/24 20:18
這般的印度之旅, 是首善的選擇, 涵智慧、滌清淨的途程。昔百萬人前來聞道, 今千萬人入世修道行道, 何來蒼涼寂寞。您的照片難得, 稍少的人群, 敞懷的大觀, 只屬有緣的牽繫。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02-25 14:00 回覆:

Sir Norton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菩薩說得有理

昔日百萬人天成就  今千萬人修持 卻也蒼涼寂寞

只因佛陀的示範日微 真正懂得教理實踐的人不多

正所謂末世是也 吾等更應懺悔前非及發菩提心

以祈心光日明 照耀自己跟他人

照片得之於網路 本想是遊覽聖地 自然應是人多較好

但沒太多選擇 只好將就 也請您包涵了

祝福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思古之幽情
2010/02/24 19:43

俗客菩薩您好

過年隱居數日今天特地過來搶頭香

看這篇文章真的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是那麼真  那麼親近  那麼自在

這些都在佛經中體悟   今日在您這兒見到佛陀當年走過的地方

一股感動油然而生    自己彷彿就是佛陀當年身邊的弟子

那綠意盎然的樹林   那一望無際的稻田

真的好熟悉好感動

謝謝俗客菩薩分享好文

 水 羚 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02-25 14:01 回覆:

水羚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菩薩佛緣深重 當然會感動啦

靈山會上 百萬人天 想想看 現在在那裡

佛經上的聖地 多少人來遊覽  能夠觸景傷情 肯定也是靈山會上一員

還好的是佛陀的教法  還流傳著 這些法寶 等待有心人去修持成就

然而這一幕幕的熟悉的景物 除了讓我們緬懷佛陀及古聖先賢之外

我們更應該努力修持 以祈有一天也能明心見性 自主生死

證實佛陀人人有佛性的說法

與菩薩共勉

祝福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