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彌勒法門及慈心與真佛密法之關聯初探
2015/06/02 00:02:26瀏覽3138|回應7|推薦119

 

彌勒菩薩

本篇論文探討彌勒法門與真佛密法之關聯彌勒被稱為「慈氏」,有什麼特殊原因嗎?蓮生活佛與彌勒菩薩有何關係?彌勒貴為唯識派祖師,其法門有何奧妙?除了佛經上的記載,彌勒法門還有什麼沒為世人所知道?「慈心」是每位菩薩必修本篇論文中,作者為我們掲開彌勒法門與真佛密法的神秘面紗,精彩詳情,請欣賞『彌勒法門及慈心與真佛密法之關聯初探』:

***************************************************************************************

文∕國外博士學者[1]

 

摘要

本文以彌勒菩薩本生典故及蓮花童子與彌勒菩薩的因緣為引文,彌勒菩薩唸佛懺悔法門、唯識神變、微細法為主要論述,來說明彌勒淨土法門與真佛密法的殊勝彌勒的勸發菩提心與慈心悲憫眾生的偉大,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誓願,與真佛不捨一眾生、粉身碎骨度眾生的誓願,同樣令人讚嘆與學習,也同樣達到無上菩提的果德與境界。

 

Abstract

This paper, guiding with Bodhisattva Maitreya’s Jataka story & Lotus Bodhisattva and Maitreya’s relatioshipsdiscourses Pray to Buddha with repentanceConsciousness Convertion and Bodhisattva Maitreya’s Fine Dharma to illustrate outstanding views of Maitreya’s Pure Land Dharma and of True Buddha TantraMaitreya advises the public to have bodhicitta and compassion which is greatThe vows of great compassions and of Pure Land escorts for not giving up a being between Maitreya and True Buddha Lien Sen are not only admirable and worth learning but also achieveing supreme bodhi and Buddha realm

 

1.緒論

 

彌勒菩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為「慈氏」,又稱阿逸多音譯梅呾利耶,佛陀時代出生於南天竺,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婆羅門家,出生時已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隨佛陀出家修行為人樂道的故事有彌勒菩薩得佛授記,而且於佛說經後十二年入涅槃上升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兜率天」內院,為補處菩薩,待天壽四千(人類五十七億六萬年)盡,人壽八萬四千歲時下生裟婆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龍華三會將度化兩百八十二億的眾生成就佛道另一有趣典故是佛陀交代大迦葉尊者保管彌勒菩薩的金縷袈裟佛陀涅槃後,尊者捧著佛陀所託付的金縷袈裟進入雞足山入滅盡定,肉身不壞,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後再轉交給彌勒佛,這是佛陀的囑咐與預言[1]

彌勒信仰有所謂六經五論[2],菩薩也是唯識派的祖師,然而,彌勒菩薩何以被稱為「慈氏」?只因為菩薩不食肉嗎?還是另有原因?彌勒菩薩除了「兜率天」淨土之外,祂下生成佛也創立人間淨土嗎?祂的佛法跟真佛密法是否也有類似之處?這是本文想要探討的。本文以彌勒菩薩歷史典故為前導,蓮花童子與彌勒菩薩的因緣為引線,彌勒菩薩唸佛懺悔法門、唯識神變、微細法來說明彌勒淨土法門與真佛密法的殊勝,彌勒的勸發菩提心與真佛的教導亦無二致,慈心悲憫眾生與六度萬行更是每位菩薩必修菩薩發心與修行時機雖然因緣不同,但是慈悲眾生與勸世修行往生淨土的理念是一樣的,本文文末將以幾個感應故事作為彌勒菩薩的慈心觀成就說明,雖然不是彌勒菩薩本人,但亦足以證明成佛菩提非慈沒辦、非悲不成、非願無以遵行非行不能證道的原理了

 

2. 彌勒菩薩的歷史典故

 

2.1菩薩的本生故事

 

彌勒菩薩的本生故事,出現在好幾本經典中,除了《賢愚經》〈卷十二〉的典故之外,還有《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及《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等,經裡描述彌勒菩薩相好清淨,容貌莊嚴,見如來端正殊妙,諸根寂靜,心生淨信,發願未來世也能夠成就如是功德之身。彌勒菩薩之所以稱為「慈氏」,一般認為祂慈悲眾生不食肉,除了《切智光明仙人經之外《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也說:「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

切智光明仙人經》內提到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前,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以慈心及四無量法教化眾生,當時佛陀正演化《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若有聞者,即得超越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最後必將成佛。當時國中有一婆羅門,名字「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閱群經,了通世間諸技藝。知道佛陀演經,以世間一切義論,詰難佛陀而未勝出,乃發心皈依,發願誦經,成佛名仍稱「彌勒」。

於是「一切智光明」捨家入深山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持誦是經,一心除亂,但當時國王荒淫無道,大自然也召感致使時序荒亂,大雨滂沱,洪水暴漲,仙人已七日不得食,命在旦夕,法幢將崩。當時山中有五百白兔,兔王母子二兔,告諸兔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眾生愛身,空生空死,不如為了無上大法久住世間,犧牲小我來得有價值,說完之後,仍諄諄善誘、教誨諸兔

 

凡我畜類,若聞一佛名,永離三惡道,不生八難處,聞法修行者,生生常值佛。深信法不疑,皈依賢聖僧,持戒無瑕者,如此速成佛,必至涅槃地,常受無上樂。

 

         當時山神、樹神聽到兔王一席話,非常感動,即為兔王引燃薪木,一時大火沖天,燄光四散,兔王母子先後投火自焚,以身命供養法師令法久住。然而,仙人聽到樹神說肉已熟,法師可以取用之時,悲慟得無法言說,將《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書寫於樹葉上之後說:「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說完又發願:「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之後,自己也投火自焚,了結自己的生命。

      釋迦牟尼佛說完此故事,聽者諸菩薩無不動容,由於白兔母子以身供養,佛陀才能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就是精勤為法之故。一切智光明仙人經》裡說明白兔母子即是佛陀與羅睺羅,一切智光明仙人即是彌勒菩薩,五百群兔即是五百比丘,二百五十山樹神即是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當時的千國王即佛陀時代的跋陀婆羅等千菩薩是,而千國國土諸人民聞經者,即是從佛陀出世至樓至佛的得道者。

還有,根據《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於過去十無數劫前,有佛出世,號「焰光遊戲妙音自在王如來」,當時有一婆羅門子「賢壽」,相貌圓滿,因為見佛歡喜,發願成佛道,當佛陀以足蹈其身時,賢壽證得無生法忍,得諸大神通。賢壽者,即彌勒菩薩是,由於菩薩以善巧方便安樂之道,積集無上正等菩提,這是另一則彌勒菩薩的本生典故。

 

2.2菩薩於中土應化的傳說

 

彌勒菩薩下生的傳說,在中土歷史中較有名的有兩則。其一是南北朝時,彌勒菩薩在中國轉世為傅大士,即是南朝的傅翕(西元497569年),字玄風,號善慧,人稱傅大士或東陽大士[3]。傅大士是佛心天子梁武帝的老師,一日,皇帝升座講經,公卿大夫均起座迎請,唯大士端坐不動。大夫中丞問道:「大士何不站起?」士曰:「法地若動,一切不安。」由此得知大士來歷不小。而在大同五年,大士又入京都。武帝請大士講《金剛經》,大士以佛性接引皇帝,升座揮案一拍便下座,奈何武帝不知其意,驚愕不已。志公問曰:「陛下會嗎?」帝曰:「不會」志公道:「大士講經已畢。」大士留有名禪詩:「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如水銀瀉地,顆顆皆晶瑩剔透。又在臨終前,對人說:「我從第四天來,為度眾生故,汝等慎護三業,當精勤六度,行懺悔法,免墮三塗。」大眾才知大士所指。

還有一種傳說,唐末五代後梁時,彌勒菩薩曾轉世為布袋和尚(西元?─917年),生於浙江明州奉化縣,他的俗家姓名不詳,而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4]。布袋和尚總是滿面笑容,雙耳垂肩,坦胸露腹,肚大能容,常常手持著錫杖,肩揹著大布袋,四處啟化世人。後梁貞明二年三月,布袋和尚圓寂於岳林寺,臨終前說一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此契此即為彌勒菩薩化身的說法便廣為流傳。

 

3 蓮花童子與彌勒菩薩的因緣

 

談到蓮花童子與彌勒菩薩的因緣,大眾恐怕認為是神話,不過,這聽起來像是神話的背後確有玄機。蓮花童子在未下生裟婆之前除了在真佛海會受阿彌陀佛付託之外,也下降魔天與魔王論道及下降兜率陀天面見彌勒菩薩,得彌勒菩薩開示說法,蓮生活佛於文集「幽靈湖之夜」〈次降兜率陀天〉中,如此形容降兜率陀天:[5]

 

「兜率陀天」是六欲天中的第四重天,在夜摩天之上,此天喜行善作樂,所以又名喜樂天。「兜率陀天」分內院外院,住外院者,壽命四千,住內院者,其壽量無限制。在未來世,水火風三大災難,對兜率陀天的內院無法有任何損害。此天內院又分四十九院,四十九院中有一「說法院」,正是彌勒菩薩的說法處,蓮花童子與彌勒菩薩有甚深的緣份。因為蓮花童子下生人間娑婆,成為紅冠聖冕金剛上師蓮生尊者,這頂「紅冠」正是彌勒菩薩親手戴上。這兜率陀天內院,全是摩尼造成,可以說是無量光域。

 

蓮花童子看到的彌勒菩薩不是笑臉大肚的形象,而是頭戴寶冠,寶冠中有一寶塔,寶塔有舍利光,其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華,蓮華上有寶瓶。左右戴寶珠,相貌莊嚴如佛,坐於千葉蓮座之上。同時,也看見其法座旁,置放一頂「紅冠」,閃閃放光。彌勒菩薩笑盈盈的歡迎蓮花童子,並說將來蓮花童子下生裟婆,遍歷三教,在禪定中又回到兜率陀天,便將此紅冠為蓮花童子戴上以為印證。此時,與會天人皆認為娑婆世界,人心乖離,邪師甚眾,禪定中回兜率陀天是件困難的事。然而,彌勒菩薩卻說:

 

不難,蓮花童子下生,少小立志修道,中途會得聖者教化,釋尊將給授記,其未來將成佛。蓮花童子原是西方淨土摩訶雙蓮池的光明化生,慧根深厚,奉仕大日如來,其濟度的眾生甚眾,說法行化,其法緣介於釋迦牟尼佛及我之間,將來禪定回兜率陀天,不會困難。

 

此時蓮花童子誦偈讚菩薩,而菩薩旁的紅冠竟然大放紅光三回,冠上五色珠寶皆放五色大光華,成一弧度灌頂蓮花童子,然後再冉冉上昇,自動飛向蓮花童子,繞蓮花童子三圈,再飛回原處。眾聖者見此光景,皆讚嘆蓮花童子,法緣果然深厚,紅冠找著了主人。

果然,蓮花童子下生裟婆,一如彌勒菩薩所預言,禪定功深,多次進入彌勒淨土得菩薩教導,即使蓮生活佛年輕學法時期,得到三山九侯[6]先生的教化,彌勒菩薩亦是其中一位。還有,《彌勒下生成佛經》中,當來下生慈氏龍華樹下成佛之神通威德是由舍利尊者問佛,而佛陀廣為宣說的,蓮花童子降生的蓮生活佛盧勝彥乃舍利尊者[7]轉劫再來,足見蓮花童子與彌勒菩薩的因緣深厚,法緣非常殊勝。

 

4.慈心、菩提心、彌勒法門與真佛密法之關聯

 

4.1彌勒念佛法門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裡描述彌勒淨土的美輪美奐,吸引著無數的佛子發願往生彌勒淨土。佛陀於經裡說明滅度後,眾等弟子,若精勤修諸功德,堅持諸戒,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禪定入眾三眛,讀誦經典,這樣的人,雖沒有斷結,若嚴守此六事修行法及至心皈依並修以下之行,命終之後即得往生彌勒淨土:

 

念佛形象,稱彌勒名…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8]

 

往生之後,蓮華化生,得以面見彌勒菩薩,於禮拜後,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並穫菩薩依個人宿緣為說妙法,不退轉於無上佛道。亦即聞名禮形,以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等供養,禮拜、繫念菩薩,命終之時即得彌勒菩薩放光接引至彌勒淨土,因而有彌勒淨土法門是易行道的說法。

這是釋迦牟尼佛的以密弘顯,道理淺顯明白,然而其中的密意卻隱而不宣。彌勒菩薩貴為唯識派的祖師,又是佛陀授記接衣缽的大權神王佛,其法門自然也極為殊勝,只是不為世人認知而已。

 

4.2 彌勒菩薩的唯識神變

 

相傳無著論師入定上昇兜率天內院聆聽彌勒菩薩教誨,因而有論師回來弘揚《瑜珈師地論》的傳說,該論也是唯識的基本大論。關於彌勒菩薩度眾的唯識大神變,蓮生活佛盧勝彥於2014年春節彌勒菩薩護摩大法會[9]開示中說:『彌勒菩薩的修行跟別人不同。釋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依照其法教,祂有講小乘、大乘跟金剛乘。以小乘來講,是指「聲聞乘」,就是「一切有部」跟「經量部」, 這都是屬於小乘。大乘就是屬於「中觀派」跟「唯識派」。「中觀」是從龍樹菩薩開始,「唯識」是從彌勒菩薩開始。』然而,彌勒菩薩並非只講「唯識」,祂還說了其他,活佛說:

 

其實彌勒菩薩不是只講「唯識」,仍然是有 「中觀」在裡面。其中有兩個派,一個是「自空派」,一個是屬於「他空派」。所謂的「自空派」是講龍樹菩薩依照「中觀」的理論,將一切處理得相當好的時候, 在那個時候,空性自然顯現出來,這是龍樹菩薩的「自空派」。彌勒菩薩傳的無著菩薩講的是「他空派」,除了自己的如來藏以外的,全部都是空,破除一切的空跟頑空。但是彌勒菩薩的「唯識」,唯有如來藏識,是屬於「明性」的,明就是光明,明性就是光明的佛性。在龍華三會當中,彌勒菩薩只要放一道光,唯識的如來藏光出來,在所有眾生的心中,只要一閃耀,所有業障全部清淨;只要一聲「南摩不達耶」,就全部上昇到佛國淨土,一下子全部度光。(眾鼓掌)

 

可見彌勒菩薩度眾之快速與利害,眾生的業障在一那之間全部消除,變成清淨的佛性,大眾一起化為般若光飛昇淨土,那種場面是非常壯觀的。

 

4.3彌勒白雲觀與大轉法輪觀

 

在真佛密法裡面,也有彌勒淨土法門,這是蓮生活佛以顯弘密與慈悲,方便有志弘法濟世者,或發願追隨彌勒菩薩,將來隨彌勒菩薩下生度眾成佛者修習。舉例來說,活佛於文集《密藏奇中奇》〈彌勒白雲觀〉[10]一文中透露了玄機。此密法以「身、口、意」三密相應彌勒淨土,身體結彌勒菩薩手印,口持彌勒菩薩咒語,意念觀想彌勒菩薩,行者住彌勒菩薩的心間,與彌勒菩薩融合,自性與佛性無分無別,進入彌勒淨土的三摩地。得彌勒菩薩賜加灌頂授記。

此法修成,其飛騰變化非常可觀,活佛於書中如此描述:

 

此人的天心處,會有白光射出,而白光之中會有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就是道家的「元神」,神道的「真人」,密宗的「活素」,佛家的「識」…,這個小孩能放光,能到彌勒內院。將來往生,彌勒菩薩在白雲之上,向小孩一招手,密宗行者端身正坐,天心白光一閃,光照諸天,小孩可以在白光中,直接飛去。

 

      不但如此,若修「彌勒白雲觀」成就,也會有天眼通,可看穿遠近的東西,甚至觀察天上的天宮,可以看見天上界的天人來來往往,其宮閣亭台,無所不見。

      還有,「大轉法輪觀」[11],蓮生活佛於書中透露,密宗上師於光明定中將自己意識力的法力融入五佛五智當中,自知五相均無,祇是出現了微妙的「堅固」「潤濕」「火炎」「虛空」「微風」之五大性,互相混合,產生了「大法輪」的景相。而大法輪等於十方世界,十方世界亦等於一個大法輪,十方就是歸於一,一歸於十方。大轉法輪須依「以幻修幻」,「譬加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等口訣去修持,明白自身是幻,觀想亦幻,就像是以木鑽木取火一樣,到臨界點時火出木盡,最後木頭燒盡,火也沒了。

      活佛認為,「大轉法輪觀」,如同華嚴十玄門的「法界圓融無盡的境界」,也即是「法界圓融觀」。正是彌勒菩薩的:「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

      真佛密法將佛理化為實際修行的法門,理與事圓融,無分無別,活佛的教化與彌勒菩薩的教理毫無二致,謹以此二例為證。

 

4.4彌勒微細法門

 

蓮生活佛得到彌勒菩薩的開示甚多,關於法門方面也不少,活佛於〈次降兜率陀天〉一文中提到彌勒菩薩講解「微細法」[12],此法實際上是「止觀」法,是止息妄念,以達到「觀諸法空」、「觀諸法假」、「觀諸法中」的智慧,菩薩說明如下:

「一個人修了定,修止觀,會了知一切法皆由心中所生,一切身體因緣莫不是一時聚會而已,由此而知空,這叫『體真止』。到了最後,上不見佛果,下不見眾生可度,這是由假入空觀的修法。如果永遠住此觀,即墮聲聞及辟支佛之地也。因不見眾生可度,不能發菩提心,心亦不喜樂,如此雖有定力,但,不 見佛性。」

「一個人修了定,由定得空,由空得慧,便知世上一切法,全部是假,猶如幻化而不實,祇是產生見聞覺知之相而已,差別有大大不同,修行的人 但能在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分別眾生的諸根。這是從空入假觀的修行,所得的是方便隨緣止,到此境界,是有智慧,能說法,有法眼,雖見佛性,但不明 也。」

「一個人修定太過,會成了一切皆空,若一個人修慧太過,會成了一切皆假,所以定慧之學要習『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要知道心性是非真非假的,非空非有的,也就是雙照二諦,心性通達中道。若住此觀,則得佛眼,一切種智,定慧力相等,了了見佛性。」

活佛於另一本文集對空觀、假觀、中觀作了深入的分析[13]

「從假入空觀」,由於一切諸法皆悉空寂,變成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也無為,雖定力夠,但入「頑空」。即上無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

「從空入假觀」,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能利益六道眾生,化種種佛法,因智慧力多故容易執其一,雖見佛性而不甚明了。

「中道正觀」: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真假之心。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定、慧等持,了了見佛性。

在佛法的領域裡,天臺宗有所謂的「圓融三觀」[14],也就是:修空觀,破見思惑,證一切智,得般若德。修假觀,破塵沙惑,證道種智,得解脫德。修中觀,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得法身德。禪定中,三觀要先觀空,看一切物皆是空的。再用假觀,雖知其是空,但在空中建立一切修法,這就是在空中修假身,至於明知是空是假,但不著萬法,不毀萬法,這就是中觀了。不管是一切智觀空、道種智觀假、一切種智觀中,到最後三智會一起出現,變成「即空即假即中」[15]

以上的「微細法」,事實上早已融入真佛密法的修行,於一日一修或一日多修中,行者於正行禪定時,須要先觀空、念觀空咒,於空中昇起佛性種子及本尊,作本尊入我我入觀,將一切的空性及假性,流入法性之中,於萬境不染萬境,真性常自在,也就是於空離空,於假離假,自性清淨了。活佛認為「圓融三觀」的口訣全在「一心」上面,「空、假、中」全融入一心之中,各種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於一心中全部破除,各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從一心中昇起,各種德「般若、解脫、法身」於一心中成就。要一面觀空,也要一觀假,由雙觀而顯出中道的意義,「一心」之中歸於零, 由此得知彌勒菩薩唯識法門跟真佛密法是息息相關的。

 

4.5彌勒菩薩勸發菩提心

 

還有,彌勒菩薩除了為活佛戴紅冠印證之外,諸多教誨之中,有一次是較為特別的。一日,活佛至彌勒菩薩處聽法,菩薩說:[16]

 

所謂佛法者,唯供養法而已!

 

此時眾菩薩愣住。接著彌勒解釋:

 

佛法為利益眾生而設,而利益眾生最直接的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即是精進、佈施。
法施即是禪定、智慧。
無畏施是持戒、忍辱。
此三種供養法已包含「六度」,再化為「六度萬行」。這就是大悲的菩提心。

 

         彌勒菩薩還教活佛,供境、供者、供物,悉如幻無實,雖有顯現,而體性為「空」,這在活佛的法教裡稱為「三輪體空」,也就是無供養者,無供養物、無供養之境,如此可以將一切歸於空性,不會執著功德之有無。

         六度萬行,彌勒菩薩於久遠劫以來皆如是行,正如《大寶積經》[17]內彌勒菩薩自己的偈言:「願我所施物,不假功用生,觀察了知空,具施波羅蜜。持戒無缺減,得佛淨尸羅,以無所住故,具戒波羅蜜。忍辱如四大,不生分別心,以無瞋恚故,具忍波羅蜜。願以身心力,發起大精進,堅固無懈怠,具勤波羅蜜。以如幻如化,及勇猛精進,金剛等三昧,具禪波羅蜜。願證三明智,入於三脫門[18],了三世平等,具慧波羅蜜。諸佛妙色身,光明大威德;菩薩精進行,願我皆圓滿。」由於知無所得,故願意佈施且無執功德。如明鏡般守護戒律,不被外境所轉,故持戒無缺,由於無分別不生瞋恚,故圓滿忍辱行,堅固無懈怠,故精進不懈,能夠禪定入金剛三昧地,三世平等慧昇起,證三明智,入於「空、無相、無願」的解脫境界。彌勒菩薩勸發菩提心的用意,於經典中顯露出來,及於菩薩與活佛開示中宣講出來,在在處處,時時刻刻,其慈悲憫眾的心懷,非常令人讚嘆。

 

4.6慈心觀—菩薩的功課

 

彌勒菩薩慈悲眾生,不忍食眾生肉,固然是菩薩名為「慈氏」原因之一,然而,並不僅於此,佛陀於《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19]中解釋每個人都有分別心,也有我所見,如果修慈的話,將常得六種梵天之福但是如果連分別、我所見都捨棄,則名為「廣大之慈」。那麼以前世種種的罪障,將得以除滅,不久之後當證無上菩提!此經教導,其實所謂的分別心與我所見皆是如幻如化的,因為「一切諸法,體相微細,皆悉空寂」,「一切眾生,性空無我,如夢如幻」,及「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性皆空本無有我」之故。

彌勒菩薩過去問佛很多問題,但是佛陀說就以這個問題問得最好,什麼問題呢?就是菩薩問怎麼樣才能「少用功力,安樂無倦,而能速證廣大佛法?」怎麼樣可以「在生死中,不受無量眾苦逼迫,於諸佛法速得圓滿?」也就是能夠安樂毫無倦容,沒有眾苦逼迫,事半功倍地就可以速證廣大的佛法。佛陀說:

 

佛子。若有眾生。為求菩提。而修諸行。願常安樂者。應修慈心以自調伏。如是修習。於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羅蜜。速能逮及諸忍之地。速得圓滿無上正覺。

 

      佛陀說的就是「慈心」,而且,這是所有菩薩都應修持的,佛陀說:「一切菩薩,皆應如是修習慈心。」彌勒菩薩問佛陀的就是累世自己修的「慈心」,所以佛說:「汝以修慈,名為慈者。」

         事實上彌勒菩薩修行明心比釋迦牟尼佛還早。無量劫前,裟婆世界「底沙佛」住世時,彌勒菩薩及釋迦牟尼佛均是「底沙佛」弟子,然而底沙佛觀察兩位弟子,發覺釋迦牟尼佛的眾生緣比彌勒菩薩早成熟,禪定時加持釋迦牟尼佛,讓祂越九劫,先彌勒菩薩而成佛,此事記載於諸多經論之中[20]

彌勒菩薩修行雖然比釋迦牟尼佛晚成佛,但是卻不必如佛陀苦口婆心說法49年度眾生,祂只須以唯識的法力便可以度無盡量的眾生。這方面,蓮生活佛盧勝彥可以作證,活佛於〈彌勒菩薩的慈心三眛光[21]文章中提到於入「摩他」,心中充滿寧靜與喜樂,無法用語言與詞句來形容,一切功能及極限都可以超越,非世俗可以想像。

正在此時,活佛感知到一種輻射線,條條黃金光束,橫遍十方,窮豎三際,沒有界限,無邊無際的。此時,活佛的心沿著黃金光束而上,祂只能如此形容,光有一種吸引力,心被吸引力吸住,自動的到了彌勒淨土。

所以,活佛就在彌勒菩薩的慈心三眛光指引之下上昇了彌勒淨土,與彌勒菩薩再一次討論佛法。這一次的討論,活佛問誰可以解釋佛經?《楞伽經》、《華嚴經‧十地品》主旨是什麼?《金剛經》主旨是什麼?…等,精闢的問答讓弟子及善信很快就可以抓住經典的要義,學佛上事半功倍也。

 

4.7成就者的慈悲心懷

 

談到「慈心觀」的印證,底下有一則故事剛好可以彼此為證,算是慈悲的蓮生活佛與彌勒菩薩為「慈心觀」在裟婆世界留下了明顯與動人的註解:

真佛宗釋蓮耶金剛上師於「該聽哪個老師的?[22]文章裡提到2009年他在西雅圖受訓時,第一次個別求法,求的是「彌勒菩薩」的灌頂。而活佛看到上師求彌勒菩薩灌頂,就說上師跟彌勒菩薩的確很有緣。

上師與彌勒菩薩如何有緣?時間回2007年的12月,那時上師剛剛修法相應不久,有一天上師於禪定中見到了彌勒菩薩。菩薩對上師說:

你終於看得到我了。我等你很久了。」

當時上師問:「你是誰?為什麼要等我?菩薩說:「我是彌勒菩薩,你轉世前的上師,不過你不記得了。我要教你一個以前你就學過,但是沒學好的心法。」上師說:「不好意思,我真的不知道你是誰,還有你跟我的關係。不過,我現在的上師是蓮生活佛,他書上寫過,他跟你是很熟的好朋友,他轉世前也去過彌勒內院。能不能拜託你,先去找我的上師蓮生活佛,然後,請他准許你教我,或者,請他帶你來教導,不然,我不敢學你的東西。」菩薩笑一笑,說:「看來你師父比我會教你,他比我懂得教你,不錯不錯。」後來就離開了。

隔年,也就是2008年下半年,有一天早上,上師要載住在隔壁的師姐去上班(現在的蓮質法師),然後上師去學校教書。(上師當時是臺灣南部一所大學的助理教授)

她看到上師一臉很高興的樣子,問上師為什麼一大早這麼高興?上師拿了一本經書給她看,《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這是「慈心觀」的修法,由佛陀與彌勒菩薩對話記錄下來的,上師說

『師尊半夜來教我學「慈心觀」,是以這部經作為教材。』

2009215日阿闍梨灌頂當晚,上師已經當面請示過,的確是活佛以「慈分」教導「慈心觀」)

活佛還說:「這個以前你的師父教過你,轉世前的上師教過,可是你修得不好。現在我來教你怎麼修。」

以上這幾段對話是彼此印證的,也就是彌勒菩薩的確是蓮耶上師的前世上師,而活佛教的「慈心觀」,出自《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彌勒菩薩想教導蓮耶上師的就是「慈心觀」,因為當時菩薩教過,可是上師沒學好。活佛跟彌勒菩薩佛陀時代已熟識,現代也是好朋友,彼此都學習了「慈心觀」也都已成就。

慈心觀既是每位菩薩必修,如何知道活佛已成就呢?讓我們來看一則故事。幾年前在某國有一大地震[23],很多人被活埋而喪生,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在被活埋了二十六天之後被救了出來,人們不相信,二十六天沒有水、沒有食物怎麼活?想不到小朋友說:「渴了,飲雨水滴入夾縫的小水滴。餓了,快暈了,眼前現光,一位白髮長鬚的老翁,給我食物吃,所以能活下來。記者睜大眼睛:「你餓暈了,出現幻覺。」 小朋友說:「真的。」 記者說:「難以置信。」 這件事被報導出來了,有的人,嘖嘖稱奇,有的人根本不信。這種事,學科學的,學醫學的,站在他們的角度,是毫無根據的。然而,佛學是圓滿的,也是無缺的,由理智信,由實修成就,蓮生活佛可以為大家的榜樣,為人天的大導師。

 

5. 結論

 

彌勒菩薩之所以稱為「慈氏」,除了慈悲眾生不食肉之外,勸發菩提心,無我所見及無分別,行廣大之慈,如此始能速證菩提。佛陀於經中說明「慈心」是每位菩薩必須修持的,菩薩六度萬行,在彌勒菩薩的觀念中,一切均是供養法,能夠無分別、無我所見即能快速圓滿菩薩行。這體現在蓮生活佛的六度萬行之中,而活佛也是如此教導弟子的,可見要速證菩提,宜速尋明師,由明師教導口訣心要,速成佛道就有希望。

再者,彌勒菩薩亦開示唯識與中觀的觀念,修定、修慧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必須定慧等持,雖知萬法畢竟空寂,但能於空中修假、假中修空,雖是空、是假,只要能夠,於空離空,於假離假,息二邊分別,觀心性非空非假,行於中道正觀,則了了見佛性。真佛密法的修持,蓮生活佛亦將此智慧融於修法儀軌之中,行者只要依真佛密法認真修定、修慧,遲早也能夠解脫煩惱,超凡入聖可期,彌勒菩薩說得好:「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真佛密法的修持正是帶領大家入佛智慧的偉大法門,眾生宜珍惜此殊勝的法緣,速速請法,大眾同圓種智,共證菩提。

 

 

致謝:本文之寫作承蒙釋蓮耶金剛上師諸多觀點與網路文章的啟示,雖說網路文章論述上稍嫌薄弱,不過,啟發善念與勸修的理念是一樣的,作者在此表達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彌勒菩薩


[1]大正藏卷四《賢愚經》〈卷十二〉。《賢愚經》,全稱《賢愚因緣經》。十三卷。元魏慧覺等翻譯。

[2]彌勒六經五論,六部經為《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彌勒大成佛經》、《彌勒來時經》、《彌勒受決經》與《彌勒下生成佛經》;五論稱為「慈氏五論」,《瑜珈師地論》、《分別瑜珈論》、《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及《金剛般若經論》。

[3]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風,號善慧。 《續高僧傳》稱傅弘,又稱善慧大士、魚行大士、雙林大士、東陽大士、烏傷居士。東陽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人。

[4] 契此,五代後梁時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今浙江寧波奉化)人。因常背負一隻布袋開口而笑,又稱布袋和尚。 《宋高僧傳》最早記載契此生平,說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

[5]蓮生活佛文集第76冊「幽靈湖之夜」〈次降兜率陀天〉文章。

[6]蓮生活佛於文集第120冊《佛王新境界》〈三山九侯的真面目〉文章裡說出教法三年隱形靈師的名諱,其來歷非凡,祂們不是一位,而是十二位佛菩薩,即是頂頂大名的釋迦牟尼佛法、報、應三身與五佛四菩薩:

三山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報身佛……盧舍那佛。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九侯(即是胎藏界中台九尊):一、中央大日尊……遍照金剛。二、東方寶幢如來……福聚金剛。三、南方開敷花如來……平等金剛。四、西方無量壽如來……清淨金剛。五、北方天鼓雷音如來……不動金剛。六、東南普賢菩薩……真如金剛。七、西南文殊菩薩……吉祥金剛。八、西北觀世音菩薩……正法金剛。九、東北彌勒菩薩……迅疾金剛。

[7] 蓮生活佛文集第212冊《盧勝彥的機密檔案》〈舍利弗檔案〉。

[8]此敘述於《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彌勒菩薩慈悲眾生,只要稱名唸佛號,受八關齋戒,發大願心,行慈、悲願,發喜、捨心,淨化身、口、意業,即可往生彌勒淨土。

[9] 蓮生活佛2014131彌勒菩薩護摩大法會開示。

[10]蓮生活佛文集第68冊《密藏奇中奇》〈彌勒白雲觀〉文章。

[11]蓮生活佛文集第68冊《密藏奇中奇》〈大轉法輪觀〉文章。

[12]蓮生活佛文集第76冊《幽靈湖之夜》〈次降兜率陀天〉文章。

[13]蓮生活佛文集第80冊《佛王之王》〈中觀〉文章。

[14]依照天台宗的法統所載,天台初祖是印度龍樹菩薩,二祖是北齊禪僧慧文,他讀龍樹『大智度論』、『中論』時,見『三智在一心中得』及『三是偈』的思想,領悟出『一心三觀』,奠定此宗禪觀的方法 ,並以此授三祖慧思。慧思從北齊來到南方,提倡『教禪並重』的新路向。四祖智顗進一步依據『法華經』的精神,在『一心三觀』上,提出『圓融三諦』,豐富了天台宗的理論,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天台宗學說。

[15] 蓮生活佛第51冊文集《無上密與大手印》〈止觀雙運〉。

[16]蓮生活佛文集第222冊《逆風而行》〈小偷來偷彌勒菩薩〉文章。

[17] 《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大寶積經》,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18]願證三明智,入於三脫門」,三明智慧為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是證阿羅漢的智慧;三解脫門,俱舍論》〈卷二十八〉曰:「三解脫門乃依無漏之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而入,此三昧猶如門戶之能入解脫,故稱三解脫門。」新譯仁王經中曰:「位三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此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

[19]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收錄於《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0, No. 306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等奉 制譯。

[20]依《俱舍論》〈卷十八〉記載,釋尊於過去世三阿僧祇劫修行成滿後,更勇猛精進修行百劫相好業之際,適逢底沙佛坐於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於常,遂專誠瞻仰,翹足而立,經 七日七夜而不倦怠,淨心以妙伽他讚彼佛云:「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由此,乃超越九劫,而以九十一劫成正覺(大正藏經》,Vol. 29, No.95)另,《佛本行集經》〈卷四〉、《大智度論》〈卷四〉、《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九〉亦有類似論述。

[21]蓮生活佛文集第235冊《虛空來的訪客》〈彌勒菩薩的慈心三眛光〉文章。

[22]蓮耶金剛上師文章網址:http://blog.yam.com/BlogIndex.php?BLOG_ID=silentkeeper&search=%E9%82%84%E6%98%AF%E7%8D%85%E5%AD%90%E5%90%BC

[23]蓮生活佛文集第223冊《殊勝莊嚴的感應》〈化身為白髮老翁〉文章;http://www.tbsn.org/chinese3/news.php?cid=23&csid=232&id=8814

***********************************

[1]  作者是國外著名博士學者,基於網路資料保密原則,作者的基本資料不在本文公開。本篇論文已於201552日真佛宗學術論文發表會上發表感興趣的讀者,請與「中國真佛宗密教總會」連繫,謝謝。

 

彌勒菩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23522330

 回應文章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彌勒菩薩無能勝
2015/07/19 01:01

問候俗客菩薩安好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譯為「無能勝」,「慈氏」,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住於兜率天,晝夜六時說法,因此稱念彌勒菩薩名號的功德利益亦非常殊勝深廣。
祝您法喜

水 羚 祝福

 

讚

 

Beautiful_Flowers___Mountain1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5-07-30 00:08 回覆:


謝謝水羚菩薩來訪問好

阿彌陀佛

彌勒菩薩與佛陀及蓮花童子彼此的因緣都非常深厚  有時是同修  有時是師父  有時又是弟子  可見要成就一定是結累世的大善因緣才可能的  彌勒菩薩在都史天教化講經  也非常多善信法師發願往生彌勒淨土  唸彌勒宏名功德甚大  如果能勤快坐禪  觀心念  直至無分別心  往生彌勒淨土就有希望

祝您法喜如意

俗客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8 19:27

蓮悅上師講解繞佛塔涵義


湯姆士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13 18:19

幾度到大陸旅遊

一進寺院經常是彌勒菩薩橡

大概是笑口常開

與眾生先結個善緣吧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5-06-14 10:17 回覆:

謝謝城南菩薩來訪

阿彌陀佛

是的  笑口常開讓人歡喜

又是中國人面孔  自然有親和力

誰恭敬禮拜  供養  懺悔業障就跟祂有緣了

祝福您喜樂迪吉

俗客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07 09:49

《真佛宗》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 將於6月7日(星期日)PM 3:00 在〈彩虹雷藏寺〉主持 「文殊師利菩薩護摩大法會」,賜授「文殊師利菩薩法」灌頂;講授【大圓滿九次第法】。
【TBSN央金卓瑪 編輯整理】
【文殊師利菩薩 法相簡介】
「文殊菩薩」一頭二臂,右手利劍,左手青蓮華,青蓮華之上有梵篋,文殊菩薩騎獅子。
【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寶貴法語開示--文殊師利菩薩 的來歷及殊勝】
「文殊師利菩薩」梵名Manjusri,漢譯有文殊師利、曼殊師利、妙吉祥等名。是大乘佛教中最以智慧著稱的菩薩。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脇侍。由於祂在所有菩薩中,是輔佐釋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文殊菩薩」在胎藏界,佔中台八葉院西南位文殊院主尊。在金剛界曼荼羅,坐賢劫十六尊中北方第一位。
「文殊菩薩」也是專掌智慧門,是智慧第一的菩薩。
其名稱有「文殊師利、曼殊師利、文殊寶利、妙吉祥、妙音、普首、敬首、妙德、濡首、敬首等等。」
這位大菩薩與普賢菩薩是為釋迦牟尼佛的脇侍,文殊菩薩掌「智慧門」,普賢菩薩掌「理智門」。
在過去世中,文殊菩薩曾為七佛之師,是已成佛,其尊稱是「龍種上尊王佛」,其密號是「吉祥金剛」或「般若金剛」。
蓮生活佛認為,文殊菩薩有大祕密,其最高的無上成就原是「佛」,其法廣大無邊,是為佛之師。
依照佛教經論所載,文殊師利還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稱他為「三世佛母」。
在佛陀時代,「文殊菩薩」的法力周遍娑婆,經常出現的「華嚴三尊」,中央就是南摩本師釋迦牟尼佛,右邊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左邊就是普賢菩薩,叫做「華嚴三尊」。釋迦牟尼佛知道文殊師利菩薩有那樣的功力,祂可以隨意自在度眾生,變化來變化去,神通無窮。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超然地偉大。這一尊可以說是所有菩薩中最大的一尊。
「文殊師利菩薩」在密教裡就叫智慧神。在大乘,智慧第一的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小乘,智慧第一的就是舍利弗(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即是「舍利弗」的應化身);在密乘,智慧第一的就是金剛薩埵。
「文殊師利菩薩」在密教裡面,又稱為三怙主的中央怙主,就是最主要的一尊,代表著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跟代表著慈悲的觀世音菩薩,跟代表著法力的金剛手菩薩,就是密教三怙主。
也就是說你一定要皈依觀世音菩薩來長養你的菩提心;皈依文殊師利菩薩讓你的智慧增長,有如來的佛慧,佛的智慧;另外,金剛手菩薩是代表著在世間運作的所有法力,這三尊在密教稱為三怙主。
「文殊菩薩」的形像,有頭頂結五髻,代表了大日如來的五智,右手持劍,是代表智慧的利劍,其座騎是獅子,表示智慧的威猛。文殊菩薩又有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而以五字文殊及五髻文殊為本體。
文殊菩薩之左手持青蓮華,表示不染,能斷煩惱之故。
蓮生活佛最大的護法就是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進入焰摩法王的三昧地所出生的最偉大的金剛。有一個系統是這樣的,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大威德金剛,三尊本身是合一的,阿彌陀佛就是法身的佛,文殊師利菩薩是證法的佛,也就是報身的如來,大威德金剛是教化輪的金剛,這三尊是連貫的,所以,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跟大威德是屬於一個系統的。
由於文殊菩薩是大乘佛法中智慧的象徵,因此佛典裏也有很多關於他以智慧開導行者的故事。
中國的四大名山之一就是五台山,又叫做清涼山。【高王經】唸到「清涼寶山億萬菩薩」,清涼山就有億萬菩薩在那裡,全部都是文殊師利菩薩所度化的,跟文殊師利菩薩應化身一樣的億萬菩薩住在五台山。
我知道文殊菩薩與我因緣深厚,我第一次到中國,就到山西五台山去禮拜文殊師利菩薩,佛教四大名山,我第一次就是朝禮五台。在禮拜五台山時,文殊菩薩化一位比丘,我拜他也拜,我從山上拜到山下,他也從山上拜到山下。二人同拜。他說,等我很久了。後來,我給他錢。他說︰「不是這個。」
我舉手勢,他說正是,正是。二人微笑,互相禮拜而別!...

陳瑩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05 00:04

在UDN  像俗客博士  這樣下功夫的人  不多了吧

雖然我沒有FB

還是假裝豎起大拇指    加油 啦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5-06-07 00:52 回覆:


謝謝瑩珍老師菩薩來訪

阿彌陀佛

ㄟ 有啊  瑩珍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您應該讚賞論文作者吧  咱只是借花獻佛

咱就歡喜接受您豎大拇指     阿里阿的

祝福您喜樂如意

俗客祝福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分享
2015/06/04 19:25
講述的真仔細, 謝謝大師的闡釋!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5-06-07 00:53 回覆:


謝謝龍公主菩薩來訪

阿彌陀佛

是呀  彌勒菩薩與真佛法緣殊勝而且經常互動

佛陀何嘗不是  只是都是無形無象  信者信  不信者不信

其實都是有因緣才有互動   就像個人的因果也是這樣

但願大家善根增長  佛緣增長

祝福您喜樂吉祥

俗客祝福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02 23:49
請問大師兄:彌勒菩薩曾下生二次,有一次是布袋和尚,即民間傳說的彌勒佛形象?又民間傳說「彌勒菩薩會再來」,我們正等待那時刻?

猶太教亦等待彌賽亞來?同異?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5-06-07 00:54 回覆:


謝謝蔡阿公師兄菩薩來訪

阿彌陀佛

阿公師兄問此好問題  容師弟簡答

彌勒菩薩當然會下生化身來度眾生 

彌賽亞當然也會下生化身度眾生

任何發菩提心者均會  因為慈悲心懷啊

因為天堂路寬  卻少人行呀

將來阿公師兄成就了  也會的

祝福您喜樂順心

俗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