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家
2010/10/14 22:18:48瀏覽479|回應0|推薦12

醒來,窗外是青轉紅的樹葉,風吹著枝椏微微的敲著玻璃,一聲,一聲,襯著一朵雲也沒有、無瑕的藍天,沒有人車喧囂的清冷空氣中,我迷迷糊糊的,這裡是哪裡,現在是幾點。我存在這裡,還是那裏。生活在他方,還是佊方。


命運是很難預料的事情。當初真的沒想到過了三十之後,還有機會跑到一萬公里之外的地方生活,輾轉在兩個時間空間中,重新定位所有的生活習慣和人際關係。感知世界的方法和態度也逐漸變了,從一壺總是熱騰騰、蒸氣凜凜的滾燙熱水,逐漸變成了一碗溫吞平和的茶,不加奶也不加糖。或許躍躍欲試的心情和好奇心沒有改變,但總感覺整個人都變了。懶了,慢了,老了,罷了。對於(事)學業、感情、生活的需求範圍變小但更深了。盡力的要避開所有複雜,非常希望留下的都是簡單至極的東西。行筆至此不禁感慨,以前不是真的懂那些簡單設計的品牌為何昂貴,現在才知道覓得一件舒服順眼棉衫布衣,或者那樣的生活價值,原來是多麼奢侈。


距離,也變得相當耐人尋味。可能真的是臭味相投,性格相同的人做相似的事情,這幾年幾個好友都紛紛驛馬星動,澳洲,美國,日本,瑞典,中國,台灣,散了一世界,都靠網路連絡,都在奮力的體驗著人生。好幾年都難得見上一面,人與人的距離卻彷彿更近了。網路社會學或者心理學或者有這樣的研究吧,心與心的距離是一種抽象的認知共識,身與身的距離是一種具體的衡量數據,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在網路加入成為溝通的最主要媒介之後,產生怎樣的變化,應該是後網路時代值得關注的有趣話題;而變數還可以包括原生社會性格、性別、地理因素、關係構成方式、通話的時間;怎樣的話題能講,怎樣的話題不能講,怎樣的話題比較適合講,怎樣的符碼出現在怎樣的關係中,怎樣的溝通模式被建構在虛擬和真實網絡之中……...扯遠了,職業病。


這趟回家匆匆忙忙,短短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和親朋好友碰面,談話,聊夢想和事業,也聊生活和選擇。雖然還是有遺珠之憾沒能碰面,但很高興,面對的都是充滿溫度的笑臉,也都用最好的方式互道了珍重再見,有了這些,彷彿又能離開繼續努力。最捨不得的就是小姪子,小孩子真的是好神奇,他們總能牽動人心中最柔情美好的部分。然而成長是這麼容易錯過或忽略的事情,如同父母手足或自己的老去。你知道得活在當下,只是偶爾還是會忍不住低迴惆悵,對於只能想念的人事物,對於無奈但不是只有酸依然有甜的人事物。但這樣就好,什麼都放在一個安穩的地方,不要有太大的變動。像是共同守護孩子香甜的夢境,讓那些秘密或夢想安靜的沉睡,同時也為了夢外世界的理想各自努力前行,這就是屬於我們的一種前中年浪漫吧。


身體不好的要照顧身體,年紀還小的要好好長大,事業和學業要打拼的我們一起努力,感情和夢想要經營的我們繼續交換淚水和信念。前路迢迢,路上風景還明媚正好。愛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延續著還沒有改變。眼下又是一個啟程的好日子,出發吧。出發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y1221&aid=450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