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 要有國防以外思考
◎ 陳長文
雖然兩岸軍力明顯失衡,國防部長湯曜明仍表示,國軍不會與大陸軍備競賽,並且今年起十年內,國軍將實施兩階段「精進案」,總精簡員額八萬五千,是現有員額的百分之廿二。
戰力失衡卻精簡國軍,看起來相互矛盾,實則不然。筆者認為湯部長的想法是正確的,因為國防政策不能僅從狹義的國防面向去規劃思考,特別是在政府財政困難的此時。對此,筆者覺得,可從四個思考步驟來檢視國防政策。
第一,國防的目的是維護國家的和平安全。最治本的方式是促進和平,避免製造對立的敵人。簡言之,就是暫時放下意識形態的對立,努力化異求同,用務實與善意的態度,去經營和諧的兩岸關係,以維護兩岸的和平與安全。
第二,應相對考量國家的財政處境。即使務實與善意不能完全杜絕戰爭可能,仍須建構國防武力,在政府財政困難的此時,也應採取比較經濟且實在的方法去確保國家的安全。我國政府每年約投入二千六百億的國防預算,這對經濟景氣低迷,稅收大減,債台高築的台灣而言,構成極大的負擔。若因此造成政府運作困難、社福水準下降、教育資源短缺、公共建設遲滯的諸多後遺症時,台灣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感,是否反而會受到更大的打擊?民心渙散的結果,是否會變成國防與國家安全的更大的缺口?換言之,到底有形的武器(狹義的國防建設)比較能夠確保台灣的安全?還是將這些資源挹注在國防以外的建設上,凝聚無形的民心(廣義的國防建設)比較能夠強化台灣的國防?政府必須拿捏中間的平衡點,而不能僅從狹義的國防的角度去思索國防問題,無限上綱式的編列國防預算。
第三,精確定位總體戰略以撙節國防支出。我們的國防戰略定位,是要「維持兩岸戰力平衡」還是「發展嚇阻性武力」即可?「樣樣好」最常的結果就是「樣樣無」,因為資源有限,必須擇要投入。
對台灣而言,「發展嚇阻武力」遠比「維持戰力平衡」更實際重要。我們來看一個數據:中國大陸國防預算的帳上金額是兩百廿三億美元,約為台灣的三倍(但據評估,中國大陸的國防預算應高達六百五十億美元)。可知在軍事戰力的比較上,台灣居於劣勢是當然的。
相較於「維持戰力平衡」這個會耗盡國家財力的不可能任務,「發展嚇阻性武力」是比較可行的方法。簡言之,這仍是一種「預防戰爭」的思維,透過增加大陸當局犯台顧忌,使其降低武力犯台的可能性。例如最近頗受矚目的潛艦採購,筆者認為即屬必要,讓台灣具有在大陸當局犯台時,發動對其沿岸城市港口進行報復攻擊的能力,使大陸當局在考慮戰爭風險後,減少出兵可能。相對的,「飛彈防禦系統」的建置,卻顯得不實際。據報導,參謀本部研判,台灣本島可承受的飛彈攻擊量為九十六枚,然而共軍對台部署的M九飛彈卻高達三百枚,發射後七分鐘就可到達台灣本島,並且以每年增加一百枚的速度深化威脅。實際上我們不可能發展出一套滴水不漏的飛彈防禦網來應對大陸當局可能採取的飽和式飛彈攻擊。既然擋不住,那麼這樣的投資就不具實質意義。與其花費鉅資發展這樣的飛彈防禦系統,不如用較少的經費,發展具嚇阻能力的中程飛彈,來增加大陸當局犯台的顧慮。
第四,設計多重目的的國防政策。行政院擬定「國防科技工業深植民間之產業發展策略」,預計五年內可望釋出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的商機,以期盼「國防科技工業深植民間工業」。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惟和民間結合的國防產業發展,並不是今天才開始做的,只是過去的成效不彰,因此,重點應在如何落實這樣的想法。
國防預算,可以和民間投資與科技研發結合,亦即,藉由國防預算在武器研發或採購上的投入,賦予其一定的經濟目標,帶動國內的產業發展、技術進步,以提升台灣的經濟競爭力。這又可分對內與對外二種作為方向。在對內方面,應增加向國內廠商進行武器採購或委託研發的預算比例;對外方面,則可在對外軍購合約上,設計補償性採購措施的規定,例如,當外國軍火商標得一千億元的武器預算,該外國軍火商必須撥出其一定比例的預算,向國內的廠商採購相關零件或技術。若國內該產業並不成熟,政府則可以相對提撥一定規模的預算去扶值相關產業。
最後,用納稅人的錢建構國防,就該充分相關揭露資訊,告訴國人為什麼需要這些錢,即使它可能會排擠到其他公共政策預算。明顯的,國內從沒有一個制度化的資訊管道讓人民瞭解,什麼樣的國防預算規模對台灣是適當的。在國家財政困難的此時,亟需建立一個檢驗國防預算的客觀標準,去判斷目前我國的國防預算的最適規模與配置,才能使每一分國防預算都花在刀口上。
【2003-09-02/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