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課綱之爭與出版業
2015/09/28 19:05:16瀏覽405|回應0|推薦7

我想列出兩個不相關句子,然後提出我的一點天真看法,加以說明。


一: 一群所謂的高中生之前趁著暑假全力抗爭課綱,認為歷史課本課綱微調是洗腦,將會荼毒百姓,殘害子孫。抗爭者年紀輕輕,十分激動。

二: 這個年頭,出版業已經很少出版一些學術性高的、非休閒或非情節類的書了。市場不明顯、商業性低的書,想要出版幾乎不可能了。

激動的歷史課綱微調抗爭者,請你們放心,歷史是跟生活相關的,不像高階微積分,一般生活很難直接碰到。學生固然從歷史課學到歷史,也從很多地方親眼看到歷史故事,包括從家人朋友、從小說、從影視、從參觀廟宇、從博物館、從旅行、從聽演講,等等途徑,都可以學習印證。如果歷史課本寫的東西就可以完全讓人盲目,那麼你們也不會在那裡抗爭,我也不會在這裡寫跟你們信念相反的事情。課綱不是這麼可怕的東西。

歷史課綱的微調,教育部既然做了,就勇敢做完吧。如果是還沒做完,因為遭到反抗就不去做,子孫會不會就失去該認識的史蹟呢? 依照我剛剛的論調,其實也不會。最重要是怎麼教導他們。

我向來不喜歡什麼事都向外國看齊,張口閉口推崇美國怎樣,歐洲怎樣,但是這課綱這件事,我倒是覺得美國有個做法值得參考。我在美國教育界多年,發現美國學生滿願意找書來看的。有一次,前一堂的學生不小心把一本書留在教室裡,我這一堂的學生發現了,紛紛熱烈談起來,說到他們也想要去買這本書來看。(這本書是真人真事,紀錄去中東打仗的美國軍人回國後的生活與適應)。雖然我的美國學生也會沉迷於電動、社交網站之中,但是他們學校教育並不把課本看得很重要。課堂上會要求他們去看外面找得到的書,而非教科書/課本。他們的課本比較像是參考用的,會用課本當進度和練習,但是去閱讀課本以外的書是非常普遍的。尤其他們的英文課,是沒有所謂課本的。歷史課、社會課,老師也會大量使用不同媒介的材料,有時是一般書店裡可以買到的書,有時是影片,電視播放的專題節目。

如果台灣的歷史老師能夠大量使用不同的史料,請學生閱讀或是觀看紀錄片等等課本以外的作品,自主發掘相關議題,或許就沒有這樣害怕課綱微調的爭議,因為這些作品不會受到課綱限制。

同時,如果我們學校教育能夠引導學生使用課本以外的書籍,那麼出版社就比較可能出版一些高品質、富涵知識的書籍,而不會老是只敢出版看完即可丟棄的無聊書或是翻譯國外暢銷書。出版業不會只敢打折扣戰或是贈品戰,賣書或許不會那麼辛苦。

這就是我的一點天真看法。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cumber&aid=3161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