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甲午年的感想: 我們的歷史課
2014/02/23 07:50:35瀏覽1075|回應2|推薦9

「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是甲午戰爭後,台灣民眾得知被割賠給日本的反應。距離那一次的甲午年已經過了兩個甲子了,今年又是一個甲午年了,台灣民眾若得知自己將被日本佔領殖民,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是真心在問這個問題的。如果我們出於某種奇怪原因,被送給日本,台灣民眾會不會再度「聚哭」呢? 很悲哀地是,我竟沒有把握現在的大家,是否會反對還是歡迎這樣的改變。身為台灣人,我卻不知道我的同胞們到底對自己的中華民國有多少認同感。

甲午戰爭那一年是1894年。我今天無意間發現,在那同一年,歐洲作曲家德弗札克作了那可愛的幽默曲,聽起來是那麼悠閒,但在此同時,清朝正被日本轟擊,台灣人面臨被佔領的命運,忽然之間,覺得有點感傷。

國小時我們都學習過台灣歷史,小時候讀的東西記得一清二楚,劉銘傳什麼時候來台,甲午戰爭是西元幾年,馬關條約是幾年,等等,都記得很清楚。到了國中,我適逢教改階段,國中歷史課第一年完完全全只學台灣歷史。現在回想起,花了一整個學年的「認識台灣篇」,並沒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是小孩子的我,直覺得這會不會是非常不成比例的課程規劃。有文獻記載的世界史(若有人不想把中國歷史當成自己的歷史的話,世界史就包括了中國史和西洋史)著實比台灣史長太多了,卻相對的要在短短兩個學年內學完。我真心建議編委會應該就要把原住民口傳的歷史故事加到認識台灣篇,讓學生對台灣有更多元的了解,老師也可以安排實際探訪古蹟文物的活動,否則就算國中花了一整年講台灣,到了高中再花一整年在純台灣史,也很難有深刻的,有意義的印象。

另外,呼應前段的問題,台灣對自己土地的認同是很混雜的。 我的小小淺見是,也許我們的歷史課有點流於政治/意識之爭,國民難以培養同樣的情懷。 聽說,還有人在爭議,到底學生的課本要改稱日治時代還是日據時代。我個人淺見是,應該叫日本殖民時期。也許有人會覺得爭執名稱很無聊,但這是觀念,不可不分辨。今天就算是以第三國完全客觀的角度來看,也會知道日本是屬於軍國與帝國心態,這一定要讓學生知道的。

我今天特別溫習了一下甲午戰爭始末,發現我不記得課程上,有好好提到朝鮮紛爭造成甲午戰爭的因素。其實最開始,清廷好強,要保護沒良心的朝鮮,所以才愈演愈烈。我覺得朝鮮這部分,在課本實在可以好好談論一下。這會幫助我們了解亞洲各國關係的基礎。

說到這裡,雖然喜愛歷史的我,小時候曾經對花一整年只學台灣史感到虧本,現在想想,加強學習台灣史是好事,但是到底要怎麼編排才能培養學生認識並認同台灣,是我們應該著眼的,而不是堅持花一年的時間來學,才能表示我們對台灣的重視。在講中國史的時候,可以隨時把學生拉回對於自己切身的意義。例如甲午戰爭,在日本與滿清在朝鮮的交手,其實可以當成一個跟現今時勢相關來花時間探討,因此,學生可以以此展望東亞關係,也就不會覺得讀中國史好像跟自己完全沒關係。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cumber&aid=11297456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6 11:01

台灣人應知台灣事,

讀台灣史和世界史可擴大視野,

這是地球村的時代,

台灣躍居國際重要一員是必然趨勢。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擴大視野
2014/10/26 08:01

謝謝這篇文章!

尤其是把韓國拉進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