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曾作霖(1816中舉人)〈定寨望洋〉詩中的「赤劇」
2011/08/28 12:47:31瀏覽1158|回應1|推薦2

曾作霖1816中舉人)〈定寨望洋〉詩中的「赤劇」

定軍寨倚鎮亭旁(定寨旁為鎮亭故址),放眼遙看水洋。

赤劇村莊餘落葉,紅夷海市鬧斜陽。

濤奔澎島掀天動,汕遶蓬山特地長。

沙鳥風帆明滅外,煙波無際感滄桑。

一、作者自注:「赤劇」是地名。

《全臺詩‧曾作霖‧虎巖聽竹》:

虎山巖寺窅而深,半是香花半竹林。

赤劇(作者註:「地名。」)有君當不俗,白沙許我最知音。 

禪參玉版空塵慮,夢入瑤篸愜素心。

老衲憐渠風韻好,常教作笛效龍吟。

http://xdcm.nmtl.gov.tw/twp/b/b02.htm

二、《金史‧志‧百官‧諸縣》:「次赤」與「」為同等的大縣(赤應該是最上等的縣),轄兩萬五千戶以上。

「凡縣二萬五千戶以上為次赤、為,二萬以上為次劇,在諸京倚郭者曰京縣。自京縣而下,以萬戶以上為上,三千戶以上為中,不滿三千為下。中縣而下不置丞,以主薄與尉通領巡捕事。下縣則不置尉,以主簿兼之。」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30^1641090767^802^^^702020220002003800010019@@1766295480

三、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各為金代地方行政制度中的第一、二等縣。

「金代地方行政制度

金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為路、府州、縣三級制。金代設十九路(五京14路)都總管府。五京為上京會寧府、東京遼陽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開封府,各置留守(兼府尹、都總管)。14路為河北東、西路,河東南、北路,山東東、西路,京兆路,鳳翔路,鄜延路,慶原路,臨洮路,中都路,大名路,咸平路,以治所所在之府尹兼都總管。

第二級為府州,府設府尹;州分節度、防禦、刺史三等,各以節度使、防禦使、刺史為長官。第三級為縣,分赤、劇、次劇、上、中、下六等,設縣令。不設州縣的地區,各部族以節度使為長官,下設諸乣(長官稱為詳穩,麼忽為副),各乣之下設移里堇司(移里堇為長官)。又有禿里禿里掌詞訟。

金朝後期蒙古入寇,金朝廣設行尚書省(簡稱行省,為中央尚書省的派出機構)、行樞密院(行院,為中央樞密院的派出機構)、經略使、招撫使、安撫使、行元帥府(元帥),元帥之上,又設「總領元帥」(總帥),皆流於浮濫。不過,「行尚書省」的制度,為後來的元朝所繼承,開啟了中國日後「行省」制度的先河。」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044&subjectid=1838

愛詩網連結:

http://ipoem.nmtl.gov.tw/files/13-1000-412-1.php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chuang&aid=5588659

 回應文章

lty
赤劇地名
2013/01/28 11:15

很偶然過此.很驚訝你的赤劇解讀.其實很簡單.就是赤塗崎的縮音而已.三字讀快一點.就是赤劇.因律詩對仗需要兩個都是仄聲的字.乃創造了這個地名.與歷代典章無關.請參考

詩宜戒(ctchuang) 於 2013-02-09 11:59 回覆:

非常感謝您的高見!

敝人考證"赤劇"地名.端賴網路資料.未免有失誤之處.您的見解對敝人相當有價值.

今再檢視網路有關"赤塗崎"此地名.大多與今彰化縣花壇鄉有關.少數與今桃園縣蘆竹鄉有關.(大概本為古代之地理通稱.逐漸轉為定名者.)

拙文所引兩首曾作霖原詩中所謂"虎山巖"與"白沙"皆在今花壇鄉內."定軍寨(八卦山)"與花壇亦相去不遠.皆可見您的解讀與歷史地理相當契合.極為可取.故若謂詩中之"赤劇"即"赤塗崎"甚宜.

然以"赤劇 赤塗崎"兩條件合併檢索.則憾未見兩者有關聯之處.是尚有可以查證.補強證據之處.不知您以為如何?

[附錄]

其與彰化縣花壇鄉有關者.如http://content.edu.tw/local/changhwa/yulin/fatan/seek--01.htm:

「赤塗崎這個地名,在乾隆年間的古地圖中,就已經出現。可見二百年前的先民,就已經觀察到緊臨著橋頭村的赤塗崎,所蘊藏土質的特點。 

 分析起台灣舊地名的沿革,背後總有多種的形成因素,但就赤塗崎這個老地名而言,很明顯的,是以其八卦山台地之基層岩盤--頭嵙山層上所覆蓋的紅土台地堆積層土質,及地勢高起的丘陵地二大特色為主。因此,充分傳達出紅土台地堆積層的黏土,與橋頭村磚瓦窯業發展的緊密關係。

    赤塗崎在當地有另一土名,即為「牛埔山」,原為墳場,也是放牛吃草的地方。早期村民為了燒製磚瓦,長久大量取土的結果,對花壇鄉臨近八卦山脈的地貌,影響頗巨。例如:現在長昇國宅的位置,原本也是一座山。當初,游老先生綁(租)來作為磚瓦燒製的用土,經過陸續取用,到了民國六十幾年,才完全剷平;最後變成住宅用地,興建起了國宅。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赤塗崎。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到赤塗崎設立「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就地取土燒製紅磚。當時,就已引進德國人於1865年發明的「霍夫曼窯」,也就是俗稱的「八卦窯」,採半自動化的輪燒方式生產紅磚。「台灣煉瓦株式會社」設立的年代,據游清泉老先生的回憶,好似在他十歲左右,也就是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同一時期,橋頭村居民的燒磚方式,仍然維持「目仔窯」的傳統燒製方式,用螞蟻雄兵奮勉不懈的精神,對抗日本人的先進生產窯燒方式。直到民國49年左右,橋頭村村民游鬧熱先生,才嚐試仿「八卦窯」建造所謂的「圓窯」,作生產方式上的改善。直到民國52年左右,橋頭村磚瓦窯業者,才有能力建造「八卦窯」。然而,距離「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於民國20年左右興建的第一座「八卦窯」,已有30年的時光了。到了民國63年左右,進一步地引進「隧道窯自動化」的生產方式,更加刷新生產紀錄,達到每天生產20萬塊磚。這是每天生產4萬塊的「八卦窯」、每天2萬塊的「圓窯」,以及一天僅產5、6千塊的「目仔窯」所望塵莫及的。光復以後,「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由台灣工礦公司接管,沒多久就歇業不做。現在的赤塗崎,只剩下殘缺的一小部份山屏,彷彿描畫著當初未開發前的原始模樣,依稀可讓人追思想像未開發前的牛埔山情景。如同長昇國宅的興建一樣,赤塗崎上別墅新舊林立,儼然像是花壇鄉的小天母。而原來的「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八卦窯窯址,近年來則以工業用地分割陸續出售。在橋頭村老一輩的村民眼中,真可謂看盡人世間滄海桑田般的無常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