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3 17:43:21瀏覽2266|回應1|推薦13 | |
2.關懷原住民 台灣古典詩中有許多關懷原住民之詩,頗有助於理解台灣原住民的遭遇,值得探討。 (1).臺灣紀巡詩 作者:夏之芳 雍正6年(1728)至7年(1729)間,任巡臺御史兼提督學政 牛車無日不當官,沒字郵符顛倒看。踏水衝泥何限苦,忍教橫撻更無端。(其六) 看字在韻書中出現兩次:去聲十五翰、上平聲十四寒,字義無有差別,但平仄不同。本詩押的是「上平聲十四寒」韻。 當官,據原註乃謂「至官府應差」之義。納稅、服兵役雖然是古今中外統治的通則,但也不能苛求,因此也須適時施以懷柔政策。「不教而殺謂之虐」,夏氏的任務是監督地方吏治的良窳並負責教育的督導,當時原住民遭受非人道的對待他能感同身受,聽到豪強對原住民的一番風涼話,更讓他打從心裡發出不平之鳴。 (2).北巡紀行,四首選二 作者:張湄 乾隆6年(1741年)出任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兼理學政 輶軒臨北鄙,問俗首諸羅。彩帨迎輿舞,紅裳蹋臂歌。野芳增髻飾,官酒恣顏酡。懷葛今何遠,淳風此地多。(二) 這兩首詩剛好形成鮮明的對比:諸羅的原住民天真浪漫的飲酒作樂,大甲的原住民卻得被迫負重渡過險灘。作者安排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背景音樂;一個是歌舞聯歡的彩帶迎賓曲,一個是不忍卒聽的幽咽泉流水下灘。 (3).蓬山即事,六首選三 作者:朱景英 乾隆34年(1769年)由寧德知縣,被拔擢擔任臺灣海防同知,乾隆39年(1774年)調任北路理番 此間那易覓蓬瀛,夷獠村中浪有名。但使野人習耕鑿,太平農亦樂長生。(一) 原住民的生活衣食住行育樂,大抵取之於原野大自然中,習慣漁獵,不熟悉耕田而食、鑿井而飲的生活。但是看看他們狩獵的表現、精湛的射箭技巧,就知道原住民和漢人一樣都是受到上天含育、地表負載的萬物之靈,為什麼官府一定要叫他們跑東跑西,把他們操得死去活來?看來清代某些地方官吏對待不同文化的人,畢竟缺少人性化的作為。 (4).春日按部北路即事,六首之四 作者:覺羅四明 乾隆26年(1761)任福建分巡臺灣道。第二次巡行時的作品 拈香負弩致殷勤,童叟喧傳舊使君。番社久安耕耨業,糍盤競獻倍含欣。(其三) 覺羅氏二度巡撫北部的原住民,社中不分老少都記得他,引起一陣騷動。看來他的治理方法是成功的。家和萬事興,我們不妨就近觀察,家庭和樂就會笑聲不斷;社會國家也是如此,人人開懷大笑,這就是一個健康進步的社群。 (5).赤嵌竹枝詞,十首之九 作者:孫霖 〈赤嵌竹枝詞〉共十首約作於乾隆28年(1763) 出草番兒每拍肩,踏歌歡飲不知年。伊尼無數惟功狗,貿易還徵贌社錢(番社於冬季捕鹿,謂之出草。焚林追逐,百不逸一。弓矢鏢鎗,皆極強利。犬亦鷙悍。)。(其九) 原住民的快樂生活,源自於他們善於利用大自然的條件,如捕鹿時節挑選冬季、火燒叢林、健步如飛、武器銳利、獵犬優良,都很完美。敗就敗在人為的橫徵暴斂,濫用名目,強索稅捐。 (6).土牛 作者:陳肇興(1831-1866) 土番畏人如畏賊,自築土牛封其域。星羅棋布廿四頭,尺寸不差繩與墨。砌以犖确塑以泥,嶄然頭角狀奇特。我聞在昔此地生番巢,出沒殺人以為食。聖人有作妖魑消,剺面文身咸戴德。一絲紅線下堯封,萬頃綠塍遵禹則。分疆立界嚴提防,不許斯民處實逼。牛皮已變紅毛風,土壤還同金馬式。是時番奴富田疇,烹羊炮豕樂無極。醉後歸來兩眼昏,忽訝寢訛遺路側。短笛攜將信口吹,歌呼踏破夕陽色。邇來十社九社空,鋤犁轉在內山北。巋然數簣留巖阿,猶似千鈞任地力。豪強子弟恣侵陵,拔毛削皮禁不得。朝廷兼并有明刑,嗟爾無告獨可惻。牛牯嶺外烽火明,千村萬落長荊棘。安得遍築千萬頭,盡教賣劍歸稼穡。牛乎牛乎爾勿哀,銅駝與爾俱草萊。 本詩用入聲字做韻腳,「入聲短促急收藏」,是古代平上去入四聲中節奏感最強烈的一個,作者運用入聲韻的頓挫來表達憤慨不平之氣。末聯轉為押平聲韻,是安撫的語氣。 (7).番社過年歌 作者:陳肇興 摐金伐鼓聲淵淵,社番十月即過年。烹羊宰牛祭先祖,餐糗羅列無幾筵。纏頭插羽盛衣飾,紅絨鬖鬖垂兩肩。或提籐籠或霞籃,膏蚌鮭雜魚腥羶。持瓢圈坐恣酣飲,有如長鯨吸百川。醉起攘臂蹋地走,歌呼跳躑何喧闐。鼻上簫吹無孔笛,嘴中琴奏不調絃。馬鄰貓踏矜猱捷,蝥弧一拔爭登先。腰間錚錚薩豉宜,千聲沸出騰青天。都盧嘓轆學膜拜,咮似祝多良田。物畜蕃滋風草死,乃箱萬萬倉千千。土官通事持羊酒,獨坐公廨行賞錢。男嬉女笑出真樂,此風直在羲皇前。邇來熟番變唐化,每歲歌舞猶相沿。穫稻築場農事畢,家家舂磨修潔鮮。可憐眾社漸貧困,有室徒悲如磬懸。昔日千豚今一臠,百年人事隨風煙。君不見,生番化熟熟化氓,耕耘轉在高峰巔。南北十社九社廢,裸人叢笑何有焉。 陳肇興是彰化宿儒吳德功之師,看他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呵護,果然高徒必有名師。生番熟化,熟番漢化,是歷代朝廷的一貫政策,以教化廣披自詡也很常見,但結果卻是以悲劇收場。 「君不見」一語,學李白〈將進酒〉的筆法。 (8).蘭陽雜詠八首:番社(化番成社) 作者:董正官(?-1853) 獻地當年此熟番,社分卅六駐平原。譯名武歹龜劉別,問俗榛狉鴃舌存。金鯉魚懸雙額喜,刺桐花發一年論。斗醪尺布售摹紙,忍極田租漢仔吞。 「摹紙」一詞,辭書不載,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周禮注疏》卷三《校勘記》引用當時俗語「手摹腳印」,即民間百姓在公文、契約或供詞上蓋手印或腳印的行為。本詩中「斗醪尺布售摹紙,忍極田租漢仔吞」當指漢人用少許的酒或布料就輕易買得原住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土地田產,這種詐欺侵吞的行為非常可惡。現在也有一些黑心投資客鑽法律漏洞,買進農地蓋上別墅甚至豪宅,破壞國土規劃。 (9).番社竹枝詞之五 作者:吳德功(1850-1924) 貨物偕來有易無,金錢珠玉本難輸。社丁狡黠多謀利,壟斷居奇賤丈夫。(其五) (10).角板山一行:抵水湳東蕃墾 作者:呂鷹揚(1866-1924) 水流東下鐵橋橫,無數蕃人竭力耕。畢竟未諳犁耜法,參差無序種新粳。 種田也是一種專門技術,雖然努力耕耘也要方法正確。水稻為什麼種起來整整齊齊的,大概是因為適當的間隔才不會造成養料的不平均,影響收成。不用心辦好原住民教育,會徒勞無功。 (11).宜蘭途中逢馴番 作者:黃贊鈞(1874-1952) 迢迢葛馬蘭,生番夙蟠踞。蓽路芟蒿萊,溫馴就駕馭。晨夕執耒鋤,耕稼雜民居。番男兩三人,番女年廿餘。輟耕睨路側,知我息肩輿。輿夫吸旱煙,乞與紛爭先。腰際小煙管,一吸笑嫣然。男番不剺面,女番花貌妍。相逢不相識,人番何別焉。 人與人之間要彼此沒有猜疑,都不容易了,何況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早期的葛馬蘭族不予漢人接觸,所以被歸類為生番,現在鋤草、種田與漢人一樣工作,裝扮也差不多。懷抱著寬闊的心胸,欣賞不同文化的優點,彼此接納,互蒙其利,不僅適用於異類文化之間,即使是一家之內也要這樣。 (12).化蕃 作者:陳泰山(1934年作) 山居本在古諸羅,游獵潭邊住此窠。火食於今馴野性,如何不見子孫多。 漢人施行教化之後,卻抑制了原住民族群的發展,或許是沒有考慮到原住民文化的特色,斬斷原住民的根,於是逐漸枯萎。 (13).石印化蕃 作者:賴和(1894-1943) 蕃人無曆史不傳,一事曾聞傳祖先。追逐白鹿忘近遠,遂來浩蕩潭水邊。渴有可飲飢有食,清泉甘冽魚肥鮮。天留此土養吾輩,移家不嫌地僻偏。竊喜紅塵得斷絕,昏昏悶悶長守拙。聚族歌哭恆於斯,不愁世上亂離別。世外桃源古徑通,桃花消息人間泄。漢民冒險入山深,澄潭始染競爭血。伏屍共痛殺傷多,埋石誓天暫講和。漁獵分區不相擾,佳時載酒或相過。猜忌漸忘情誼厚,共存始覺利尤多。鹽銕鹿脯互交易,浸潤能教蠻性革。語言不作舊啁啾,嘉會已解聯裙屐。飾胸黥面風尚存,殺人馘首冤早釋。漢人肆詐漸欺凌,求活終年苦力役。社中婦女姿態佳,下山多作漢人妻。至今壯夫無配偶,丁囗減失生率低。散亡相繼年蕭索,夜中冷落牛驚嘶。相杵歌殘明月下,含情禁淚心楚淒。誰知我亦天孫裔(蕃人言語多有同於日本,謂其先必同種每以自誇),未甘長作漢人隸。牛馬生涯三百年,也應有會風雲際。境過循環還到君,今日蕃人更得勢。直率初無報服心,與君協力永共濟。 賴和這首詩的結語,對於原住民文化的復興寄予厚望,正是吾人應該抱持的態度。 原住民族群的凋敝,由以上各詩可以看出,大抵有三個原因: A.橫徵暴斂:原住民原本是由部落自治,自成一格,政府大肆徵稅、調公差,讓人疲於奔命。 B.豪強侵凌:原住民比較單純,不太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政府即使設置保護區,也約束不了地方惡勢力的強佔侵吞。 C.漢化影響:人口原本稀少,加上女性大量出嫁漢人,男性散居四方。 「猜忌漸忘情誼厚,共存始覺利尤多」,消除彼此的猜忌,創造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剝削再剝削。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