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短篇 - 愛情研究所
有人說他是愛情博士!但他自己心底明白,根本不是那一回事。
成立「愛情研究所」多年,他自知成果有限,粗俗一點說,什麼屁也沒研究出來!
「問世間,情是何物?」人類自古就有此疑惑,遇上的人解脫不開,才尋人相問,然而此題若是世間能解,就用不著尋天尋地、尋求千古之人對此何解?
有人說生死相許,但只求偷瞧一眼就不是愛情嗎?所以此研究的範圍是很廣的。
「佛曰廢物」也是一答,不過佛並不在世間,所以問佛只會得到「答非所問」的回應,這無法怪佛,恐怕要怪「問非所問」之人,將不當的問題問了不當的對象,結果是否也是不當?
類似狀況如同家中的貓狗餓了,人卻掏錢出來,貓狗會過來嗅了嗅,走了!
我們可說「貓曰廢物」,來領悟金錢非萬能的一番大道理,也可說「貓曰廢物」根本大錯特錯,貓狗並不在錢世間。拿情問佛與拿錢問貓,仍可以算是一種測試,說明此研究的範圍是很廣的。
人自比萬物之靈,但所知有限。
若不經自己研究剖析,一人所知皆只是他人所云。從幼兒時期,相信父母所言,到某天會發現不可盡信,因為大人們所給的紅包都不知被保管在哪裡?後來相信老師、相信朋友、相信專家、相信網路……只相信他人所云,所知未必仍是對,聽到哪兒有絕塵美景,便一窩蜂趕去,即使千里迢迢,甚至塞車擠人,其實那兒早已不再絕塵脫俗。
是人群將那美好境界變得不再絕塵脫俗,一開始探尋到美景的人並未說錯。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所以天圓地方後來錯了,其實地球是球型的,只是一個人身處地球,很難發想出腳下之地竟是如此,還得有人去研究剖析,持續觀察日蝕月蝕,冒險繞航地球一圈,或是飛出地球,才確認原來自身所處之境是這模樣。
雖然世人搞不懂究竟在研究什麼,他還是不疾不徐持續在研究。
他知道對研究而言,沒有研究成果也算是一種成果。研究也該超然於研究本體,而非沉浸其中。
校長常問:「什麼屁也沒研究出來!你到底在研究什麼?」
他只回答:「就是不清楚、不明白,才需要研究,不是嗎?」校長無言。
他老婆常問:「你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愛我?」
他竟然說:「我還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