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4 15:45:07瀏覽1208|回應2|推薦94 | |
引用文章【教育】一個資深資優生的意見 常常讓教育改革者感到無力的一個重點,那就是「資源」。 我們國家的教育政策是「套餐」。A 餐:普通班,B 餐:資源班,C 餐:資優班,D 餐:技能班......。 A 餐很多,幾乎沒有人數限制;也因為供餐數量多,所以相對的單價比較便宜,雖然還是有些人沒有錢吃不起,有時候可以免費招待。其他的套餐比較少也比較貴,因為材料特別、師傅也特別,要多付出一些「代價」(能力、時間、金錢、甚至地位)才能吃的到。 然而,提供這些餐點的本錢是來自政府,也就是納稅人的錢。 而且,特殊班級每個人的平均成本比普通班級來的多,其中大部分的成本是來自只能吃「A 餐」的普通班的爸媽出的錢。 這就是問題所在。 難怪每個爸媽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擠進「資優班」,管他是不是真的「資優」。因為,我和別人一樣納稅,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享受到「比較好」的教育。或是退一步,為什麼只有特殊班級的孩子可以享有「適合」他的教育,我的孩子卻沒有。 餐廳提供「套餐」是為了點餐方便出餐快速,也就是為了省時省力,為了速成。但時至今日,大部分的人已經懂得「單點」了。我只想挑我想吃的,有的東西說不定我吃了會過敏,有的東西我很喜歡,希望多吃一點。 需要發揮長才的不僅只有「資優生」,教育的目的,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全人的發展。只要他想學,國家就應該提供機會,提供資源。如果有充足的資源,政府不應該「限制」誰可以學,誰不可以學。 科技進步至此,分享資源豈是難事? 台大倘若可以把課程數位化、網路化,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選修台大的課程,修畢某些規定的學分而且合格就可以拿畢業證書,隨便你要念三年五年十年,了不起就是多交幾年註冊費。那,大家還拼著命考台大幹嘛? 然而,減輕「入學壓力」並不等同於減輕「學習壓力」,「入學」是一種人權,「學習」卻是個人的修為。「學習」是一種觀念的重整、思想的改變,過程不可能沒有壓力。 學校該做的不是訂定「入學」的門檻,而是訂定「畢業」的標準。例如,「全民英檢」不應該當作入學加分的項目,而應該當做畢業的必備條件。 以我學鋼琴為例。前兩期我按時參加檢定,順利過關;這一期我連報名都沒有報,因為我知道考不過。原因很多:我沒有認真練琴,曲目越來越難,我年紀大了反應慢了。小朋友花三年考過第三期,我可能要花五年才能考過第三期,So What?我的目的是學會、學通,而不是和別人比賽「誰比較快」。 週日我和老公去看電影,他說想吃肯德基,我陪著去。他點了兩塊雞的套餐,我不餓,只點了比斯吉和一杯可樂。這無關乎炸雞好不好吃,有沒有比較便宜,而是因為我當時不餓,而且我喜歡吃比斯吉。吃東西向來速戰速決的老公很快的把炸雞套餐「完食」,我的可樂喝不完還帶進電影院慢慢喝。下次再去肯德基的時候,說不定我就會選套餐,如果我餓了,說不定也會吃很快。 我可以許這樣的願嗎:我們的社會整體經濟和科技如此的進步,教改的下一步,可不可以不要再喊那些虛泛的口號?請給孩子,每一個孩子,包含「資優生」,都擁有「單點」的權利。然後讓他按照自己的速度,好好的品嘗,細細的消化。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