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08 19:57:53瀏覽41|回應1|推薦1 | |
咖啡入門教科書,完美主義的執著 @子若
今天午後花了2.5小時捧讀咖啡入門教科書,從第52頁進行到第76頁,總共看了25頁。進度依舊緩慢,但是為了習得品評的要訣,還是慢慢來比較穩當。
如此「步步為營」地看了5天的書後,突然覺得有點荒謬。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此書的咖啡定義來看,咖啡分為以下幾種等級:「精品咖啡」、「特級咖啡」、「商業咖啡」、「次級咖啡」。
作者堀口俊英走的是最頂級的「精品咖啡」路線,其餘等級的咖啡似乎不放在眼內,這個「絕對的」選擇,讓我感受到他對咖啡的迷戀有著「完美主義」般的「執著」。
誠然,我們平民百姓喝的是「商業咖啡」居多,至於頂級的「精品咖啡」嘛,可能只能在很偶爾、很特殊的情況下才會掏腰包買來喝,或是被邀請去喝吧?
書中特地花了17頁講解「精品咖啡的分級法」,可見要達到精品咖啡的等級,勢必得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為了追求頂級的享受,這些經營成本都得反映在售價上面,難怪精品咖啡的價格偏高。
就書上所列的品評方式,主要是針對咖啡的「風味特性」來評鑑。評鑑的內容總共11項,明列如下:
1.Frangrance/Aroma (粉末的香氣/沖泡後的液體香氣)
2. Flavor (獨特香氣)
3. Aftertaste (液體的尾韻)
4. Acidity (酸味)
5. Body (醇度)
6. Balance (平衡感)
7. Uniformity (5杯樣品的一致性)
8. Clean Cup (透明度)
9. Sweeteness (甜度)
10. Defects (缺點)
11. Overall (總評)。
看著書上的講解時,本來我還頻頻點頭,可是呢,看到Overall(總評)這個項目時,我傻眼了。書上說:「依杯測師的喜好給分」,再回想前面看到的那堆品評條件與程序,怎麼讓我感覺那整個杯測過程,豈不是「白忙一場」?
說到底,我們消費者最後喝到的就是「杯測師認可的風味」啦!除非,自己要經營咖啡業,或是口袋很深,可以買精品等級的咖啡豆來練習杯測,然後決定自己想要的「品味」,不然,還是只能「便宜行事」地喝一般的「商業咖啡」了吧?
嗯,我沒有要成為咖啡杯測師的準備,看看教科書裡的知識,也只是為了多了解咖啡的產地、品種和精製方法等資訊來豐富人生的趣味。所以,這本書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未來,還有咖啡的「沖煮方式」和「產地介紹」,若有所得,再上來分享囉!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