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劇評:吉屋出租--當波西米亞已經不再。
2008/07/09 08:47:56瀏覽2815|回應0|推薦6

我知道這篇文章拖稿許久,連DVD都上市了,而舞台劇也及將在今年九月從百老匯下檔,我想我是沒機會跑一趟了。


  「吉屋出租」(Rent)與「美國天使」(Angels in Amirica)堪稱美國八零年代最重要的當代戲劇,他們共同刻劃與探討了二十世紀代表性文明疾病--HIV,代給美國社會的重大衝擊,而很巧合的,這兩齣舞台劇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終於被搬上螢幕。

  原長七小時,本來就是上下兩劇的「美國天使」變成六小時迷你影集(還好沒有變成電影,不然不知道會被刪成怎麼樣),由梅莉史翠普、艾瑪湯普遜及艾爾帕西諾領銜主演,靠一群硬底子演員與先進特效加乘,加上一流劇本,當年橫掃所有艾美與金球所有獎項,藝術成就與票房(應該說電視收視率及DVD出售/租收入)可說均在水準之上。

  但原來兩小時的音樂劇「吉屋出租」改編成為一個半鐘頭的電影,動員了舞台劇最初班底及四千萬美元製作費,不但只賣了二千多萬,還把本劇變成了一部普通的音樂電影,就劇情編排上,我認為導演刪除了第二幕後段的三首歌,是整劇的致命傷,刪除「萬聖節」與「再見,吾愛」,使我們突然從Angel喪禮突然跳到羅傑在大西部開車,一個關鍵轉折硬生生的消失,真的跳的太快了些,從DVD講評中可以知道,導演是事後在剪接室裡才作了這個決定,我認為是導演及電影編劇顯然沒有在電影前製作業時思考清楚,電影與舞台劇表現手法與情緒節奏的差異,以致發現拍攝片段效果不佳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填補空洞。

  撇開繁瑣的技術問題,我其實覺得,這部電影失敗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時代紛圍的差距,就像電影歌曲唱的:「波西米亞」已死。

  嚴格說起來,吉屋出租稱不上同志電影,雖然有四位主角扮演同性戀的角色, 但你把他們全部換成異性戀,裡面的愛情也沒有什麼不同,它缺乏了同性戀電影的標準框架--個人情感與社會道德面向的衝突,在這裡同性戀只是主角的背景,不是故事的主線。這部片子真正的主線,是八零年代的已經在逐漸式微的波西米亞情緒。

  紐約東村的貧窮、自由、放蕩不羈的藝術風格,自六零年代開始群聚,七零年代發揚光大,但八零年代的美國藝術主導權其實已經的轉移到西岸舊金山,還在紐約的藝術家們,雖然不能說在苟延殘喘,但也只能看著資本主義逐漸侵蝕他們最後的淨土,有句台詞表達的最好:樓下是數位工作室,樓上改為高價出租公寓,藝術家可以免費住在這。問題在於,當現實的紐約真的已經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們真的願意去花錢勉懷這樣的紐約嗎?

  只有紐約人或是到紐約朝聖的人願意吧,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舞臺劇重新上檔時反應不惡,但電影賣座慘不忍睹,我們可以窩在黑暗的戲院裡看著演員勉懷歷史,但卻看不下去數位作出來的虛假天際。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minmau&aid=34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