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馬影展》我和我的小鬼們--在牆與牆之間
2008/11/12 11:07:19瀏覽938|回應0|推薦0

  11月9日在信義威秀看了本屆金馬影展的超級強片之一「我和我的小鬼們」,我的電影喀朋友怪我沒有把這部片選進一起看的片單,不能怪我,我原來是想要去看院線的,但因為有導演座談會,臨時改變了主意。

  雖然就親切感而言中文片名「我和我的小鬼們」有一語雙關之效,電影中古靈精怪的國中生,的確是群難纏的小鬼;但「在牆與牆之間」法文原名,更能富有其哲學意含。

  這部片可以算是導演、原著作者以及那群難纏國中生的集體作品,飾演老師的男主角就是原著作著,也是一位特異獨行,還搞過樂團的老師,而其他的老師也真的是拍攝學校的教職員,據導演說,其實並沒有真選角,在集訓過程中留下的二十五位同學,就是片中所有學生演員,而學生演員的真實性格也或多或少加進片中的表演中,而多機同時拍攝老師、同學和課堂內的真實反應,使得本片看起來比較像受控制的記錄片,而非劇情片。

  片中也真實呈現了巴黎外圍的多源族群背景,也反應了「純正」法語的式微,老師費心的解釋什麼是「半虛擬態的過去式」,沒想到學生居然吐糟說沒有人這麼說了,還質問老師是不是作做的同性戀,這些對話即使是現在的台灣,也是難以想像。

  然而這部片最能打動我的,在於作者與導演沒有把老師這個角色,形塑為好萊塢式的萬事師表,也沒有這類片中常常出現的另一種教師類型--頑固不靈的反派角色,他們會犯錯、會說錯話、會灰心喪志、有些人也會擺爛,但也會不時反思自己的教學立場與每一個影響孩子的決定,他們都是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人物。

  當男主角在籃球場,與一大群學生爭辯指責女學生『行為輕賤』與罵女學生『賤』到底有何不同時,脫口說出:「有些事情老師可以作,但學生就不行。」我當下只有一個感覺,嘩!這部片子真敢,我相信這是在每一個人的漫長學習過程中,不時會湧現的情緒反應,不僅是自己在當學生時心中對老師的質疑,或者有昭一日自己成為老師或家長,盤據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

  有點像「名揚四海」,電影並沒有告訴我們被退學的學生最後到底有沒有被送回非洲老家(導演特別強調,飾演這位愛講髒話又不受教的男孩是個文靜的乖小孩,劇中演出都是演戲),也沒有解釋男主角如何修補他與學生間的緊張關係,但學年的結束不論對老師或者學生,都是另一個循環的開始,當同學、老師們在籃球場上開心的踢足球,我們可以預見,類似的場景,相同的情緒,在假期結束後,又將在另一個牆與牆之間重新開始。

  僅以此文獻給我從事近四十年教學生涯的母親,與教導過我的所有老師(不論我對他/她們的評價是好或壞)。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minmau&aid=2376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