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03 11:58:08瀏覽3164|回應0|推薦2 | |
這個標題下的毒吧! 坦白從寛,我是個Bob Dylan Fans外加上凱特布蘭琪迷的人,自從很久很久以前在李文緩的台北有點晚聽到馬世芳介紹<1966【亞伯廳】演唱錄音>之後,我就是個Bob Dylan迷;我也是個凱特布蘭琪迷,說真的,我愛死凱特布蘭琪,除了梅蘭史翠普以外,她是我最喜歡的女演員,她把Bob Dylan演的維妙維肖,所有看過的朋友都崇拜的不得了~但我沒有… 沒有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覺得這部電影缺乏詩意。 一部描寫Bob Dylan生平的電影該如何鋪陳,這的確是Todd Haynes最大的難題,尤其是Bob Dylan的生命歷經了太多轉折,有太多的故事,但想面面俱到的結果通常只是散了電影的焦點,外加上不時的失焦。 七段航程,真的太多了些,我覺得第一段的小鬼實在太精采(或許精采了頭),完全講出Bob Dylan從Woody Guthrie的模彷者銳變成自己時代的代言人的心境轉變,那個黑人媽媽對他說:「你應該唱出自己時代的故事。」這句對白再有份量不過,雖然對Bob Dylan的生平不熟的人,這段故事已經夠混淆了,但我可以接受這個安排,可是他被白人家庭救起,因他是逃家少年被發現又逃離了他們家的情節,我就覺得很多餘了,那畢竟不是Bob Dylan真實的故事,演太多就變成了瞎掰了。 就我看來,電影用這種方式演出Bob Dylan沒有過的旅程,固然很有創意,但也有一個結構性的弱點,這樣就無法演出他還沒有成為著名的民謠歌手,在紐約格林威治村四處演唱(還跑去演戲)等待出頭的故事,少了這一段,一個非Bob Dylan迷就很難理解,為什麼他會從一個民謠新掌舵人變成搖滾明星。他的變,其實就是他的「本質」。 然而故事被割裂了,我們只看到茱麗安摩爾演的Alice在螢幕上感嘆她所認識Bob Dylan消失了,看到凱特布蘭琪長篇大論的說明:「我不是個抗議歌手」,還有他在1964年新港音樂節上著名的背叛。但少了Like Rolling Stone 在前,觀眾又如何能了解他的背叛所謂何來,我最不欣賞克里斯汀貝爾演出在美國公民協會上喝酒失態的那段,如果你聽實況錄音,就知道Bob Dylan其實知道自己在作什麼(當然,他可能真的喝醉了),他的轉向是漸進的,只是展現於外場合太具戲劇性,但電影沒有讓我們看到。 我其次不滿的還是克里斯汀貝爾演出的第二段,他皈依上帝成為牧師的那段,我只有兩個字評語:「白爛」。一個人決定信仰上帝,不代表他以前的作為變成無意義之事。這種劇情就真的很像「白爛」肥皂劇,我認為Todd Haynes故意將事實切割的結果,導致每段航程、每個人的意識型態都過於單一,而他又沒有成功的將故事整合回來,導致不知所云。 凱特布蘭琪是我心中的女神,但我認為,故事在這一段,有太多的自我辯護,要知道,在Bob Dylan於1966年進行巡迴演出時,他的精神狀態已經到了臨界點了,因為Like Rolling Stone的推出,不只是專輯賣座,一堆著名歌手或樂團都公開承認他們的音樂風格受Bob Dylan影響,他被大眾(尤其是媒體)認為應該知道所有的答案,但他其實並沒有任何答案,所以在那個時期,任何Bob Dylan在公開場合的回答,都帶有輕蔑的味道,當然更可能是他早就因為失眠、嗑藥,人早就不知High到那裡去了,所以要Bob Dylan自我辯護,那真的找錯時段了;凱特布蘭琪演技一流,即使外型不像也能抓住Bob Dylan的神韻,真要吹毛求疵,就只能說:我還是覺得她太清醒了。 審判那一段雖然論點不錯,但就因為這樣要找另一個人演(電影「香水」的男主角),說服力不甚充足。 說到最後我認為這部電影的串連結構不足,Todd Haynes向我們承現了Bob Dylan生命的各個面像,但還是沒有回答一個最根本的問題:Who is Bob Dylan?而我們為何會看到這樣的Bob Dylan?沒有他為何寫的出Blowin’ in the wind, 就不知道他為何在眾多歌手中一躍成為民謠代言人;沒有他用電吉他唱完Maggie’s Farm後被逼著用回木吉他唱起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就無法了解他不被認同的悲憤;「猶大」叫罵後沒有唱Like Rolling Stone,就無法理解Bob Dylan為何是Bob Dylan。 我是不是漏了一個人~哦!對,李察吉爾!在這裡,我要幫李察吉爾老兄平反一下,對,他真的不是很會演戲(除了演花花公子大帥哥之外),但他在這裡的演出不是他的問題,他本來應該是要和開頭相互乎應的,但中間有太多精采的情節打亂了佈局,他演的部份,即不能裝瘋,又不能開槍,你要他演成什麼樣。 (網友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說他看不太懂比利小子這一段,解答其實不難,用隨身採訪的記者的話:你不是太關心這個世界,就是對這個世界毫不在乎。比利小子身為一個逃脫的歹徒,碰到死對頭應該逃的遠遠的,但比利小子不會,他依然會站出來關心這個世界,即使這個世界不愛他) 看過網路上一堆評論,甚少出現惡評,我肯定我是少數一封,有一點小小抱怨的影評,但身為Bob Dylan Fans與凱特布蘭琪迷,我還是要說,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只是未必符合每個人的想法與預期,加上一堆人看不懂。在這裡,我要推薦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記錄片<迷途之家> (No direction home),看過這部片的人就能看懂I’m not there這部片,只是很抱歉,這部片在台灣發行DVD的數字超少(嘿!嘿!嘿!這部片本人有),就像I’m not there進不了院線一下。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