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影知識分享 ── 構圖 (Composition)
2015/08/01 20:24:00瀏覽9142|回應0|推薦1

2005 年 1 月,筆者在前往紐西蘭自助旅遊的前夕,非常匆促地買了第一台單眼數位相機 ── Nikon D70,由於倉促到來不及學習攝影知識,所以整個旅遊過程的照片,都是採用相機上面所預設的幾種模式來拍攝,例如自動模式(Auto)、人像模式(Portait)、以及風景模式(Landscape) 等等;隨後的幾年,大部分也都是使用這幾種模式在拍照,雖然期間也有買了幾本攝影書籍來看,但並沒有專心地去學習攝影知識,一直到了 2012 年 (七年之後),才下定決心專心學攝影,學了一陣子之後就陷入「錢井深 (攝影術語『淺景深』的諧音)」的深淵 ── 採購鏡頭,最後又忍痛買了大砲鏡頭來拍飛羽 ── 錢井真的很深!

回到正題;2005 年倉促地買了單眼數相機就飛到紐西蘭拍照,在毫無攝影知識的情況下,也有部分照片是拍得有符合一些美學原則,當然這是在至少七年之後才發現的,至於什麼是常見的美學原則,筆者在此簡述如下:

  1. 井字型構圖法 (又稱為三分法 ── Rule of Thirds)與保留視向空間構圖法;
  2. 前中背(前景、中景、背景)與斜角度構圖法 ── 為了營造空間的深度;
  3. 曲線構圖法 ── 常見的有 S 型與 C 型曲線;
  4. 斜線構圖法;
  5. 消失點構圖法 (又稱為「線性透視法」);
  6. 對稱構圖法;
  7. 對比構圖法;
  8. 框景構圖法;
  9. 相對高低角度構圖法(仰視、鳥瞰、平視;有時為了拍平視角度,得整個人趴在地上拍)

其中,井字型與保留視向空間構圖法是最為常用,也是初學者應先掌握的兩個原則,至於什麼是井字型(三分法)構圖法,顧名思義,就是將照片的整個畫面依水平與垂直方向各分割成三個等分,四條等分線所交會的四個交叉點(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就是所謂的「黃金分割點」,將照片的主體置於「黃金分割點」上、或置於接近「黃金分割點」上,會讓人感到整個畫面具有和諧均衡的美感;實際上,井字型構圖法(三分法)所交會的四個點,並不是精確的黃金分割點,黃金分割點的定義,是將一條線段分割成兩部分,使得較長線段相對於較短線段的比值,等於原來線段相對於較長線段的比值,假設較長線段的長度為 a,較短線段的長度為 b (a > b > 0),則由黃金分割可得 a : b = (a + b) : a,乘開後將 a 視為欲解之未知數,將 b 視為常數,代入二次方程式公式之後解得 a,再除以 b 即得近似比值為 1.618,而黃金分割率則為此近似比值的倒數,其近似比值 0.618;據此,三分法中的 2/3 之近似比值為 0.666,已經大於 0.618;因此,三分法是黃金分割法的約略簡易版,若要更精確一點,則可採用八分法 (5/8 = 0.625),那八分之五的四個交叉點,會比三分法來得更為精確。

okay,讓我們舉例來說明井字型構圖法,以這張「紅胸啄花公鳥吃水麻果實」為例,主體是被安置在靠近左方的兩個黃金分割點上,主體的重心則接近左下黃金分割點。

井字型構圖法,主體接近左方的黃金分割點:




至於為何將主體放在接近左方的黃金分割點,而不是右方的黃金分割點,其緣由則是「視向空間」;所謂的「視向空間」,就是順著主體視線或動線的方向所延伸出來的空間,而保留視向空間可讓整體畫面具有舒服又有餘裕的感覺,否則就會有沒有餘裕且主體快要碰壁或撞壁的感覺。


井字型構圖法加上順著視線或動線保留視向空間 ── 橢圓形即為視向空間





沒有保留視向空間的範例 ── 這隻鳥是不是有點向右上方碰壁的感覺




紅胸啄花公鳥吃水麻果實 ── 井字型構圖、保留視向空間、樹枝斜線構圖


上圖以井字構圖至此,一切都合乎原則,但筆者滿意否?Hmmm,在拍了幾年、後製也幾年之後,筆者不太喜歡主體頭上的留白留太多,上例的紅胸啄花之構圖雖然符合井字構圖原則,但筆者覺得主體頭上的留白留得有點過多,是可以再進一部地做調整。



九份的陰陽海 ── 井字型構圖(S 型公路彎道之左下彎道位於黃金分割點上)、曲線構圖 (S 與 C 型曲線)、右方保留視向空間






有時候,C 型或 S 型的曲線雖然很美,但卻會令許多人感到毛骨悚然 ── 例如,過山刀(烏梢蛇)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的樹根特寫 ── 對角線構圖法




台南孔廟大成殿 ── 斜線構圖法(看了一些美術書籍之後,發現這張也是消失點構圖法 ── 有兩個在照片之外的消失點)




台東的楓樹林自行車道 ── 消失點構圖法 (線性透視法),最簡單的 One Point Perspective;Well,垂直的紅線不該畫,因為那不屬於線性透視法裏的線。紅色圓點為消失點 (Vanishing Point)。

對於「線性透視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網路上的一些解說資源,例如 Art Studio Chalkboard 的 Drawing,以及 "Understanding Linear Perspective" by Michael Lewis  Art






台南孔廟大成殿屋頂上的兩條龍 ── 對稱構圖法、框景構圖法、23比11裁切法



對比構圖法:最常見的對比構圖為「顏色對比」,而其中又以「紅配綠」的構圖最為常用,底下這張就是以紅色的善變蜻蜓為主角,搭配翠綠色的背景以凸顯主體(實際上這張照片的背景有翠綠色、黃綠色、以及淡淺藍色,彼此之間還有些許的漸層變化)。


互補色是最常用的顏色對比:綠對洋紅、藍對黃、紅對青。此外,黃色與黑色也是很配的明暗對比色。除了顏色的對比之外,還有動與靜的對比、清晰與模糊的對比、粗糙與細緻的對比、柔軟與堅硬的對比等等。



紐西蘭 Milford Sound ── 框景構圖法





板橋林家花園的樹與樹根 ── 框景構圖法,消失點構圖法(有兩個在照片之外的消失點)





板橋林家花園的窗框(第一次曝光)以及某正門大廳(第二次曝光) ── 對稱構圖、重複曝光框景構圖法




除了上述常見的構圖法之外,拍照還有一些原則要留意,例如如何凸顯主題,仔細想想畫面中的哪些特點會吸睛,就可約略找出答案。凸顯主題的常見方法有:

  1. 將主體放在最亮的區域;
  2. 讓主體的色彩最為鮮豔;
  3. 讓主體的影像最為清晰或最銳利;


再者,拍風景照時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拍出「層次感」,而營造「層次感」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必須取「前景」、「中景」、以及「背景」,一般初學者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忘了取「前景」。


南雅奇岩旁的海狗石 ── 岩石與小池塘(前景)、海狗石與浪花(中景)、藍天與白雲(背景),海狗石位於黃金分割點上




Lake Tekapo 的教堂 ── 階梯(前景)、教堂(中景)、藍天與白雲(背景);這張照片中的藍天裏有耀光(flare),因為當時筆者還不懂攝影,只懂得按快門,更搞不懂那相機組的遮光罩有何用途,因為嫌著裝它麻煩,所以就沒有裝它,當然更不懂在逆光拍攝時有可能會產生「耀光(flare)」;此外,當時看到這個景時,只是直覺地認為「把階梯也拍進來會更好看」,根本不懂所謂的「前景、中景、背景」,算是直覺上的誤打誤撞做對了!





不只拍風景要營造「層次感」,拍人文或藝術表演時,也要記得營造「層次感」。

林家花園的說唱藝術團 ── 觀眾(前景)、主持人與表演者(中景)、圍牆、大樹、岩石(背景),斜線構圖




某些照片雖然沒有辦法營造前景、中景、以及背景的層次感,但可以營造立體感,斜著角度拍而不要正拍,就可以營造立體感。

台東縣成功鄉的路旁向日葵 ── 斜拍營造立體感、井字構圖、最亮最鮮豔最清晰最銳利凸顯主題、淺景深凸顯主題





常見的美學原則僅是原則,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得遵守這些原則,只要拍照者自認為有好理由或好的想法可以打破原則,就可以打破原則,畢竟拍照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況且有些照片是有價值的記錄照,主要目的是作為記錄之用,而不是拿來欣賞的。


雖然還有不少內容可以寫,但行筆至此已經累了,希望上述的分享,能幫助讀者拍出滿意的照片。



2017 年 12 月的新書發表:《 隨興攝影筆記簿 》



( 休閒生活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2696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