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位愛唱台語歌的外國女生:Tristan and Aila
2024/04/29 15:24:47瀏覽496|回應0|推薦12




愛唱台語歌的美國女生 Tristan,在之前的文章已經介紹過她,今天再來介紹一位也愛唱台語歌的女生 Aila。

Aila Deva 是在 2011 年 8 月 16 日,從俄羅斯來台灣唸書,她說自己非常喜歡台灣,她在 Tristan 採訪她的影片中說道:「台灣沒有一個地方會讓她不喜歡!」Aila 歌唱得很好,唱台語歌的發音非常標準,根本聽不出來是位俄羅斯女生在唱台語歌!

以下影片是昨天才剛剛上架的、由 Tristan 與 Aila 一起相互翻唱的《相思聲聲》(by 黃妃),聽完後如果覺得不錯,有宴會、婚禮、尾牙等等的活動時,可以找 Tristan 與 Aila 來唱歌。

Tristan 與她的團隊在這影片中製作了三種字幕:台語白話字、中文字、以及英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著這首歌來學習台語、台語白話字、以及英語,為了鼓勵大家學習台語並順道學英語,筆者在此以其中的兩句歌詞來做示範,範例如下:


siáⁿ-lâng lâi chhòng-tī ? ūi-hô lí put-chāi gún sin-piⁿ ?

是誰在捉弄? 為何你不在我身邊?


1. 什麼人?誰? (啥郎?)



siáⁿ 的意思就是「啥」、「什麼」的意思。

lâng 就是「人」的意思。



2. 捉弄;





歌詞裡的 "siáⁿ-lâng lâi chhòng-tī ?",在這裡是指被命運所捉弄,而命運實際上是比較中性的,它不會故意來捉弄你,因此歌詞裡的意思是有點在抱怨命運的走向不如預期:想要常常跟你在一起,但實際上卻不能如願。

Tristan 把這句歌詞翻譯成英文時是這麼寫的:

Who is messing with me?


mess with someone: It means to cause trouble for someone. (by Britannica Dictionary)

那我們回答「被命運所捉弄」時,應該使用 fate 還是 destiny?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te and destiny?  Well, Britannica Dictionary 針對這問題已經給出答案,讀者可以自行去查詢這兩個字的意思差異。

Who is messing with me?  Well, you have been messed up by fate.




"chhòng-tī"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指略帶有惡意或輕視的嘲笑與捉弄,只有在少數的情況下,才是指「只是好玩而沒有惡意」。因此,"chhòng-tī" 的本意比較接近英文裡的 "mock (verb)", 亦即:

It means to laugh at someone or something, and try to make them look stupid by saying unkind things about them or by copying them. 

(by Longman Dictionary)


因此,當我們以台語表達「不要捉弄他啦!」我們會這麼講:


上述話裡的 kah,看拼字結構是台語的第 8 調,是屬於高音階的短調,亦即筆者在介紹台語聲調裡所講的「半拍斷奏音 Mi」,但在這裡必須唸成「低音階的長調」,意思是「對某人施加某動作」。因此,kah 有兩種聲調唸法:


(2.1) kah 唸成高音階的短調時,亦即「半拍斷奏音 Mi」,此時的意思是「和」、「跟」、"and" 的意思;例如,「我跟他去看電影」裡的 kah。


這一句的「 "kah" 之音高與長度」、以及後面的「 i 之音高走向」如果沒有唸對,有可能會唸成「我喜歡去看電影」。


在這裡順便提一下,筆者在唸「電影」的台語時,不會分開唸兩個音,而是會把它唸成連音,像這樣:


但中南部的口音會分開唸,兩字之間的時間間距很小但聽得出來是分開唸。筆者兩種都聽得懂也都會講,只是比較常唸連音,在這裡不希望這分享會引來論戰。




(2.2) kah 若唸成低音階的長調,亦即「長音的 Do」,此時的意思是「對某人施加某動作」; 另一個看法是,此字應為 kā,「給」或「令之...」的意思,不過 kā 是中平調 Re,不是低音階的 Do,依筆者的感覺與看法,唸成低音階的 Do 比較具有語感,但這純粹是個人看法,同樣地也希望不要因此引來論戰。




這兩個例句已經充分顯示出:台語是一個聲調性的語言,發音咬字的方式一模一樣,但「音高」與「音高的走向」不一樣,意思完全不同。具有這種情況的發音字很多,例如水溝的「溝」、猴子的「猴」、狗兒很可愛的「狗」、書本很厚的「厚」、到了沒的「到」、把東西「交」給某人的「交」、足夠否的「夠」,發音方式都是 kau,但隨著發音的「音高」與「音高走向」的不同,就分表代表不同的意思。其實「碾」過某東西的「碾」,它的發音與咬字也是 kau, 但由於臺語字典將它寫為 kauh,因此筆者在這裡就沒將它列入。


BTW,筆者主觀的看法認為:捉弄是霸凌的前兆!

In my opinion, mockery is a precursor of bullying.



3. 為何?



4. 不在;



put-chāi  應該是歌詞為了押韻或文言的需要而這麼寫,筆者平常不會使用這兩個字,都是講 bô-tī,老實說,筆者也很少在日常對話裡聽到有人會講 put-chāi。



5. 我 or 我們;




6. 身邊; 










接下來的是 Tristan 採訪 Aila Deva 的影片,片中有提及美國與俄羅斯兩國的青少年文化差異,並附上一些照片作佐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抽空觀賞一下。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18055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