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樂與我的人生 (七)
2008/06/04 08:08:38瀏覽867|回應0|推薦21

一九九一年,幾個愛樂人和我一起成立了”蓬萊合唱團”,邀請剛移民到溫哥華的林麗玉老師當指揮,伴奏由林淑清老師擔任。兩位林老師在台灣音樂界都有他們的地位,曾蒙他們不吝幫忙,是我們的榮幸。合唱團以唱台灣歌謠(包括客家歌)、中國及其他各國民謠和宗教歌曲為主。我也曾寫了兩首歌詞,都由林麗玉老師譜曲。一首是用楚辭風寫的”蓬萊歌聲”,描述新移民在加國腁手胝足的生活,與對台灣故鄉日夜思量的懷念;另一首是福佬台語的”阿母”,以一年四季比喻人生的四個階段,來描寫母親的無限辛勞和崇高摯愛,那時正值慈母辭世後幾年,我就用”阿母”來表示我對她的思念。蓬萊合唱團現在仍是生氣膨渤地以歌會友。妻和我雖都沒再參加,每年卻盡量撥空出席他們的演唱會。該團近年來的特色是夫婦檔特別多,可喜可賀。

同一年,此間一些台灣人成立台加文化協會,以協助新移民安居樂業和協助推廣台灣文化為目的。在第二項宗旨的指導下,台加成立後,馬上協辦當時由本地音樂文化工作者陳慧中女士創辦的”台灣作曲家樂展”,向加拿大主流社會介紹台灣優秀作曲家的作品。後來又加入其他各類與文化有關的項目,這個活動慢慢擴大,名字也改成”台灣文化節”,以名符其實。在幫忙籌辦這個活動的期間,我不只對台灣文化體系有了重新且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有幸聆聽了平時沒有機會接觸的音樂。我曾榮幸參與、且深受感動的包括蕭泰然教授的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和金希文教授的”台灣交響曲”在此的世界首演;呂泉生教授歌樂展又讓我再一次欣賞了台灣合唱之父劊炙人口的作品。另外,因為”原舞者”的參加演出,我對台灣各族原住民的音樂和舞蹈有了像初識般的驚喜和感動。同時,國寶級大師廖瓊枝老師和蘭陽戲劇團更引起了我欣賞本土戲劇的"歌仔戲"的興趣。”台灣文化節”真是惠我良多!台灣文化節後來演變為嘉年華的形式,規模擴大,深獲主流社會和其他族裔人士的重視。自二零零一年開始,已經連續七年獲得”全加拿大最佳文化活動獎”,是台灣文化外交的尖兵。

在這段時期,我在宗教信仰上起了大變化。眼見世間的諸多不公不義,我無法接受有神宗教的各種解釋。加上我親眼目睹一生禮佛的慈母對於她婚姻的不幸和病痛的折磨如何無怨無悔地接受,又如何在病褟上安祥地預先告知我們她往生時刻的到來,更在往生前殷殷向醫生感恩、道別,感動之餘,我決心去探求支持她老人家的佛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有幸、有緣得以跟周津曦老師學佛。博學、精進、又不迷信的她指引了我進修的方針。跟這位我的佛學啟蒙師父學了幾年佛之後,我在一九九二年由夢參老和尚做見證,皈依三寶,法名智燦。感謝妻對我的諒解,我們現在互相尊重對方的信仰,彼此勉勵,以期在靈修方面有所進步。信了佛之後,我常常會想起當年顧神父為我付洗後說的話:”我希望你以後去研究佛學”。莫非冥冥之中,這一切早已註定?

因為信佛,學習佛曲也是當然的事,因此佛曲又成了我這段時期的音樂之一。不過,我永遠不會忘懷的是”五會念佛”,台中蓮社的唱經團以幾個不同的旋律,用虔敬的態度,唱出全心皈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心聲,讓人感動非凡。慈母往生前後,篤信佛教多年的小妹就是用”五會念佛”的錄音帶來帶領大家為媽媽助念,因此這個佛曲又多了一層和慈母相連的意義。現在每聽到或唱起”五會念佛”,都會把我帶回到那一段令我神傷萬分的日子。媽媽,請你保重;願你安息在自如自在的淨土國度裡。(待續)

阿母 (福佬台語發音)

1. 春花美麗, 五彩滿山園, 阿母抱阮雙手酸. 為阮艱苦, 為阮打算, 無睏天漸光. 望阮大漢, 阿母失紅妝.

2. 夏日炎炎, 翠綠染田莊, 阿母成(chia-n--"培養")阮腳手軟. 顧阮讀冊, 顧阮三頓, 辛勞日真長. 望阮成(jia-n -- "成為") 物(meng -- "有用之 物"), 阿母勤苦勸.

3. 秋月光明, 西風陣陣起, 阿母想阮心頭悲. 愛阮打拼, 愛阮立志, 操煩數十年. 望阮回鄉, 阿母心稀微.

4. 冬夜慘淡, 霜雪落歸(gui --整個)暝. 阿母離阮西天去. 放阮孤單, 放阮無依, 思親心難止. 慈恩未報, 後悔無了時.

(寫於1993,以時序的四季代表人生的四個階段.不管哪個階段,母親的慈愛和操心不時在照拂,護衛著我們.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阿母 林麗玉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su43&aid=191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