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的洋媳婦和洋女婿
2008/05/01 11:13:22瀏覽1325|回應1|推薦30

我常告訴剛認識的朋友說:我們的家庭像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我是在台灣出生、流有原住民血液的華人,我太太是在菲律賓出生、混有華人和菲律賓兩種血統的Mistisa (混血兒),兒子出生於美國、長大於加拿大的溫哥華,而女兒則在溫哥華誕生、成長。

現在,這個小型聯合國又變得更加多元化了。首先是在美國司法界工作的兒子交了個金髮女郎,幾個月後就宣布訂婚;又在一九九九年于奧立崗州的阿爾伯尼城的一個小教堂締結連理。其後,我們在溫哥華舉辦”迎親宴”,把瑞秋(Rachel)介紹給從小看著我們兒子長大的親友們。後來,女兒和她的洋男友於二零零三年在一個叫Galiano的小離島成婚之後,我們同樣舉辦酒席,把洋女婿亦安(Ian)介紹給親友。只是這個酒席遵照女兒的意思,除了親戚之外,只請她”認識”的朋友參加。若有”向隅”的朋友抱怨,我們就把責任推給女兒。所幸他們都表示尊重、了解。

瑞秋的血統連她自己都不是十分清楚,好像意大利、德國和愛爾蘭都有。她出身於一個十分”破碎”的家庭:父母在她念高中時離了婚,且分別再娶、再嫁;後來,父親去世後,繼母又再婚。誰又會想到這繼母和這位”繼繼父”竟對瑞秋疼愛有加,成了她相當信任的”好朋友”。難得的是瑞秋知道自己這個錯綜複雜的家庭背景對她的心理絕對有不良的影響,因此她自食其力上大學之餘,也懂得利用她分得的爸爸的撫卹金去找心理諮商師幫她療傷。大學畢業後,她也很快地找到工作,當了一名物業管理公司的小主管。

婚後,瑞秋當全職的家庭主婦,在家相夫教子,把現年六歲的孫子奕森和四歲的孫女兒乃莉調教得乖巧聽話、伶俐可愛。為了鼓勵奕森參加課餘的社區球類活動,她自己以身作則,志願去當足球教練,雖然她自己也得先努力充實足球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她也發揮室內設計的天份,把一個小窩佈置得溫馨舒適。也許是瑞秋的家庭背景”異常”,也許是她和兒子從相識到結婚時間短,沒有很多和我們相處的機會,因此,開始有一陣子對我們兩老有些處處提防、時時戒備的樣子。無法完全信任的後果是猜忌、疏離,讓夾在中間的兒子相當為難。我們除了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不讓他們有壓迫感之外,更要求自己開放心胸、更加關愛他們。只要知道他們有需要,一定主動幫忙,毋須他們開口要求。經過幾年的努力,媳婦對我們的信任度總算是急速上升。去年他們全家從美國回來看我們幾次。有一次,瑞秋說了一句讓我們既感慨又感動的話:”現在我終於感覺到有個可以回去的家了。” 我們除了感到苦心沒有白費之外,也勉勵我們自己要繼續努力,以期有更融洽的家庭生活。現在,她和她的婆婆 – 我太太 -- 可以在長途電話中聊上整個鐘頭,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從孩子談到理家;又從社會大事談到個人的感受。她對一些台式、華式料理也興味濃厚地用心學習。至此,我們和洋媳婦之間的關係總算是苦盡甘來。

洋女婿亦安是英裔加拿大人。本來住多倫多,在本省的維多利亞市念完研究所之後就留在西海岸工作。如同兒子和洋媳婦開始交往時,我們就主動去認識她的繼母和”繼繼父”一般,當亦安的父母親在他和女兒熟識後第一次來此時,我們也馬上跟他們連絡,一起吃飯,以便未來的親家得以互相認識。我們覺得這不只是禮貌,也是尊重的表示。亦安的個性比較爽朗隨和,談吐幽默可親。回家來,我們煮什麼,他吃什麼。飯桌上更是經常笑聲不絕。對於我們教三歲半的孫女兒愛珊和一歲半的孫子凱智講台語,他認為是一件好事;甚至當小愛珊表示要”教爸爸台語”時,他也會”伊哦”地跟著學,因為他明白多會幾種語言會令人加寬視野、增長見識。女婿喜歡運動,尤其愛打冰棍球。每星期總會有固定的時間去享受他的最愛。他卻也知道女兒在家帶兩個孩子相當辛苦,只有他自己打球享樂有些不應該,因此,他會自動要看孩子,而讓女兒跟朋友出去吃飯、看電影,輕鬆一下。當然他平常下班後,會與愛珊和凱智玩在一起、鬧成一片;也幫忙作家事,可以算是相當體貼的好丈夫、負責任的好父親。

我們和亦安相處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他不太喜歡和父母有太多的接觸。女兒告訴我們說這個怪脾氣的由來是因為他小時父親管得嚴,所以他和唯一的哥哥總是對爸爸避之唯恐不及。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不會要他們經常回來;我們去他們那兒和孫子玩時,也記得不要逗留到太晚。久而久之,亦安也瞭解我們不會強加”己之所欲”在他身上,彼此之間就更融洽了。

我們為兒子和女兒慶幸他們都有好配偶。其實,人人都很容易有好配偶,其道無它,除了靠些許運氣之外,最重要的是持續努力經營。配偶之間如此,和媳婦、女婿之間又何嘗不同?

我們在一些報章雜誌上經常看到有文章說”洋人都如何如何,因此我的洋女婿或洋媳婦就如何如何”,把所有的人”灌鑄成型”(stereotyping)。其實,洋人之中,就像台灣人或華人社會一樣,各式各樣個性的人都有,沒有絕對的模子。經營人與人共處之道在於學習互相尊重。對同種族者如此,對異族,更須我們瞭解、容納並尊重他們因文化背景有異而產生的不同習俗和做法。切勿有傳統上”華尊夷卑”的想法而想要”教育”對方,以使他們也”懂禮教、知孝悌”;或以為”禮失求諸野”而一昧諂媚、阿諛。我們必須了解世界上的東西,尤其形而上的文化、藝術等物,只有相異,而無高下、好壞、優劣之分。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對周遭的人 -- 不管是什麼族裔的人士,也不管與我們是何種關係 -- ,就會不亢不卑、謙恭禮讓。若是人人如此,家庭和樂、天下太平的日子就不遠了。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su43&aid=1830064

 回應文章

微笑天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了不起
2009/12/24 15:50

您的家庭真的好特別,

看似那樣複雜卻又一團和氣。

我想,這是因您有在異中求同的智慧,及同中容異的雅量!

很值得大家學習!


惠風和暢惜芳草.琴韻悠揚伴知音
子建 (chsu43) 於 2009-12-25 09:06 回覆:
多謝教官的回應與讚賞.事實上我們也都還在學習呢! 不過,正如其他待人的原則一樣,要是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之所欲施之於人"的同理心,事情通常不會弄得太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