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9 17:42:31瀏覽315|回應0|推薦1 | |
本文刊於2008年7月18日蘋果日報,標題為「不要全推給景氣不佳」: 面對這一波景氣反轉向下,行政院的財經首長群不斷強調是全球性的不景氣所致、台灣的經濟基本面仍很健全……。言外之意,少數慘賠的股民是自己嚇自己,而政府的能力無法扭轉全球性的經濟局勢,乃理所當然,無法苛責。 美降息退稅刺激經濟 聯準會的貨幣管控、白宮的政策和國會的法案,效果如何容或見仁見智,但美國在處理次貸相關的金融風暴上,態度迅速而積極,信心喊話輔以各種短中長期措施,讓人有「政府一定會想盡辦法解決問題」的感覺,正是提振整體信心的關鍵因素。 台灣的情況呢?為了打擊通膨,央行調高利率,但不見財經單位出面解釋,升息造成資金緊縮、可能導致經濟景氣下滑的風險,應如何因應?而同時之間,行政院連續放寬對大陸投資的資金與技術標準,但無法明確告訴人民,這些政策如何立即改善因全球金融風暴、油價通膨等因素而惡化的國內景氣?而除了打「兩岸經貿開放」牌之外,財經團隊似乎就束手無策,只能呼籲大家共體時艱,更不用說主導立院通過興利法案或各種緊急措施。 政策要讓人民有信心 有人說,「二房危機」中台灣股市是超跌、反應過度。但這也反映了,「完全政府」的優勢下,執政措施至今並沒有讓人民更有信心。這是為什麼?恐怕不是簡單一句「基本面良好,只是全球性景氣不好」就可以帶過的。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