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04 01:46:31瀏覽3243|回應1|推薦23 | |
文字 | 方傑 chongkiath71 (臉書專頁) (原載新加坡《品》雜誌中文版第81期 ,2020年2月號【約】輯)
達爾文在十九世紀提出演化論觀點後,考古學在歐洲如火如茶發展,考古學家在歐洲各地陸續發現古代原始人的洞穴,裡面畫滿了栩栩如生的動物 。 一開始時,許多人都認為那是有心人的偽作。然而經由科學採樣化驗,證實這些壁畫源自三萬年前原始人的手筆。 以法國的Chauvet 與Lascaux 為例,進入這些洞穴時,都要在狹小的山洞中摸黑爬行幾公里。何以原始人要大費周章,進入這樣子的山洞中畫上各種奇獸? 其中最讓人百思不解的莫過於壁畫上長著鳥頭、鹿頭或牛頭,或有著羊蹄的人物。 隨著各領域學者加入考古挖掘研究之後,最新的研究認為,那些長著動物頭或腳的人物都是古代的巫師,山洞是巫師們作法的地方。巫師會進入山洞擊鼓、舞蹈,山洞特殊構造產生的頻率會讓人進入恍惚狀態。巫師戴上野獸的面具,幻化為獸,在那裡與動物溝通,立約,祈求動物為人類犠牲,帶來豐收。 圖:法國肖維洞穴約三萬年前的壁畫 圖:法國拉斯科洞穴內長著鹿頭的人 圖:法國拉斯科洞穴內長著鳥頭的人物 圖:化身為牛的薩滿 現代人可能覺得古代人假惺惺,獵殺動物何必如此矯情? 心理學家認為,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在狩獵時,動物死去時的眼神與痛苦的垂死掙扎都會讓他們感到不安。為了消弭內心的罪惡感,他們發明了狩獵儀式,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流傳著人類與動物立約的故事,好比說,印弟安人會與野牛立約,祈求野牛為他們犠牲,透過儀式,他們還原骨骸幫助野牛重生。 古代人從不敢浪費他們的食物,他們在狩獵季節只獵捕一年所需,他們比現代人更尊重食物,為死去動物祈禱的儀式,還流傳在現代許多宗教中。 反觀現代人,我們用工業化的方式飼養動物,養殖場裡的動物毫無尊嚴可言,牠們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被食用,牠們只是一塊肉,英文會區分豬(pig) 和豬肉( pork)、牛排叫 steak、牛肉叫beef,那是因為我們刻意不讓吃著肉的人內疚想起,他吃的是一隻動物的屍體,我們吃肉時是不帶一絲虧欠的。 我想起小時候,外婆生病,媽媽為了給外婆進補,養了幾隻烏骨雞,我們陪著烏骨雞長大,當烏骨雞被宰殺的那天,我和弟弟都氣哭了,我們堅持不喝一口湯。矛盾的是,我很愛吃肯德雞,或許其中差別在於烏骨雞是動物的屍體,而肯德雞只是肉。 下圖:在工業時代後,動物在現代人眼中,漸漸失去了牠們的神聖性,淪為無生命的肉。 對原始人而言,許多巨型動物比他們強大太多了,美洲原住民認為動物是他們的兄弟,古代中國神話裡,動物可以修練成人,甚至西遊記裡的豬八戒與孫悟空最後還成佛了,一直到今天,印度人還認為有些動物比人類還高等。 現代人無法理解古代神話中的神祇常會化身為動物,希臘天神宙斯會化身為公牛或天鵝,印度的象頭神Ganesh象徵智慧,埃及天神Horus會化身為老鷹。只要看看天災發生前,動物比人先覺察,你就得承認,除了善於破壞自然,人類並沒有自己想的高明。現代的基因科學也告訴我們,人猿與人類基因高達99 %的重疊性,可見古代人也沒有我們想像的無知。 圖:埃及天神Horus 的老鷹形象 圖:印度象神 Ganesh 圖:化身為牛的宙斯 圖:化身為天鵝的宙斯 古代神話充斥著動物形象,西遊記西天取經,其實是唐三藏馴服內在的豬、猴子等動物本性的過程;神話裡英雄殺掉巨獸,象徵他克服了自己身上的獸性。在文明之初,宗教倫理開始教化人們,人類是比動物高級的物種,孟子就曾苦心勸誡人們,要擺脫自己的動物本性。 然而,在文明高度發展之後,人類徹底擺脫了動物性,變得愈來愈無趣呆板,失去熱情與活力。因此,重新去與我們內在奇獸連結,和平共處,成了現代文學與心理學的共同主題。 J.K 羅琳在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以魔幻的方式,要我們去珍視我們身上的動物本能,這些奇獸也許會為文明帶來混亂,但如果懂得適度地與牠們共處,牠們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生氣勃勃。
下圖:J.K羅琳編劇的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劇照
方傑談神話: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