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8 03:07:44瀏覽1550|回應2|推薦6 | |
佛學與學佛 我想說明“佛學”和“學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佛學”是將佛教的思想當作一門哲學知識與理論來看待而探究它的確定的意旨,這裡可以容許僅僅是純思辨的進路(pure theorectical approach)。“學佛”則是宗教的實踐的進路(practical approach),像如素、發心、持戒、修忍與修禪定等。兩者相較,我認為“佛學”就更為根本,因為一個人對於一個大的教派(像佛教、基督教等)假如不能先建立起確切的基本認識與知識(正見)又乏明師指點的話,恐怕不知道會修成什麼個模樣。當然,從修行者的角度去看,那些只停於純思辨的興趣者難免被譏為“知解宗徒”。但是,知識作為一種客觀的知識看,有正確見解的“知解宗徒”反而是不可少的!你大可看看在大學裡各門知識學問不是就需要大量的“知解宗徒”才能將一門學問變成顯學嗎? 我認為在年輕時期(大學階段)就應當花點功夫在佛學的基礎學習上,因為從原始佛學,小乘部派佛學,大乘空有二輪,真常心系統,禪宗,密宗等的典籍裡存在著一大堆的佛家名相必須細心如實瞭解,很多人讀佛學進不去就是起步晚而無法董理出那些名相的確切意蘊,最後只好放棄,胡適之先生便是個例子,他的《中國哲學史》僅能寫到先秦不能寫下去,因為他根本無法讀懂佛經裡的道理。另外一層困擾就更大,那是系統教相,就算弄明白了名相的意義,但相同的名相套在不同的佛學系統中也往往有不同的意解,像《大乘起信論》講“一心開二門”,天台宗的智者,荊溪,知禮的講解跟華嚴宗的賢首,澄觀,宗密的推演可說是完全不同,宋初天台宗分成兩派就是其中的山外派的天台和尚根本就懂錯了本宗的意旨,四明知禮和他們的往復論辯,裡面的論題非常深微,稍為對天台的系統性格瞭解有一點兒偏差就整個倒向了華嚴宗而“墜陷本宗”!由於系統教相太複雜,所以我建議先從大乘有宗的唯識宗瞭解開始。再讀大乘空宗(中觀學派),然後讀原始佛學的四阿含經,再讀部派佛學,小乘的成實,俱舍等論,大乘的大乘起信論,華嚴宗,天台宗,最後才讀禪宗(先讀禪宗的人大體上都忙著耍嘴皮,最後是對佛學內部全無所了!)假如對密教有興趣可以繼續看密宗的典籍。推薦初學者下列的一些入門書: 佛家名相通釋 - 熊十力先生 成實與俱舍二論印象中演培法師有講記,都是我在七十年代讀的,已不復憶是誰的講記。此外,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值得讀,他的其他佛學的著作都應當細讀。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