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5 10:58:23瀏覽4067|回應1|推薦37 | |
壹傳媒要出售在台業務與資產,實在不是新聞,如何賣、賣給誰,才是台灣社會應該關心的重點。黎老闆與蔡老闆的大戰,終究不是政治力量決定勝負,而是比誰的口袋更深、更有鈔票可以用來燒錢。鬼月不能用「旺旺」來祭拜普渡好兄弟,這理由可以理解,少了「仙貝」金錢挹注、依賴蘋果賺錢的壹傳媒集團,有了壹電視的龐大開銷,還真不是賣蘋果就能獲益了事,再多屍體與裸體,也擋不住錢不夠燒的困窘。 工商時報報載:「市場人士指出,在台灣的電視業務是最大的錢坑,電視業務過去3年累計虧損已達到17.22億港元,2012財年的虧損額高達11.68億港元,平均每天要燒掉320萬港元,讓許多本來有意購買壹傳媒的買家望之卻步。」、「電視業務虧損更造成壹傳媒現金嚴重流失。壹傳媒2012年財報的營運現金淨流出5.1億港元,相較於過去幾年淨流入的情況,本業營運的糟糕情況可見一斑。公司為了維持營運,不久前更出售旗下的動畫子公司,獲得7.6億港元的現金進帳,但全年現金淨流出仍有1.4億港元。」、「受到電視業務拖累,壹傳媒近兩年來虧損情況嚴重,自從在2009年宣布進軍電視台以來,獲利情況就直線下滑,毛利率從2010年的40%下滑到今年的18%,整體更是由盈轉虧,2012財年的虧損達到9.65億港元,而壹傳媒在台灣業務佔集團收益的43.2%、香港佔55.3%。」、「香港媒體曾指出,基金界對於壹傳媒獲利表現相當失望,因為壹傳媒董事會主席黎智英曾在2006年以每股4.15港元的價格對基金銷售1.8億股,以昨日收盤價每股0.55港元計算,當初購買股票的基金持股浮虧已超過6億港元。」,據上新聞報導資料,可見壹電視無法上架、不能拓展廣告收益、累積虧損擴大等重要因素,致使壹傳媒經營壓力逐日成長,再深的口袋也禁不起黑洞般的燒錢。 旺中集團與壹傳媒集團的共同性,在於兩者都是香港交易所掛牌的上市企業,不論是以紙上公司或控股公司上市,基本上,兩家大企業都認同香港註冊與掛牌,才能保障集團利益與股東權益。惟獨黎老闆的電視夢,不能依賴一萬人上街頭反旺中壟斷就能轉虧為盈,也無法冀圖平面媒體傾綠挺扁,即能藉由政治力量逆轉勝。所謂時勢造英雄,黎老闆再怎麼神聖英明,也無法抵擋錢在燒、股價直直落的慘況。 香港壹傳媒的股價由績優股成為現在的雞蛋水餃股,黎老闆會心痛、股東與董事會更捨不得。獨樹一幟的媒體風格,確實讓壹傳媒在台灣打開新類型的傳播文化與報導特性。「腥色羶」已經感染所有本地媒體,無論電子或平面,皆以效法壹傳媒的「神來之手」為馬首是瞻,前有李宗瑞事件的風波,平面媒體因此事件報導而涉入刑事責任者,不是蘋果或壹週刊,卻是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顯見黎老板確實改變了台灣媒體,也製造了一群惟屍體、裸體、八卦為噬血對象的記者與閱聽眾。這種重大改變是否「回不去」,要看看在台壹傳媒由誰接手經營,在惟利是逐的指導方針下,社會大眾看不到體制內的「北風」,只有包裝形象、行銷至上的「太陽」才會在體制外揭露。 拿「北風」與「太陽」來比喻記者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準,這是便宜又好騙的手法。編輯檯上有太多「北風」在唱和,現在被拱為「太陽」者,何曾沒有作過「北風」?只是閱聽眾看不到他們曾經是「北風」的囂張模樣,過往老闆和同業基於職業倫理與潛規則,不會白目拆穿假象,把媒體圈子裡不能說的秘密一次抖個不停。 閱聽大眾應該期待自己擁有獨立判斷能力,對於新聞報導內容可以消化咀嚼,不要依賴「媒體調味師」的名嘴評論,至於有無「北風」、「太陽」顯不重要,觀眾若甘於被騙、習慣調味後的新聞評論,「太陽」再多也無法擋住燒錢的壓力。黎老闆與蔡老闆的戰爭,終究要在企業經營的現實面畫上休止符。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