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0 05:03:59瀏覽1779|回應4|推薦31 | |
二代健保非做不可,至於「非做不可」的理由,不是單純解決現有健保虧損而已,也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健保在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的雙重認定下,未來我們可不可以擁有一個比較完美的制度,至少要比現在的健保制度好,否則修法改革對老百姓來說,有何感受與差別呢? 楊署長推動二代健保的熱誠與衝勁,值得令人感佩!觀察楊署長在政論節目上的解說,倒是替楊署長捏把冷汗。 個性直率或許遇上伯樂型的長官比較可以包容諒解,但是面對公眾推銷公共政策,這種個性只會自己吃悶虧而受挫。二代健保引起爭議之處,並不是阻礙改革的進行,相對來說,楊署長應該放下心中成見,仔細聆聽別人在反對什麼。如果反對意見都聽不清楚、不甚暸解其意,不僅溝通出現鴻溝,對於政策法案的修訂也沒有任何幫助,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 楊署長單刀直入的講解與推廣模式,偏重於講自己已經習慣的言語與措辭,作為楊署長的聽眾,只會感受被說服的壓力,但是感受不到自己心聲被傾聽的尊重與瞭解。有人把二代健保比為花博的空心菜,這種說法千萬不要放入腦袋裡,心中只有政黨鬥爭的人才會如此仇視短見。 二代健保的費基如果以「家戶總所得」為基準,楊署長就應該完全比照現有所得稅課徵方式來收取健保費。綜合所得稅是後收制,今年所得明年才繳稅,而健保局的現金流能否因應費用後收是個問題以外,費基如果不全部比照綜合所得稅稽徵方式來釐清保費繳交依據時,東添西湊的「家戶總所得」只是拿磚砸腳,在迷霧中玩起複雜的走迷宮遊戲,不僅搞得衛生署人仰馬翻,楊署長的說詞一日多變也不足為奇!更甚者,不但立委搞不清楚,連繳費的民眾更會一頭霧水。 例如,現在的健保費是依經常性薪資所得逐月扣繳,未來若依據「家戶總所得」扣繳,難道今年保費是根據去年的所得水準繳交?還是今年保費要等明年所得申報完畢,才知道確切的健保費負擔?「所得稅」的時間差效果,恐怕會讓健保費計算依據出現爭議,畢竟一大堆所得項目放入費基考量以後,每年所得要等年度結束才會確定,無法比照現行制度逐月從薪資設算扣繳,這樣的「技術問題」,難道不是很嚴重的爭議? 以「設算所得」的觀念來說,直接訴諸基本保費或最低保費,不但令人清楚瞭解,更不會有「虛擬所得」的爭議。現有稅制無法課徵的所得稅,楊署長無須花心思多做文章,財政部做不到的稅改,更別提衛生署了!有稅籍資料者與無稅籍資料者應該分別處理費基的設定,如果還是堅持「家戶總所得」來推算二代健保費基,楊署長應該虛心請教財政部的支援,不要閉門造車來設想。 二代健保的改革中,讓多口家戶降低負擔是立意良好的修法方向。至於藥價黑洞與部分負擔的檢討,楊署長還是多聽聽精算師與民眾的觀感,這兩者應該不是 trade off 、「彼消此長」的相互衝突關係。開源之外,政府更有義務為健保支出來節流,否則健保費的波動,只會莫名增加民怨與政府溝通的社會成本,畢竟經常漲價的「健保」,只會讓人罵做「賤保」罷了。 楊署長要像一隻勇往直前的蠻牛向前衝,把二代健保落實與推動的精神,當然令人佩服與支持。不過在官員與專業的堅持以外,還是多留些空間接受別人的批評,真正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心聲,否則單憑熱情與幹勁,體諒楊署長之人固然會搖頭感嘆,當罵聲連連時,何嘗不是楊署長自己捅了馬蜂窩呢?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