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孩童心靈的閱讀研討會片段分享
2009/11/19 03:43:27瀏覽19|回應0|推薦0

2009孩童心靈的閱讀研討會中,美國南加大的Dr. Stephen Krashen有一場名為『自發性閱讀、文學與放聲朗讀的力證』的講演,他所提到的內容讓我想起了從前讀過的兩本書~《全語文的全,全在哪裡?》以及《朗讀手冊》,我覺得裡頭所提到的閱讀概念相仿。

書面語言中,有三個系統同時交互運用:字形語音(字母與聲音的對應)、語法(句子的型態)以及語意(意義)系統。全語文的想法中,雖然沒有完全揚棄拼音法則等基礎的語文學習要件,但是卻不贊同將這一區塊獨立出來教。它的做法是~當處在真實的讀寫情境中的時候,用迷你課程的方式教授給學生。

朗讀手冊中呼籲並強調家長老師朗讀文本給孩子聽的價值,但卻不特別強調發音等規則的重要性。1998319紐約時報的頭條新聞寫道:專家呼籲教閱讀得雙法並用,發音與文義教法混合使用。

Mr. Krashen在講演中傳達給與會者的是同樣的觀念,他重新陪著大家解讀學習語言時的兩大假說:一是語言技巧建構假說;一是語言理解假說,同時間,他一直讚揚用理解以及自由閱讀的方法所習得的語言能力。並且,一直在強調SSR的功效,那是Sustained Silent reading,即,持續默讀。近年來推得如火如荼的晨讀也是站在SSR的基礎下所發展的。

看來,Mr. Krashen的說法與我所已知的閱讀概念並無太大差異,只是多了更多的資料與研究來佐證而已。不過,不論是我方才提過的兩本書,還是Mr. Krashen或是曾志朗博士,都提出了意義學習對語言學習,以及對閱讀理解本身的重要性。Krashen認為閱讀無須教導太多策略,與會的曾志朗博士也認為閱讀策略要交,但是適度就好。

那閱讀策略到底要不要教?要教到多深?SSR可以取代一切閱讀活動的帶領嗎?這一團的理論還是在我腦中打迷糊戰,也就是,我依然困惑。

     

重新整理一下紊亂的思緒吧!Mr. Krashen的講演牽涉到兩個概念,一個是對學習語文本身;一個則是閱讀,後者我想還包括了閱讀理解、閱讀策略、閱讀材料等等比較細項的東西。

 

先說學習語文本身好了,以前在國語日報上曾經有過一篇文章提到:英文要學好,讀小說就行。我曾經對這篇文章寫下過些許想法,與您分享。(下文寫於2003/4/19)

資料來源:

92.1.14國語日報。『英文要學好,讀小說就行。』

摘要:

   一個沒上過補習班的建中學生在托福考試中得了滿分,當記者問及他的讀書方法時,他說:「我只聽英文廣播及看英文小說。」洪蘭教授極力推崇並提到了一個心理學上的現象---『字優效應』,即辨認一個字的時間比辨認一個字母的時間短,因為字是有意義的,意義度減少了大腦工作的負荷,所以速度變快了。字典只告訴你字義,但閱讀讓你體會這個字該怎麼用才恰當,她提到,英文要唸得好,上補習班是沒有用的,補習班只教你文法和生字,但只有透過實際的閱讀,才會知道這個生字怎麼用。閱讀幫助了你在不知不覺當中把生字變成了熟字。所以,學英文沒有別的捷徑,必須靠閱讀,把生字變成熟字,才能讓大腦有餘力去處理句意,多閱讀程度就越好,程度好讀起來就越輕鬆,越輕鬆讀,一有空就越會想去讀書了。

我的想法:

   我們不可能叫一個初學英文的孩子直接去讀小說,但我想有意義且連貫的東西是很重要的,就像以前我們在念文言文時一樣,考試時若直接提出某一段中的某一句話,通常會讓我們很難去了解到它的意思,偏偏,以前測驗卷出題時很喜歡這樣出,常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而痛苦無比,英文的閱讀測驗考試亦然,在順著文章讀下來時,總會碰到幾個不認識的字,你的處理策略可以是:

1.      Predicting using context and letter-sound relationships

2.    Reading on to see whether predictions make sense

3.    Self-correcting when something does not make sense

4.    Seeing whether the sentence sounds right (grammar)

5.    Thinking about what would make sense

6.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already know about a topic

7.    Making a connection to other related stories

8.    Using the letters and sounds to make a prediction

9.    Breaking a word into parts

10.    Relating the word to a familiar word

11. Skipping the word and going on

12.    Reading on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on what a word might be

13. Looking up really important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From “Understanding reading strategies” by Kathy G. Short)

這些例子在在說明我們的大腦在處理資訊時的微妙,也讓我觸類旁通了許多教學上的點子,例如:月考時,國語通常有幾課到幾課的範圍,老師們在出國字注音時是以單一語詞出現的方法呈現,挖空其中的某一個國字或注音讓孩子填,我們可以將之改為是寫一篇組合了要考孩子的語詞而成的文章,再挖掉其中要考的語詞考孩子,孩子可以從文章的前後文中清楚的明白到被要求填入的語詞是什麼,也就是,他們不再做這樣的發問「這個猩猩要填星星還是猩猩」。

就英文上的學習也是一樣,舉這次老師給我們的教材為例,它的內容當中,其實出現了很多一再出現的字詞,像是construction, literacy等等,即使剛開始不認得這個字時就不去翻字典,之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個字也讓我們大概從前後文去猜測或理解到了它的意思,並對它愈來愈熟悉,這也是洪蘭教授提的生字已變成了熟字的關係。再者,在語文課我們教成語時,要求孩子先提出成語,再用這個成語造句,或試著組合一些不同的成語,把它們都用到自己創作的文章上,從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孩子對這個成語的意義是否有曲解之處,匯集了全班對某一固定成語的造句或小文章就成了可供全班閱讀的素材,比起學生自製自己的成語典要有意義多了,在閱讀了全班三十多人對同一成語的造句或小短文之後,相信原來一知半解的人也會豁然開朗了。

人類發明語言、文字的最大功能在於溝通,所以,教孩子明白詞句的意義,並能以之為根基,創作屬於自己的東西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在學中文或英文上,片斷零散的抓取一些課文中的單字、語詞,其實它的意義性很低,如何誘導孩子大量閱讀,如何創造適合自己學校區域的學生閱讀的材料是當務之急,該是起步的時候了。

 

 

再來看看閱讀這個層面,一個人能不能進入閱讀這個區塊,除了他本身語文能力的因素之外,恐怕還要再加上閱讀者本身的閱讀經驗、他曾經接觸過的文類、他觸碰閱讀材料的頻率等等交互作用而成。

一本文本不論是經典或是當代的流行產物,都代表著某一程度劃時代的意義。那是前人的腳步,也是時代的見證。要想成為一個了解時代脈動的閱讀者,還是想全憑經驗法則過活,也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況且若我們將『閱讀』的定義放大,恐怕大家都是無時無刻都在閱讀吧!

我們常希望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閱讀,希望孩子因為閱讀而悅讀。但是如果在培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的過程中,失敗的帶領策略讓孩子對閱讀這件事情倒盡胃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過多的指導與拆解文本會破壞文本給讀者的美感,寫不完的閱讀作業單又會是孩子面對閱讀這件事情時的惡夢。我常在想閱讀的評量該怎麼做?人數少時,我可以跟孩子聊聊書,討論討論。但是當我面對的群組是一大班的孩子時,我又如何能夠同時顧及聯想力十足,已能與我天馬行空談書的孩子,以及那些連書都還沒讀完,甚至連基礎閱讀都有問題的孩子呢?

20097,在台北市圖也有一場閱讀的嘉年華會,會中許多在現場教學的老師們分享著他們在現場可以施行的閱讀策略;《閱讀動起來》的第二冊中,前往香港取經的台灣教師們更帶回來了不少香港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嘗試。每一場不同成員所組成的閱讀研討都在述說著同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並且交換推動實務面的經驗。至於閱讀策略到底需不需要教?讓它盡在不言中?還是讓它自然伴隨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成為他們的能力?是該雞婆的幫學生安排滿滿的閱讀活動,還是讓學習回歸學習者本身。畢竟,動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的帶領對學生而言是一項功課,他們的閱讀產出就只會是一項作業,閱讀本身散發出來的魅力也將永遠感召不到我們的孩子。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eftain&aid=1249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