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角七號──>賽德克──>臺灣電影的明天?
2011/09/14 00:30:39瀏覽521|回應6|推薦8

賽德克巴萊,臺灣的觀眾期望很高。送出去威尼斯參加影展,一開始就傳回兩樣不同的報導。臺灣媒體報導,說當地好評如潮。網路上卻是不斷有人說,結果不如預期。說真的,我還有點糊塗?

但是站在同胞相挺的立場,當然還是真的希望好評如潮。

其間還有許多大陸網友,給予嚴厲批評。臺灣的網友反應,有的也是非常激烈。反應大致說:「不懂臺灣文化,不要批評。」不然就是「大陸爛片更多。」

最後影片沒有得獎,魏導演說他不在乎。

我先想要討論,是不是不懂臺灣文化,就不能批評臺灣電影。這類的言論,其實在日常辯論中,常常出現。就是先找個理由,否定別人的辯論資格,好讓自己在辯論中立於不敗之地。

基本上,電影就是一個講故事的藝術。有的講故事的人,即使觀眾對電影的文化背景所知甚少,也可以講得十分精彩,讓聽眾欲罷不能。我們希望能夠挑觀眾、聽眾。但往往我們不能。

話又說回來,一個聽眾要是完全不懂電影的文化背景,可能真的很難理解與感動。適當的理解電影的背景,確實可以增進對電影的鑑賞。

那到底平衡點在哪裡呢?

故事人人會說,各有巧妙不同。

但是,臺灣的電影要是一直說觀眾不瞭解臺灣文化,所以不能欣賞臺灣的電影,其實是給臺灣電影自己設下了一個國際化的大障礙。那臺灣電影永遠就只有一個小市場,永遠只有臺灣人看。就像海角七號一樣,在台灣之外,賣座都不佳。

當然,我們也知道,大陸的電影也往往有這個弱點,在大陸非常賣座,出了大陸,賣座不佳。

如果一直這樣,那臺灣的電影,就只能賺我們自己的錢,不能幫臺灣賺取外匯。

我們當然還是希望有一個會說故事的人,能把台灣的故事說的活靈活現,感動國際顧客,幫我們賺外匯。李安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如果臺灣的電影,出了臺灣沒人看,那臺灣的電影國際化,還真的有一大段路要走。

整件事情的臺灣媒體報導,有點像是報導王建民、曾雅妮、紅葉少棒,好像大家在找尋另一個臺灣之光。好像是自己的小孩,怎樣都好,一句重話都捨不得。

而對於大陸網友的惡評,我自己跑去看了一下。我覺得也蠻客觀的。並沒有牽涉到什麼政治立場、意識型態。

我們在國際上,其實競爭是很殘酷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大概不會有人把台灣的產品,當成孩子一樣疼愛。因此,我們也不妨自己睜開眼睛,仔細看看,人家講的,什麼是道理,什麼不是道理。

以前有一位很有名的鋼琴家,好像是Horowitz,他成名甚早。琴音所至,無不風靡全場。他聽說美國的音樂首都在紐約,當地的樂評最是苛刻。於是他決定征服紐約,尋求終極肯定。誰知道一場音樂會下來,惡評如潮,大大打擊了大師的信心。但在打擊過後,大師痛定思痛,決定閉門苦練,真心閱讀那些樂評的文章,真心思索自己的缺點不足。數年後,再度在紐約登場,果然征服了全紐約的樂評,奠定了一代大師的地位。

我們如果真的要在國際競爭,我們往往不能挑選我們的敵人。但只有我們能征服這樣最苛刻的敵人(也就是影評),臺灣的電影國際化,才真正成功了。

有人願意客觀的把心中的意見講出來,也許很不中聽,但至少勝過那些心中不滿,卻不告訴你,直到最後看你摔落懸崖的人。

尼采不是說:「殺不死我們的,讓我們更堅強!」

期待臺灣明天,磨練出一個真正的國際電影說故事大師。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efay&aid=5638227

 回應文章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11/10/06 10:58
中肯!
台灣的影視或動畫都需要會說故事的人!

路人
2011/09/25 06:59
一看到別人問你看了嗎??
立刻就把自己武裝起來~~~~呵呵~~


邱彼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媒體 根本就是製造業
2011/09/15 09:24

台灣的媒體 根本就是製造業,尤其三民自根本多是一廂情願,隨心所想的任意亂掰。

蔡英文大聲疾呼喊出台灣共識,但是刻意忽略與汎籃沒有共識,更刻意忽略與中國的共識,這種共識算是什麼呢?

整個電影太過強調大場面了。


請問
看了嗎?
2011/09/14 17:30
不,我不是前一位發表回應的朋友。不過,我對您們二位的想法和角度都能認同,而且覺得您的文章寫得蠻中肯的(除了結論的最後一句....可能和您的原意不完全相同,因為相信您也同意台灣已經有一些很會講故事的國際導演了)...雖然我也是「庝惜」魏導的觀眾之一。
如果您看了電影的話,很期待您的影評,因為感覺您是一位認真思考的人。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1-09-14 20:08 回覆:

不好意思啦!承蒙錯舉。害羞啦!

我也沒有什麼能力去寫這樣的東西。

只是有時候,有點感想,與大家分享。

大家接受不接受,就見仁見智了。


請問
看了嗎?
2011/09/14 17:03
那麼,電影您看了嗎?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1-09-14 17:16 回覆:
如果沒有呢?是不是由您決定,立刻喪失對這件事情評論的資格?
如果有呢?那您是不是要再找另外一個資格測試條件?然後,由您去決定我有沒有資格?

給你一個 '讚美他人' 的勇氣
期待台灣明天, 磨練出更多的真正有程度的國際電影評論家
2011/09/14 08:42
台灣觀眾與魏導的鑑賞能力大多不亞於你
對於影片是否真的好看或相關評論是否中肯
心中自有定見

還有...若要放眼國際市場 還是要先用心經營本地市場
我兒子常說..'要會走 才會跑'

顯然...你的擔心未免也...太過了 '頭' 了

話說...你真看了 '賽德克巴萊' 嗎??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1-09-14 16:56 回覆:

謝謝回應。

我文章中沒有否定,臺灣大多數觀眾的鑑賞能力。

我也沒有否定經營本土市場的需要。

但是,並不是每個臺灣人的「定見」都要一樣?

有些人對不同意見的容忍能力,也許還可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