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28 01:21:12瀏覽3583|回應9|推薦119 | |
清晨步出旅館,冷冽的空氣迎面而來,地上還留著昨夜的殘雪。這家溫泉旅館位於郊外人煙稀少處,夜裡躺在日式榻榻米上,溫暖而寂靜,意外的一夜好眠。啟程前,在旅館外走走看看,遠方山頭已覆蓋皚皚白雪,近處的山巒仍呈現著橙橘般的暖暖色調。旅館的接待人員是來自湖北的一位小姐,在這裡實習也有一段時間了,聊著這裡冬雪來的早也下得多。旅館前方的矮樹叢皆已做好防雪的準備工作,看似美麗的雪白世界,其實也有諸多生活上的不便。 神的故鄉~上高地 上高地相傳是神的故鄉,位於海拔1500公尺的高地,最初登上上高地周邊山峰的,據說是一位出於信仰山嶽而登山的僧侶。到了明治時期,政府為了促進國家現代化而雇用了許多外國工程師,其中一位英國冶金工程師William Gowland在1877年的7月登上了槍之嶽並在雜誌中介紹這裡,且以“Japan alps”即“日本的阿爾卑斯山脈”形容之。之後的英國傳教士Walter Weston也登上了槍之嶽,在其著作裡“Mounta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Japanese Alps”詳細的介紹上高地周邊的群山。明治以前,大多是樵夫出入上高地。明治時期則為放牧牛馬的牧場。* 1934年上高地一帶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牧場被封閉,公共汽車可抵達河童橋。由於停車場不足,兼有汽車違停的情形日益嚴重,於是在1975年禁止私人汽車進入。1909年開始禁止採集高山植物並禁止捕獵動物,上高地自此成為自然保護區與國立公園。* 我們搭遊覽車來到上高地巴士總站,一踏出車子,立即感受到山上明顯的低溫,我們站在山陰處更覺得刺骨的冷,那時測溫才只是零下一度而已。 從上高地巴士總站步行到河童橋只有數分鐘的路程,沿途是高大挺拔的落葉松樹林及飄落一地的松針,漫步其中可嗅到松樹林特有的清香。 沒多久來到了上高地的著名地標~河童橋,它原是一座簡單的木製吊橋,在1910年又重建。第一座吊橋當時並沒有扶手欄杆,橋面也是用圓型木段構成的。現在的這座河童橋完成於1997年,已是第五代的河童橋了。1927年日本知名的文學家芥川龍之介發表短篇小說《河童》,小說中出現了上高地與河童橋,因此上高地與河童橋逐漸受到日人的關注。 河童是日本自古流傳已久的水中神話動物,相傳上高地的山川某處存在著河童王國,而芥川龍之介的這本小說《河童》藉古諷今,如今讀來特別諷刺。 河童橋下流著潺潺清澈的梓川,立於橋上可遠眺海拔3000公尺高的群山山峰,例如:西穗高嶽、奧穗高嶽、前穗高嶽、明神嶽等。山嶽秀麗壯觀、梓川兩旁點綴著橙褐色的日本落葉松,山光水色優美清朗,置身其中有如走入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我們沿著水邊散步,遠方山頭白雪映著陽光更顯清亮。走著走著,戴著手套的雙手已凍的不得了,只好提早回到車上準備前往下一個景點。上高地冬雪來得早,十一月中旬即開始封山直到來年的四月,這時仍遇見全副登山裝扮的日本登山客,不畏寒冷的前往登山。 古意盎然~高山老街 高山老街保留了日本江戶時代古色古味的建築,數百年來一直是飛驒地區的經濟中心,也有著「飛驒小京都」的美名。* 400年前高山城城主金森長近模仿京都開發的城下町,在飛驒地區(現在岐阜縣北部)留下城廓、神社與佛堂等許多歷史遺跡。* 遊覽車停放在高山別院停車場裡,我們下車開始步行,一出高山別院的山門即看到一戶人家牆外的楓葉在陽光下閃爍著金黃火紅,遊客們不理會導遊的催促,站在牆外頻頻拍照,秋色豐美璀璨,豈只有艷紅一色呢? 高山老街平行的三條巷弄裡,有著慕名而來的各國觀光客,而高山老街也沒讓我們失望,古老乾淨的傳統日式木屋,散發出優雅沈靜的氣息,建築物整理維護的很好,看不出歲月斑剝的痕跡,巷弄裡有著酒店、味增店、雜貨店、咖啡廳、餐廳及紀念品店,商店門面都佈置得頗有特色,當地著名的美食飛驒牛肉串、烤丸子及煎餅飄散著誘人的香氣,排隊購買的人潮也引人側目! 這家手工打造的鐵工工藝店,小巧的店裡陳設著各種鐵製的蠟燭台及花蠟燭,冬季裡沒有鮮花獻給祖先便以花蠟燭替代之。 一家商店販賣的全是兔子造型的玩偶及衣飾、用品等,十分有趣可愛。 窄巷裡停放著等待客人的人力車。 老街裡兒童駐足觀賞的是玻璃櫃中的水車人偶,動作細膩繁複十分吸睛。 隨團旅遊總覺得時間不夠,有些景點未能好好參觀、細細品嚐甚為可惜。這趟北陸之行,為我們打開了日本山嶽豐富優美的自然景觀之窗,雖然氣候難測也都未盡如人意,但是山川俊秀壯闊、秋色富麗璀璨,令人期待下次的日本之行! 深秋景色如詩、如畫,戀戀難忘! *相關資料參考自上高地官網:http://www.kamikochi.or.jp * 相關高山老街資料參考自日本見聞錄官網:http://www.zipangguide.net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