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白先勇側寫民國史有感
2012/05/06 23:34:00瀏覽341|回應0|推薦10

白先勇的〈台北人〉曾被譽為台灣短篇小說的冠軍,白先勇的寫作才華也早為世人肯定,他晚年推廣崑曲也為發揚中國文化盡了相當大力。

 

白先勇晚年寫〈父親與民國〉既是為他父親作傳,也是為民國寫史。書的意義重大,內容似乎也堪稱真實,豐富的照片也能真實反映史實,還有些資料也頗為珍貴。從書中,我們可再看見白將軍的豐功偉業與磅礡正氣。

 

但是,瀏覽過這部〈父親與民國〉一書,我雖然還沒有資格提出完整、精準的評論意見,卻不免有幾分遺憾,在此想先粗略提出一些批評性感想。首先,籠統地說,書雖然號稱是作者多年的苦心撰寫成果,不知道為什麼,卻讓人感覺像是一本湊集而成的報告,似乎太著墨於對作者先君功業、人格的表彰,而缺乏史詩的壯闊與史識的深沈。這樣說,也許過於苛求,但是,鑑於民國史在當前的重要意義,我這樣的期待也許並不為過。從而,就側寫民國史的視角而言,這部書似乎還有所不足,或可從以下三方面來簡論之。

 

一、對當事人白崇禧的個性、心態與心路歷程缺少內在的深描。

二、對蔣、白、李(宗仁)的關係,特別是關係的幾度轉折,缺少深刻分析,包括形勢分析與心理分析。

三、關於國共內戰情勢的轉折,即就軍事而言,也顯粗糙,更少其他層面的分析。

 

一、內在深描

 

白崇禧將軍作為一個中國近代重要歷史人物,生平卻又如此曲折,幾度起落,他的內心世界應該也非常豐富多彩。他當然有著勇者、智者與愛國者的性格,但是,他的內心終究不會一貫平坦、沒有起伏、沒有掙扎。特別是,他是否曾經歷一些重大抉擇?而又是否在抉擇時有所掙扎?在掙扎的那一刻,他的心理有些什麼想法、情緒?

 

譬如,白將軍在北伐甫成功之後就被視為叛將,還發生了所謂蔣桂戰爭與中原大戰。那時候,他心中做何感想?又曾有些什麼企圖?他對老蔣是否曾經懷恨、懷怨?有沒有過要倒蔣的念頭?或者,他想如何「導正政局」?

 

同樣關鍵的是1949年底,李宗仁決定赴美,而白將軍則選擇到台灣。這個抉擇,即使並不能改變歷史,卻還是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多少給了蔣所領導的國府一些正當性。而這對當時的國府而言,卻已經是無比重要的事。這個心路歷程應該也是一番痛苦掙扎,這個歷程好像也沒有特別做出深刻描寫。

 

而當白將軍來到台灣,當局未再賦予重任,幾乎是讓白投閒置散,白將軍的內心又做何感想?

 

當然,這些議題很可能至今仍然有敏感性。作者可能還是有些避諱。又或者,連作者也未必深知底蘊。如果白將軍不慣於向家人說內心事,作者也很難就此申論。我們知道,白將軍戎馬倥傯,作者能與白將軍共同生活的時日,其實也並不多,而白將軍據說平常又是個寡言嚴肅之人。然而,如果不是對敏感議題有所避諱,我以為作者應該嘗試做出推論、刻劃,讓讀者看到更豐富的故事。

 

二、關於蔣、白、李(宗仁)的關係

 

蔣、白、李之間的故事曲折,且影響民國國運深遠。對此,讀民國史的人想必都知道。在本書中,當然也觸及這些議題。但是,就像前面所說,一些關鍵的轉折卻又看不到最細緻、深刻的描寫。

 

譬如,北伐之後(1929年)究竟為什麼會發生「蔣桂戰爭」?我們當然可以籠統地說,是因為削籓,因為北伐後老蔣憂桂系勢力太過膨脹,而欲予以壓制。但是,我們也可以找出許多理由來證明此時發動戰爭的不智。簡單說,此時「軍閥」勢力並未完全消除,而日本又已經虎視眈眈。桂系勢力絕非老蔣最主要、最迫切的敵人。但是,蔣桂戰爭終究還是爆發了。這裡面的細節,難道不需要追究?這場恩怨雖然在抗戰時暫時拋棄,但是最終還是影響到國共對決的結果與其後中國的整體命運。

 

蔣桂戰爭或許暴露了老蔣的強烈個人獨佔權力的慾望,也或許有更能為老蔣辯護的正當理由。總之,不論真相為何,今天都應該深究,對歷史有個較明白、公允的交代。既不必為老蔣「賢者」諱,也不宜隱藏他人的可能陰謀、機心。如果有政局發展上的不得不然,也應該剖析明白。

 

行憲之後,李宗仁又為什麼要堅持競選副總統?這等於又是與老蔣槓上。接著,1949年,國府在大陸的最後一刻,白將軍與李宗仁又做了不同的抉擇,一人去美,一人來台,這又是怎麼回事?

 

在程思遠(白崇禧的舊屬)所寫的〈白崇禧傳〉中,倒是對這些重要問題有些描述與解釋。但是,白先勇似乎應該對程的說法有更進一步的討論、澄清。令人難解的是,白先勇倒像是避開了這些重要而又困擾人的問題。我非常好奇想知道:在白將軍的心中,老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白對蔣的評斷是否也曾有多次轉折?

 

如果白先勇的打算是在台灣避談此事,而在其他地方另行出書呈現真相,似乎也沒道理。蔣家或國府現在已經不再有壓制相關言論的力量。現在的國府也不至於再去干涉這種討論。作者為什麼還要忌諱呢?還是說,作者認為他已經講得夠明白,只是為蔣留下一些餘地?

 

三、國共內戰

 

對民國史好奇者大有人在,尤其對於國共內戰的發展與轉折,更是人們所關注的議題。這部〈父親與民國〉對國共內戰轉折的關鍵因素也有所著墨,持論倒也平允。但是,這個問題如此重大,相關分析卻似猶不足。

 

書中指出,白將軍認為國共內戰國府之敗主要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敗因似暗示需歸因於老蔣,特別是老蔣在抗戰結束後的遣散軍隊的決策,以及在遼瀋戰役與徐蚌會戰中的一些決策、部署的錯誤。

 

遣散軍隊的決策使許多雜牌軍或敵後的「偽軍」紛紛倒向共軍,特別是東北的三十萬偽軍,幾乎都倒向共軍,造成重要戰事轉折。而在東北的戰場上,特別是四平街一役,老蔣在關鍵時刻下令停戰,錯失戎機,使國軍從居上風而急轉直下。另外在徐蚌會戰中,國軍60萬大軍部署成十字形,並且大軍分屬兩個指揮系統,也是重大失著。白將軍似乎認為,如果不是在軍事上有重大失敗,國府就不至於會在其他方面也失去主控權。

 

對此,我雖然還沒有明確的看法,但是,我偏向認為,民心向背的作用似乎被低估,中共對民眾的號召力也被低估(相對的,國府失去民心的程度也被低估)。

 

我曾多次討論到,中共的階級鬥爭路線可能對於上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社會有積極意義,至少對於居社會底層的階級有積極意義。他們的命運未必直接得到改善,卻可能獲得若干希望。而底層民眾的比例與「革命」動能可能大於一般人的想像。甚至包括老蔣、白將軍等人也都未能清楚認識到這個(革命)階級的動能。

 

中共之所以被國軍描述為有能力進行「人海戰術」,或許與他們能號召底層階級民眾有關。(至於他們是否完全係被迫參戰,可能會有爭議。我則偏向認為,人海戰術不可能完全依賴強迫、威逼,而可能至少含有部分志願性。)

 

民眾對國共兩方的差別支持,到抗戰結束之際恐怕更是達到高峰。我認為這是影響國共內戰結果的重要因素。但是,老蔣與國軍方面很可能低估或完全無視於這個差別支持的問題。老蔣甚至可能還沾沾自喜,自認為是民族英雄,深獲人民擁戴。而我猜想,正因為低估這個差別支持的作用,以致使老蔣多次做出軍事誤判,低估共軍總體戰力與情報、反間戰力,而相應做出不當決策,卒致軍事失敗。

 

老蔣絕非無智之人,也絕非對軍事毫無概念,但是在國共內戰中卻似乎屢屢做出不當的軍事決策,其理為何?或許,一部分還是內部權力維護的考慮,但是,再怎麼說,老蔣也不會故意要選擇大失敗的結果。所以,我認為老蔣的一些重要軍事決策之所以失當,是在有內部權力維護的顧慮下,又低估主要敵人總體實力的思考結果。而對敵人總體實力的低估,則恐與誤判民心向背有關。老蔣顯然深信國府始終是民心之所向,而實際卻未必然,尤其如果分開不同社會階級來觀察所謂民心的話,可能答案也大有不同。我大膽猜想,在抗戰後期,國府已經大失民心;而到了國共內戰後期,除了企業主外,中共可能已經獲得民心的更多支持。

 

當然,民眾較支持共黨而較不支持國府,是否基於理性、公允的評價、判斷,或有討論餘地。就好比現在經濟蕭條時刻,所有執政政府的民意支持度都很低迷,不論政府盡了多大的努力。這表示民眾支持態度未必公允、理性,未必是出於責任精算。但是,歷史卻是無情的。低支持度就是低支持度。它可能就這樣決定了歷史的演展。怨嘆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國府抗戰,幾乎耗盡實力,並且暴露出國府諸多的弊端與惡形惡狀(這些缺點或者是絕大多數統治群都會顯露的缺點),並因此大幅消耗掉人民的信用度與支持度。

 

白先勇似乎並沒有做出上述的分析。他不是社會學者或政治學者。他的社會科學訓練不足,可能使他無法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當然,這樣評論本書作者,或許太大膽,也太主觀。不過,這是我目前的真實感覺。

 

如果我的上述分析觀點不算離譜,那麼,白先勇純粹依循其父的觀點來討論國共內戰的結果,就可能有所偏失。這個偏失意義也很重大。兩岸之間,所有華人之間,因為當年的恩恩怨怨,心結持續難解。好比據我所知,直到今天,知名歷史學者余英時先生還不願前往中國大陸訪問,他的反共理念執著,而且因為他的學術地位,更有象徵意義。反之,卻也有許多(大陸)人則是在中共的宣導下,又以完全否定的認知態度來看老蔣與國府。這對於兩岸及所有華人間欲達成大和解的目的相違。欲達成大和解,必須有超越而包容的觀點,對歷史有超越性的解讀。白先勇的書似乎未能產生這樣的作用。所以,儘管書可能寫得相當成功,我卻仍覺得遺憾。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642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