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徐百川先生關於民主制的質疑
2011/12/11 20:02:24瀏覽912|回應19|推薦4

我先前寫了「反民主與行動者的空間迷向」一文,徐百川先生對我的論述有所質疑。以下是他的質疑論點與我的回應意見。因為我覺得這個討論值得讓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所以我將回應文字轉貼於此。

徐先生:

同意您的見解,反民主是「空間迷向」,但是您也有著民主至上,膜拜民主的「空間迷向」。
---------------------------------

很謝謝徐先生的回應意見。不過,我不太能理解徐先生上面的這句話。是不是在暗示,其實行動者(幾乎)全都是迷向的?還是說,民主與反民主之外,行動者還可以另有選項?如果還另有選項,敬請指出。當然,我這裡所謂「民主」是個廣義詞,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民主形式。而嚴格來說,有些民主形式問題較多,有些民主形式則較可取。真正要實踐民主制,還需要審慎講究。絕不是說,只要套個民主之名,問題就都解決了。但是,在我來說,無論如何,對民主的具體形式的講究,絕不宜與反民主相混淆。

徐先生:

若民主制衡是治本之道,那為何二戰後新興國家的民主政治卻不能以民主制衡貪污?何以能夠民主制衡貪污的國家主要就僅是過去帝國主義的強國?而且這些帝國主義的強國在民主化之前,就根本沒有嚴重的貪腐問題,民主化有了民主制衡之後,貪腐問題也不見得比過去帝國主義時代改善。

-----------------------------------------

我並沒有說「民主萬能」,我也沒有膜拜民主。民主不但不是萬能,而且還有很多問題。但是,就像亞里斯多德所說,民主是不完美的諸政治體制中的優先選項。

至於說「民主化有了民主制衡之後,貪腐問題也不見得比過去帝國主義時代改善」,對這句話,首先我認為我們確實還缺少充分經驗資料來證明或否證這個說法。但是,從一些明顯的資料看來,我認為民主制下的貪腐問題確實還是比較好些。舉例來說,非洲史瓦濟蘭國王 姆斯瓦蒂三世,儘管他的國家非常貧困,他卻揮霍國外捐款資金去興建修葺皇官、購買多輛轎車、私人飛機等。他也娶了 14 名妻子。另外,他以台幣 66 億成為第 15 名全球最富有國王。另外,像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諸位大公與婆羅洲的汶萊國王 … 等,幾乎個個都是窮奢極侈,只有那些高度民主化國家的王室(如英國、日本)情形比較好些。

再拿台灣與大陸相比, 2010 年台灣的吉尼係數( 0.34 )就明顯低於大陸( 0.47 ),表示大陸貧富不均的程度高於台灣。而我們知道,大陸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本來應該是特別強調財富平等的社會,為什麼結果卻如此貧富不均?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先是權力不均,所以導致貧富不均。財富分配受到權力分配的決定性影響。而權力分配不均正是不民主的主要特質。

新興國家的民主與貪腐的連結,我認為不是民主導致貪腐,而是某種類型的「民主」可能使貪腐更容易,更沒有監督、制裁力量。但重要的是,貪腐另有原因。

也許我們可照亞里斯多德的說法,將原因分為「形式因」、「質料因」、「目的因」、「動力因」等。導致貪腐的動力因,其實是自私、貪婪的人性本身。也許對於匱乏的危機感也是促成貪腐的動力因。而某種類型的民主,可能使監督、制裁的力量減弱。但是,總體來說,民主的監督力量其實通常是更強而不是更弱,僅由統治者來監督,或由統治群來進行互相監督,都可能難逃包庇的問題。統治群是同一利益團體,其互相監督的力量通常是非常有限的。更且,如果沒有制衡力量,即使是有監督,卻未必有制裁。或者,雖然有制裁,卻因為操之在特定人,而有制裁不公的情形。

偶或有些統治者會採取強烈手腕進行掃貪、掃弊的行動,但是,這種統治往往難以長久。清朝的雍正皇帝大約就是雷厲風行欲掃除貪弊的統治者,但他只能在任十三年就積勞成疾而逝,而且留下長久罵名。

徐先生:

台灣在民主化之後,貪腐是比兩蔣時期減少還是嚴重?有了民主制衡鬧得轟轟烈烈的紅衫軍都莫奈陳水扁何,還是靠著瑞士的爆料才使陳水扁鋃鐺入獄。公務員的守法觀念和精神,才是遏阻貪腐的主要原因吧!
-------------------------

我不反對強調公務員的守法觀念和精神,但是,就歷史的發展來看,我不認為這是基本的「因」,而可能比較是「果」,是需要被其他原因說明的部分。(後期才互為因果)。

簡單說,公務員不會自動變成守法者,需要某些社會條件來形成這種特質。

很多人會認為,這個任務當然該歸責於領導者。這話也不能說有什麼錯。但是,領導者只能有限地去強制要求,或有限地去引導改變社會條件。古代的君王不是不希望他的臣僚清廉守法,但他通常難以嚴格要求。因為他知道水清無魚的道理。也可以說,君王在一定程度上必須忍受臣僚的貪瀆,如果完全不能忍受,君王將大量失去效忠者,最後可能會失去君王的權位。清朝曾國藩就曾在家書中論及稅務人員的任用,嘆息不能不用污吏。

再說,臣僚也不見得就樂意貪瀆,尤其是讀聖賢書的士大夫們。但是,他們也有(享受)慾望,他們的家人更可能有(享受)慾望。要滿足這些(享受)慾望就可能會陷入貪瀆中。要不貪瀆而能獲得(享受)慾望的滿足通常是不可能的,在匱乏社會尤然。

總之,套句馬克思的說法,「存在決定意識」。這話直譯出來是指「是 甚麽階級就會有什麼心態、思想」。引伸可說,會不會貪瀆,不取決於君王或領導者的掃貪意志,甚至也不在於臣僚的戒貪意志,而主要在於慾望的存在與社會生活條件。假定慾望是不變的、是普遍的,那麼決定因素就是社會生活條件。而社會生活條件又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社會所提供的物質生活條件,一是會影響心態的倫理性規範的內容與其權威性、統一性。

徐先生:

沒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會使民怨鬱積造成社會緊張,甚至埋下暴亂的成因,但是濫用言論自由、濫用新聞自由,就不會造成社會緊張?甚至轉成暴亂?
----------------------------------------
對於濫用自由的問題,我也強調應該保持警覺。我關於人本主義的討論中,其實有很多對於自由問題的討論。

不過,我們還是必須將「民主」與「自由」加以區別。民主中有自由的原則,但是,自由是否有限度,該如何限定自由,都可以用民主的方式來決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民主化必是無限制的自由。事實上,民主制中,自由也很可能會被限縮。因為自由並不僅只威脅到統治者,自由可能是對每個人的威脅(除非大家都養成高度的自律性格)。所以,經由民主共決,未必會決定要無限制的自由。而且無限制的自由其實是不可能的事。當然,如何限制自由,怎麼樣的限制是最合理、適當的,這個問題很麻煩。可能要經過漫長的試驗,才能找到較佳的模式。

因為民主化而轉成暴亂,的確有此可能。但是未必是因為自由化的結果。自由化未必是民主與暴亂的中介過程。從史實來看,最可能導致暴亂的情形,往往是初期的民主化與舊有秩序崩潰,加上經濟匱乏的條件。像德國的威瑪憲法最後以納粹統治而終結,就是初期民主加上舊秩序崩潰,而又恰遇三零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的不幸結果。

但是,我不認為上述顧慮是反民主的充分理由。上述顧慮會使我們對民主化的步調更加謹慎,寧緩勿急。但是,話說回來,朝向民主化,至少在價值觀上做這樣的調整,我認為是必要的。

我在另文中曾強調,兩蔣對於台灣的民主化也有貢獻,雖然此說遭到質疑,但是我仍然如此確信。其中一環是,雖然實質上兩蔣時代的民主實踐還有許多缺陷,但是兩蔣至少先在主要的思想教育內容上、在憲法的法條上肯定並強調民主制,這仍然為後續的民主實現提供重要的基礎條件。如果在兩蔣時代大眾所接受的是一整套反民主的統治與思想灌輸,今天的台灣不可能享有現在這樣的民主果實。

所以,我的意思是,中國大陸未必要立即實施完全的民主化,但是仍然應該朝向著民主制奠定有利的基礎條件。然而,我之所以在網上對大陸網友喊話,、呼籲民主化,主要是因為他們屢屢對民主制表達了很強的質疑或反對意見,也屢屢對台灣的民主制表示不以然或輕蔑的態度。我認為這是不妥當的。這不但對台灣的民主化發展不利,而且也對中國大陸未來長期的發展不利。我的呼籲是試圖要改變這種有問題的觀點。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592101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徐先生
2011/12/17 18:49

謝謝徐先生指正我歷史常識上的粗疏。大憲章先是貴族對王權的限制。憲章的基本精神是雙方立約吧,開後來民主政治的憲法契約觀念吧。於是講近代以來的民主政治常從英國的君主立憲講起,好像前奏。

"尊重不同的意見的觀念和態度",本是我成長中的領悟,在學生時代就有,與我的信仰背景比較有關(雖然那時對信仰充滿不確也不知猶疑從何說);那時的起始觀念是對人一視同仁。之後,是體會任何人皆有優點缺點,每個人有的思想觀念與成長背景及當中的閱歴和困頓最有關,我學會體諒和原諒,慢慢就形成尊重他人的心思了。

關於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討論,我還是待看您和慕陶老師吧。您對民主的成敗注目到很現實的因素──人民於現實利害中的功利因子,有事實上的道理。社會的變化究竟有不可測的各種料不及全的因素。或者,從另個比較角度看:民主社會發展較成熟時,人世間的互助友愛和信任,比極權社會好得多,人們自動自發的自律,會自然得多。而專制政治較易滑入極權政治。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2/17 16:57
愷悅  小姐:

國家認同會造成無法妥協的分歧對立。還有過去無神論的共產主義與基督教的資本主義也是難以共存的矛盾,過去美國為了畜奴問題以及南北經濟結構不同所造成的衝突,結果訴諸戰爭以解決。

一般分歧對立的觀念由於一方主張的人少勢寡,不至於影響到嚴重的社會紛擾不安,也就不至於影響到民主政治的共識基礎,如新納粹主義的光頭黨、反墮胎的主張,美國反墮胎中的激烈人士已經發生多起槍殺墮胎醫生、縱火或打砸墮胎診所的事件,這不能以單純的暴力份子的問題而視之,而是激烈的思想對立問題。

歐美是成熟的民主國家,一旦發生激烈的思想對立問題,就會演成暴力手段,或許可說是總難免有極少數的人不遵守「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但是若設想新納粹主義或反墮胎的主張是人多勢眾,造成分裂社會的截然對立,那麼歐美是否能遵守「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以解決這個民主矛盾?根據矛盾的思想無法並存的事實,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情況會有如台灣現在的統獨對立一樣,嚴重的話可能發生暴亂和鎮壓的。

「民主精神」「民主素養」固然是奉行民主政治所應持有的態度,是主要的民主道德,但這絕不是使民主政治成功的首要條件,而且人有改過遷善的能力,當人服膺了民主政治,可以在短時間,甚至即時就能接受到內心而奉行。拿您來講,尊重不同的意見的觀念和態度,是您在台灣民主化之後才有的?還是您認為這是對的,就立即信受奉行?

從一些接受民主化或是欲要民主化的國家仍然會發生鎮壓異己的政治迫害,如蔣毛兩位先生就是標準的典型,拿來與民主成熟國家尊重異議份子的言論和人權的做法相比較,從而推論出民主不成熟的國家缺乏「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是以才會發生政治迫害,認為這就是新手民主國家其民主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卻忽視鎮壓異己的深層因素和國情,是單純輕率的浮淺片面的看法。

從有無【「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決定民主之所以成敗的錯誤看法,得出新手民主國家缺乏民主歷練才會缺乏【「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的謬論,再以這個謬論作為前提繼續推論下去,歸結出「若不朝向民主化,自律素養也就很難形成」的進一步結論,就更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了。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2/17 15:51
經由您的解釋,我是誤會您的意思了,我是非常樂意和歡迎您針對問題對我詢問、質疑、糾正與討論。

我會提到商鞅管仲,是因為所針對的是貪污問題,幕陶先生認為民主政治能遏止貪污,我認為主要是靠法治的效果。遏止貪污無關憲法,我並非以商鞅管仲的法治與現代的遵守憲法等同並論。

英國一二一五年制定的大憲章,還是在農奴時代,那時是英國貴族為了保障吸食農奴膏血的權益不受國王的侵奪,以及自身財富和地位不受國王的剝奪,逼迫國王所立下的權利保障書,對原有的農奴剝削體制是毫無更動的,英國那時的大憲章是毫無民主意義的。

具有國民平等宗旨的憲法,要到十八世紀的理性時代的改革風氣下,才被擴充的。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修正
2011/12/17 11:36

抱歉,剛才末行多跳字漏删了,應是:"您的部落格"。晚上將來訪的。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有
2011/12/17 11:27

徐先生好,會不會我說"聊天"讓您有點誤會呢?只因發現要深入討論的話,我自知未夠能力了,待慕陶老師來吧。可能"尾語"二字也有讓您誤會呢,只因我能用力想的,就那未少少。

還有一點。我國古代管仲商鞅的法家思想和辦法,賞罰嚴明或嚴刑峻法,是統治者權位高於被統治者,法家期望和努力實現到既管治有効,又有律法律令律例根據,以昭公道,以及防止統治者濫權濫法,便製訂種種詳盡國法吧。 "憲法",則是在近代西方成型的:統治者與人民建立的"契約"。早先英國人民為掙脫貴族權力而強固國家最高的"憲法"權威,不論貴族平民,一概尊重憲法契約,嚴格恪守。其背後精神,是凡國民平等,不管是貴族或平民,治理者或人民。

我將就來您的市部落格探訪了。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2/17 04:51
愷悅 小姐:

大家思想交流研究問題,可以增廣見識,並且為了讓人了解自己的看法,就會把自己的看法思索得更加深刻、組織得更有系統以利於表達,所以我經常和網友討論,甚至爭辯。

如果僅是東拉西扯地聊天,那我就不想多費時間了,不過還是非常謝謝您願意把我當作交談的對象。

我的部落格中有論述民主自由和新聞言論的文章,您若有興趣的話,敬請賜閱。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尾語
2011/12/17 02:36
個人而言,我雖不是"膜拜"民主者,但是我成長在自由較感的香港和臺灣,我還是喜歡現代自由民主的。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聊聊
2011/12/17 01:34

徐先生好。

無可否認,強勢文化對周遭有領導作用。從前中原文化正是這樣吸納着四方。今天我只是看到西方強勢文化在政治面的現代民主如潮般影響着世界而已。也許中國大陸發展出另一套政治方式。漸漸出現中西角力。您說的民主膜拜者,我不算在內的。我只是一個觀察好奇者而已。

我們在聊天吧。我並不夠能力深入討論的。就再聊聊。您引出的範圍好大啊,我跳着用抽點來聊一下,並沒有貫串,也沒有先後之序,想到說到:

1.  美國開國,是一班脫離英國的清教徒進入美洲為基礎,本有英國憲政社會的背景。而英國憲政是擺脫君主專制,現代民主的萌芽。又清教徒本就自律與道德觀甚強。如此說來,美國的開國人民,多數是同心走民主路者,又是素有個人修養者。起碼,是這班人主導了社會,才有政治上更超前於歐洲的,高舉宣言:上帝創造之下,人人天賦人權平等。

2. 政府的成員本也是國民啊。使憲法權威落實的是全體國民,包括政府與人民,這全體的民智水平吧。當然,勵精圖治又有力的領導政府必須。而國民教育水平不足,民主政治難上軌道,這就是為什麽國父孫先生有中國民主實行三階段說。而我國也其實在現實上,跌撞地模糊走過這三階段。這又就是為什麽新加坡走過一段強人領導的民主路。

3. 臺灣警察是政府裡的公務員之一,為民服務,執管管區秩序,政府聘的。公務員慣說是人民公僕,態度進退有嚴規。美國警察好像是區民聘的,是不是因為這樣,他們會特"厲害"對待不守法者,才特有効,才好向區公民交代,獲取信賴呢?

4. 民主較成功國家,國民在政治上的共識是什麽?首先不就是國家認同一致?這點我在上次第二則回應補說了,因為非常重要卻先前漏說了。

5. 我們中華民國臺灣的情況很特殊。對於政治,對於國家認同,意思太大分歧。是以每次民主選舉總令人心驚。我們的新聞界在這樣的分歧氛圍中,左榣右擺,掙扎着求存,許多事情的報導因此在左扭右擰各各立場中常說不上中立,民眾覺有被攪得團團轉霧煞煞的感覺。莫可奈何啊!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2/16 14:51
愷悅 小姐:

自由平等尊嚴福利信任互愛的理想社會,這是人類自古以來的想望,孔子的大同世界、柏拉圖的理想國、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也是如此,把這些理想價值歸於民主的想望,是過於美化民主了。

民主政治基於凌駕人治的憲法和制衡,的確使得這些人類想望的理想價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實現,但是您認為憲法和制衡是經過千錘百鍊過來,透過全民參涉經由民智的選擇的順理過程,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使憲法權威落實的原因,主要是勵精圖治的政府,或至少是上軌道的政府基於法治的執政理念,如中國的管仲商鞅,經過一、二百年賞罰嚴明的長久執政所造成的社會風氣和觀念,與民主政治無關。現今民主政治成功的國家,如過去英法德日那幾個過去帝國主義的強國,老牌民主國家美國真正民主現代化,成為完全的民主國家也僅是約 1970 年以後的事,過去美國人口超過四百萬時僅約十二萬的人民有投票權,這些民主政治成功的國家的守法精神,在民主化之前即已經培養出來,與這些國家實行民主政治的過程無關,與民智的選擇無關。

我不知道您有沒有在美國居留過,美國警察的威嚴和強勢令人尊敬生畏,與台灣警察相懸甚遠,這是美國立國以來的執法傳統,與他們的民主政治無關。

至於民主政治的制衡,固然是應該基於民智的選擇,但是人民有興趣有時間思考公眾問題的人少之又少,絕絕大多數的人民都是受政黨精英和媒體左右,甚至從眾隨大流相當盲目,何況教育程度低下的國家?總的來說,民智是不足用的,要使民智不受誤導,真誠理性的政黨精英和媒體,尤其是理應客觀中立的媒體,才是真正的關鍵。

膜拜民主,認為民主至上的人最大的誤解和錯覺,就是認為民主政治中尊重不同意見的包容理性,是完全出於「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這是把書本上的民主學說削足適履套用在不同情況的政治現實上,根本忽視了這些實行民主政治能夠成功的國家是基於在政治上有著共識,才使得他們的民主政治得以和諧運轉。他們相互制衡的朝野政黨在政治理念上,思想主幹都大致相同,僅在枝節上有歧異而已。哪裡像我們台灣有著水火不容的統獨對立,過去兩蔣、現在大陸有著水火不容的反共與共產的對立,要求水火不容的政治理念之間能夠有尊重不同意見的「民主精神」「民主素養」,如同要求水火相容,可能嗎?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看法會有不同,主觀成見和感情因素固然是主要因素,但是對真相的認知不同才是決定性的因素。【瞎子摸象】是最透徹明白的寓言,所謂的真理愈辯愈明,那也是能舉出更有力的事實作證明,使得真相更加明朗,才使人信服得出最終結論,若全靠辯論雙方的論理辯說,結果還是莫衷一是,各說各話。哥白尼說地球繞太陽轉,他提出有力的科學論據,但是沒有幾個人相信,伽利略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看來顯然是地球繞太陽轉,大家還是半信半疑,一直到哥倫布環行地球,雖然他誤以為美洲是印度,但這也使得大家相信地球是懸浮於宇宙的球體,才使得大眾完全相信地球繞太陽轉。可見探明事實讓大眾見到真相,才是使大眾達成共識的決定性因素。

是以,民主政治賴以和諧運轉的政治共識,並非是由於大家有著發表不同政見的自由,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經由民主程序,然後大家以遵守「民主精神」「民主素養」的自律,共識由此而達成,民主政治的政治共識還是對事實真相盡可能的瞭解所達至的。現代政治能夠對事實真相能夠盡可能瞭解的方法和管道,就是藉由負有報導真相的宗旨和使命的新聞媒體,綜觀世界,愈是民主政治成功的國家,他們的新聞不是愈發達嗎?

客觀求實的健全新聞,其報導真相的功能和效用,提升了舉國上下對各種情勢的認知和瞭解,就正是在促進了民主政治的大眾化、眾智眾見化,使民智為足用可用,這樣一來民主政治的【人民統治】才有了真正意義。致力這種新聞的新聞報人與記者,正如美國著名新聞報人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所說的「替有統治權的公民,代盡一份他們沒有時間或沒有興趣去作的職務」「真理的價值在於揭穿被埋藏的事實,同時弄清楚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以便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進而能作出適當的反應」,從事這種新聞的報人與記者,才是真正的民主精英、政治精英,才是有志為自由民主盡心盡力的人士所應致力的真正方向。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華人民主路
2011/12/15 11:40

從前國父孫先生思量中國的革命後混亂局面,提出軍政、訓政、憲政的階段。中華民國大概在跌撞裡,客觀形勢和主觀領導交相,都歴驗了這些過程吧。旁鄰,種族語言混雜而華人衆多的新加坡,強人李總理領導"指導式民主",也經驗了階段性吧。大陸在標榜"中國社會主義特色民主",是否也有其階段性呢?"現代化民主"已在世界潮流勢不可擋,中國大陸如何因應呢?

去年11月偶然讀到一份贈送的"兩岸犇報",看到一些討論。似乎大陸不論當政者和民間都仍在討論政改階段為多,實際的步伐,外界只看到仍屬精英管理之下,市場經濟蓬勃的局面,再有,就是公開許諾1917年香港將有特首選舉開始,以及兩岸秉持一中原則,求同存異,與和平交流。那麼,到底是不是以香港和臺灣的經驗作參考,鋪未來的現代化民主路呢?或融和世界已不能等待,世界經濟一體已見迫促,要加快民主步伐融合現代化呢?須考量大膽開步呢?

就那份報紙去年11月的討論,看到的大致是:

大陸總理温先生算是較接近西方民主的想望,"選舉、司法獨立和基於分權制衡的監督。" 中共黨主席胡先生認為:"應該堅持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着力促進人人平等發展的機會;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不斷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的障礙。" 而中共中央黨校原李副校長的看法是,應把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結合起來," 現階段人民對民主的期望,主要是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實現這四權是現階段的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要求。"

大陸政治學者俞先生接近温總理的想望,以為民主使人類對於自由、公平、公正、安全、福利、尊嚴等價值有更深刻的體驗與認同。不過,由黨內民主先行,漸進式政治改革,再到憲政民主較屬前景。新加坡東亞研究學者鄭先生認為任何國家,根據自己的文化經濟社會條件來發展民主,中國應有漸進式民主。香港中大學者王生生認為:"直接民主選舉,人民十分容易被操縱的選舉方式干擾。中國社科研究學者房先生意見相仿,認為現階段大陸社會情況,不適合採取擴大競爭性的道路,可能導至社會分歧、矛盾、動盪加劇。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