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北一女中區老師對國文課綱缺乏廉恥課程批評意見的一些想法
2023/12/09 11:58:39瀏覽439|回應8|推薦7



最近北一女中的區老師對國文課綱提出批評,特別提到其中未納入顧炎武先生關於“廉恥”討論的文章,認為可能影響社會風氣,為此感覺憂慮。這個批評意見在坊間引起了熱烈討論,正反雙方意見都有。一時似乎很難有統一的見解。



我很佩服區老師的道德勇氣,而我也相當同意區老師的一些基本看法。之所以說是道德勇氣,因為這種動作很明顯是和台灣現在綠營執政的政治氣氛逆反。



不過,下面我想就兩個方面提出一些可能不盡相同的思考。首先,我以為現在其實很多人有一種應該是很基本的困擾,就是不知道信應該怎麼寫。部分就是為此,所以現在大家都很少寫信,能不寫信就不寫信。不得已,就寫出一種很奇怪的文體。為了論證我的這個觀察,我這麼說好了:我作為一位社會組出身、有博士學位的老老師,對寫信也還有畏懼感。那麼,為什麼大家不會寫信呢?部分是因為時代變遷所致,傳統的寫信規則,不太適用了,但是,新的文體好像並沒有明確的權威版本。大家自行摸索。我讀過書信範本,看了也還是不甚了然(裡面有清楚的傳統格式,但是有沒有新的格式呢?)。我身邊其實也不少人對寫信這種事情始終懷有疑慮,尤其是要寫信給上級長官就覺得格外困難、心存恐懼。這不免阻礙人際之間的有效溝通。如果讀了許多年的書,卻連寫信都還是感覺困難,學國文的意義恐怕就打了一些折扣。這個問題和課程中有沒有關於廉恥的討論,似乎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難免都涉及課程材料的取捨,以及背後關於取材偏重的價值考慮。



另外一個可能的爭議點,是關於古文中蘊涵的觀念。我們鼓勵讀文言文,部分就是要鼓勵學習其中一些傳統的道德價值。這種功能確實可能有。但是,恐怕也恰就是為此,有些人會有疑慮。傳統觀念有些是可以繼續強調的,但是,很可能有許多觀念都需要重新被詮釋、理解、消化。讀文言文的文章,是不是可能造成一些人更食古不化的效果呢?我並不想過度強調這個問題,但是,也認為不宜隱匿、忽視這種可能的問題。至於整體來看究竟應該在課綱上做怎麼樣的調整,何妨對所有的可能爭議都進行深入討論,再做斟酌。



對區老師的意見,坊間有不少的支持聲音,但確實也有一些相反意見。



有人表示,只是課綱不列,並不表示不教,老師自己也隨時可以補充,誰說就沒有廉恥教育了。不過,說真的,有沒有列入課綱建議名單,還是可以反映教育部與政府部門對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而也確實會因為課綱沒有列,就少掉這個課程內容,也確實可能影響學生們的道德學習。這種效果上的差異,其實不容否認。雖然這不是絕對的差別,但是,系統的差別也絕對不小。



有人質疑說,學國文就學國文,幹嘛要牽扯道德教育。這個主張,我礙難同意。我們可能要問:我們究竟需要不需要道德教育?如果需要,道德教育應該如何來教?我們現在還有道德課程嗎?其實是越來越被稀釋。每門課程都越來越走向專業化,哪裡還能有多少道德教育的空間?公民課本來還有些道德教育的意義。但是,現在的公民課也變成是由社會科學(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學與一點點法律知識)、歷史、地理等所佔據。抽掉了這些,裡面還有多少道德教育的內容?



當然,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這些課程裡都應該包含一些道德教育內容。如果這麼說,那麼,區老師關於廉恥課文的意見又有什麼不應該?



甚至有人說,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幹嘛讀那些古文。這個論點,我覺得非常有問題。這就好像有人說,我們是美國人,幹嘛去讀希臘文、拉丁文。這種思維的狹隘,恐怕也是需要檢討的問題。再說了,說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個論點本身也很需要正本清源,好好檢討。



古代文言文的形成,我以為大體可有三個基本理由:一、古代書寫不方便,保留書寫文物也不方便,所以文句必須簡短,必須言簡意賅,以便書寫工具能夠承載,而且便於記誦。二、最早的時候,文字的發展不像今日那麼繁複,只有較簡要的文字,自然會形成文言文的形式。三、貴族可能發現,只有少數人掌握文字,對於維護貴族利益是有好處的,所以,即使口語中已經逐漸白話化,文字還是維持精簡原則,而理解則較困難,俾便於只容許貴族等少數人藉著掌握文字工具來控制其他人。



以上三種理由中,最後一種理由對大眾很不利,也是最不合理的理由。但是,我們實際上很難確定這種理由究竟在文言文的發展中佔多少份量。



語言白話化,對大眾使用語言工具有很大的好處。也所以,語言白話化事實上已經成為主流趨勢。但是,白話化該不該、有沒有其界限,也值得仔細斟酌。譬如在法律界,文言文的書寫仍然受到重視。這卻未必是由於法界人士想要壟斷對司法的掌控,而主要是出於對語義精確與精簡的考慮。這表示白話化的語言中很可能混入太多語義模糊的元素。所以文言文仍然被需要。



有人強調白話文應該是現在的大趨勢,這當然沒有什麼問題,只是程度界限必須把握好,以免造成另外的困擾。再者,學校裡應該教什麼語言,對文言文的教育、訓練究竟要不要保留,則不完全是考慮這種大趨勢就足夠,而還要看有沒有其他的需要。在日本,還是需要學習漢字,甚至要考中文的文言文。我不清楚韓國的情況。韓國的去漢字化運動好像做得比較徹底,所以可能學校裡也就不再學漢字、中文了。但是,這會為韓國人傳承傳統文化造成困難。最簡單的一件事是,他們看不懂廟裡的中文楹聯。不僅如此,他們其實還有許多漢字文物,這些文物的價值也會因為人們看不懂漢字而難以得到彰顯。台灣現在也走在這種大趨勢中,只是還沒有那麼極端。未來會不會越來越極端,大概要看未來的政治走向。也就是說,更極端化的發展也未必不可能。但是,這裡面其實帶有很強的情緒成分。這恐怕未必對促進台灣的整體福祉有利。



按:



我曾經討論人本主義思想,我以為人本主義思想容易走向極端,就是一種去道德的傾向。因為一切道德原則都可能被質疑,甚至可能在解構後失去神聖性,而不再值得遵守。以為人本主義思想可以建構新的且更合理的道德原則,其實很可能是一種錯覺。那些殘留的道德原則,只是傳統道德原則的遺產,是還沒有被強烈質疑的部分。一旦被強烈質疑,就會發現找不到這些道德原則的充分支持論據。因為所有的支持論據都在於這些原則的“無端的”神聖性。神聖性源自何處,之前是沒有去探問。一旦開始質疑,就可能會解構這種神聖性基礎。從而,極端的人本主義思想下,所有道德原則都很難存續。此次的課綱之爭恐怕只是這種人本主義思想極端化導致去道德原則的一個小小事件。但是,這樣的社會如何繼續運轉,不免令人憂慮!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80142283

 回應文章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12 09:23
人一生下來本來就是「多元化」的,外貌、內涵(思想)每個人都不一樣。但人無法像獅子、老虎一樣個別生存,人必須過群體生活,群體生活各盡所能,互相幫助利於生存,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所以,人群居是為了「安全」和「方便」;群居固然有好處,但勢必無法讓個體自行其是,也就是個體都得受到某些限制。

人類最基本的社會組織當然是家庭,慢慢擴大到宗族組織,再擴大到部落,目前最高級的社會組織是「國家」,也許將來為了應付外星人或地球暖化的氣候變遷等等問題,應該會有超國家的社會組織出現。

人當然都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人也都無法脫離群體的控制,只能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

美國建國的基本精神就是爭取自由,所以,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對個人自由限制最少的國家但並非毫無限制,例如你要入籍美國時得對美國宣示效忠,美國是不允許「叛國」行為的,實際上的例證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美國不允許南方州脫離美國。

目前世界上的國家,不管你是多麼的「多元化」,但絕對沒有「多元國家認同」這種可能。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元價值觀之於社會,就如人體必需營養均衡。
2023/12/11 12:59

多元價值觀之於社會,就如人體必需營養均衡,不可偏食一樣。

現在的許多觀念,在以前都是禁忌地,除了你所提的同婚議題。以前男女婚嫁,必須徵得父母同意,否則只能私奔或殉情;現在多數不都給年輕人自己去操辦。更遑論以前主張終結黨禁和戒嚴、百分百言論自由都是被視為「顛覆國家」的叛亂罪,現在不但完全被實現,且被視為理所當然

我當兵時是做文宣工作,其實也經歷過你的心路歷程,退伍後適逢台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心中充滿著許多困惑和不解,也是經過三、四十年的社會觀察,才逐漸看懂政客們心思。

民主社會裡,看似各種觀念互相矛盾衝突,然而只要不妨害影響到其他人的權益,都是被允許的;以前我也無法接受同婚的觀念,但實際上這也是同志族群的自身權益,怎能用我自以為是的觀念看待(我被年輕人說服了)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11 09:27
版主:「貴族可能發現,只有少數人掌握文字,對於維護貴族利益是有好處的…俾便於只容許貴族等少數人藉著掌握文字工具來控制其他人。」

如果你的說法成立的話,那麼滿清皇帝大可下達一個命令,所有當官的給皇上上奏章時都得用滿文,這樣不就可以永保滿族江山,永保滿族的利益了嗎?

要知,中國是有科舉制度的社會,能掌握文字的平民可能晉升為統治階層,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貴族掌握文字俾便掌控政權,這在古代歐洲社會、阿拉伯社會、印度社會,甚至東亞的日本社會、朝鮮社會都存在,唯獨中國的社會例外。好嗎?

再說,文言和口語本來就不一樣,我們現在報紙上、書上的文章和我們的口語一樣嗎?這不只中文如此,全世界所有文字和它們的口語都不一樣。英、美人滿口的fuck,他們寫文章會這樣寫嗎?

所謂「文言文」在作者的那個時代並不難懂,現代人之所以難懂,是因為語文本身會隨著時代變化之故。買本古文觀止看看就知道,周文最難懂,明文相對的就沒那麼難懂,不是嗎?

超級不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10 20:41

這個問題簡直不要太簡單

想讀文言文喜歡讀文言文~~去選修歐老師的課,只要你開心就好

不想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去研究中國古代人在想些什麼,就不用去念不用去考!

現在絕大多數的家長會花錢讓小孩去補習英文數學鋼琴電腦各項才藝

根本就幾乎沒人要去學習文言文了嘛!!

有興趣想學民進黨政府有攔著你嗎??

一頂去中國化的大帽子就扣下來了!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10 09:25
李光耀在他的回憶錄中說:「如果台灣成為一個獨立國,李登輝將成為台灣史冊上的英雄。如果台灣是在武力之下同大陸重歸統一,歷史將不會寬容一個為台灣的中國人民帶來不必要苦難的人。」他也說:「陳水扁如果繼續推行李登輝的政策,製造與大陸截然不同的台灣民族特性,將進一步證實北京對他要把台灣帶上獨立之路的猜疑是正確的,這也將增加對解決重歸統一問題採取倉促行動的危險。」

李光耀是海外華人,一手建立新加坡國,他的政治前瞻眼光是優於一般人的,他又是海外華人,兩岸問題他站在第三者立場,看得更加清楚。

在台灣中小學的所有課程中,包含所謂「文化」內容的無疑的就是「國文科」和「歷史科」。民進黨更改這兩科的教學內涵,就他們的「台獨立場」、「去中化立場」來講,當然是刨去「中國文化」的必要手段。他們幹得歡,但他們渾然不覺得這將「為台灣的中國人民帶來不必要的苦難」。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09 20:38
一個社會累積智慧的做法,就是讀聖賢書。這就是政治神棍所不願見的。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仗義多為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
2023/12/09 18:47

中國古老有句俗話:「仗義多為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至今仍為傳神道盡社會存在現象。

現實生活裡,不難看到許多父母省吃儉用地,栽培子女到國外讀書,子女也順利在國外取得學位,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然而就此長居國外,很少回國省親,甚至回國省親竟是帶有目地性;而在台灣伺奉體老多病的父母,反而是「重男輕女」時代產物下,僅有小學畢業的女兒,因為我的親戚裡就有這麼一個實例。

「禮義廉恥」是用背誦、讀書讀出來的嗎?我不以為然!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多數比例的人民都是文盲,真要靠教育來教化,那豈不是早就沒了「禮義廉恥」?秦世美的故事,不也說明了「禮義廉恥」不是靠讀書讀出來的。

而現實生活裡也如上面所述,反倒是書讀得少的人,願意好好孝順父母。

我比較願意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讓多元的價值觀去營造一個和樂氛圍的社會,人們自然願意去追求一個「真、善、美」的境界。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3-12-10 16:16 回覆:

關於“多元價值”,恐怕很需要再思。我對多元價值也願意表示歡迎。但是,多元價值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很難說。我以為,今天台灣的社會分裂,部分恰就是多元價值帶來的結果。譬如同婚合法化,有些人是強烈反對的,並且因此對執政政府深不以為然。廢死主張也同樣會造成社會內部意見衝突。至於中國認同、台獨,這更是價值衝突的重要議題。其他議題也許造成的意見對立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未必不引起摩擦。譬如年金改革,要不要改革,怎麼改革,其實背後也都可牽涉價值觀念。但是,當大家價值觀念不一致時,就難免其紛爭。

要多元價值,同時需要理性化。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問題是,我們的理性化程度未必充足,未必能夠接納、寬容異己的觀念。價值衝突就可能演成實質的對抗。這是很麻煩的事情。

另外,說知識少的人比較有道德。關於這一點,其實問題很複雜,我以為不宜輕易下結論。大體上,知識少的人思考架構比較簡單,觀念也比較單一,也就比較不會改變想法。但是,他們也不那麼寬容異己觀念。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另一個角度看法
2023/12/09 17:39
百年前「五四運動」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啟蒙了中國人學習科學與民主的西方觀念,而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胡適更主張「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運動。怎麼經過了整整一個世紀,現代的為人師表竟還在開時代的倒車?

當然,我並非全然否定學習文言文的功能,因為學習了文言文,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古代人的觀念思想,但沒有必要要所有的學生都硬要去背、去學習那艱深難懂的古代文章。這就像考古學有其功能,但總不能教所有學生都去學考古學吧?

民主自由的社會是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社會,學生有了快樂的學習環境,自然會找到自己人生想學習追尋的目標,怎能要所有學生都被卡在「之乎者也」的框架裡?更何況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可以學習的知識和學科,哪是一個人全都能吸收的?難道讓學生可以快樂的學習就不好嗎?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3-12-10 15:42 回覆:

古代文言文的形成,我以為大體可有三個基本理由:一、古代書寫不方便,保留書寫文物也不方便,所以文句必須簡短,必須言簡意賅,以便書寫工具能夠承載,而且便於記誦。二、最早的時候,文字的發展不像今日那麼繁複,只有較簡要的文字,自然會形成文言文的形式。三、貴族可能發現,只有少數人掌握文字,對於維護貴族利益是有好處的,所以,即使口語中已經逐漸白話化,文字還是維持精簡原則,而理解則較困難,俾便於只容許貴族等少數人藉著掌握文字工具來控制其他人。

以上三種理由中,最後一種理由對大眾很不利,也是最不合理的理由。但是,我們實際上很難確定這種理由究竟在文言文的發展中佔多少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