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澤連斯基有錯嗎?
2022/03/03 09:50:21瀏覽1991|回應11|推薦6

有人問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不是也要對現在的這場戰爭負責。我做了以下的回應,也貼在此處,作為相關議題的補充意見。



我曾經讀過一位荷蘭歷史學者Hans Van Deven討論中國的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他語氣裡似乎對老蔣的“焦土抗戰”政策頗有微言。也就是說,沒有必要做這樣的犧牲。他的大意是說,日本其實並沒有要長期佔領、統治中國,而只是要控制中國,以中國作為抗俄的第一線。如果說白一點,中國可能要準備作為日本抗俄戰爭的炮灰,總之,中國不必犧牲如此巨大。而主要問題在於國民黨中央誤判日本的戰爭目的。



坦白說,我讀了心裡實在不太舒服,也不服氣。不過,我大概相信,老蔣領導抗戰,並沒有表現出最天才的領導作為。(最天才的領導作為大概意指能夠獲得勝利,並且沒有付出那麼大的犧牲)但是,話說回來,真有那種天才嗎?恐怕是絕無僅有。即使有些人才智夠高,卻也未必有那種獻身的情懷與勇氣、毅力。再者,具有這種材質的人,如果沒有機會竄出頭,也是枉然。(在某些社會裡,很多人才都會被犧牲掉,沒有什麼機會出頭)



澤連斯基是不是故意刺激俄國,導致戰爭不可避免?在某些衝突事件裡,確實有些人是因為過度言語刺激對方,自致災難。但是,在眼前的這場戰爭裡,我並沒有明顯看到澤連斯基有什麼言語挑釁的動作。



我身邊也有人表示,烏克蘭應該早些投降,為什麼要讓人民受戰爭之苦?當然,這種思維也可以往前推,那就是澤連斯基應該在更早的時候就退讓,如此,戰爭就可以避免。總之,澤連斯基何必如此強硬:你又沒有強硬的本錢?



對於這種說法,我是不能同意的。雖然我一直在批評民族主義思想,但是,一種消極式的民族主義卻是必要的。也就是說,抵抗惡勢力是必要的。對惡勢力抱持一種不抵抗原則,那就活得毫無尊嚴可言了。



而且,有些邪惡是沒有底線的。就好像納粹屠殺猶太人(其實還有波西米亞人,以及社會中被認為是渣仔的存在)。所以,判斷這個惡勢力是不是沒有底線的惡勢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很多人認為,俄國只是要讓烏克蘭簽署協議(免於讓俄國受到威脅),而不是要長期統治烏克蘭。由此暗示:烏克蘭應該對俄國屈服,不要頑抗而釀成世界性風險。我對此也不以為然。



我相信,烏克蘭之所以如此親西方而敵視俄國,是因為歷史的慘痛經驗所致。在前蘇聯時期,烏克蘭一定已經受到俄國為主導勢力的壓抑與不公平對待,今天烏克蘭才會如此敵視俄國。有過這種經驗,要他們相信俄國現在的動作只是要免於受到西方威脅而無意宰制烏克蘭或再度將烏克蘭納入版圖,當然很難。而誰又能夠確定俄國不會有這種野心呢?既然有這種風險,當然必須及早拒敵於門外。難道要等到狼進了家門再做反應?



我們都知道“車諾比事件”。據我所知,這個災難就發生在烏克蘭境內(地點大約是在烏克蘭北部)。我們當然可以追問:為什麼當初核電廠是設在烏克蘭?我們雖然不能說這裡面一定有歧視因素,但是,反過來說,烏克蘭人有機會抗議嗎?



今天,烏克蘭成為全歐洲最窮國家,人均所得只有俄國的三分之一。有些人還為此怪罪西方。這似乎也成為西方之罪。但是,如果烏克蘭原本就有很好的基礎建設,怎麼可能會落得這種下場?那些基礎建設何在?前蘇聯究竟為烏克蘭做了什麼?烏克蘭又有重工業,又有黑土地,又有大平原,又有不凍港,怎麼就窮成這樣?



最後,我還是想強調,烏克蘭人民有權利追求自己所想要的文明生活方式。任何人要用暴力予以剝奪,都應該被嚴詞訶責。



總之,我對澤連斯基的作為基本上是肯定,而沒有批評。當然,也還要看他後續怎麼表現。他可能是個偉大的總統,也可能最終是個失敗的總統。就再看下去吧!至於有人拿他作為喜劇演員時的表現來嘲笑他,我覺得這是下流動作。我說的是以此嘲笑他的那些人。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7187647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5 08:39
版主:「我們當然可以追問:為什麼當初核電廠是設在烏克蘭?我們雖然不能說這裡面一定有歧視因素」

版主這話是在「暗示」把車諾比爾核電廠設在烏克蘭是「歧視」。那麼按照版主的「暗示」,台灣把核電廠設在台灣北海岸就是在歧視台北人!

美國的三哩島核電廠也發生過核災,三哩島核電廠之所以設在三哩島(賓州),是因為美國人口最密集,用電最多的地方是美國東北海岸,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這一系列大城,核電廠要靠近用電最多的大城市又不能靠得太近,還要有大量的冷卻水,這就是三哩島核電廠設在薩斯奎哈納河的三哩島上的理由。

車諾比爾核電廠很靠近烏克蘭首都基輔市,它在聶伯河邊,設在那兒的理由和三哩島核電廠的理由相同。

車諾比爾核電廠發生事故後,因風向的關係,受害最大的是白俄羅斯。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5 07:44
版主:「在前蘇聯時期,烏克蘭一定已經受到俄國為主導勢力的壓抑與不公平對待,今天烏克蘭才會如此敵視俄國。」

在前面已提過,蘇共領導人中,赫魯雪夫、布里玆涅夫和戈巴契夫和烏克蘭的關係都是極為密切的。習近平進京當中共領導人,慢慢的就形成一批「之江新軍」或者「習家軍」,所以赫魯雪夫進入莫斯科主政,會不會形成一股「赫家軍」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要說他們專制所以會如此,美國、台灣政壇也都是如此。赫魯雪夫「入京」主政,他所憑藉的是「他是烏克蘭諸侯」,說他「壓抑」與「不公平對待」烏克蘭,這又從何說起?他把克里米亞半島由俄羅斯劃出歸併入烏克蘭,這是壓抑烏克蘭的舉動嗎?

所以版主的話是「想當然耳」,你沒做過任何「遠距研究」!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4 12:35
8樓+1

bluegreenred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4 10:38
烏克蘭是由親俄的東烏克蘭和親歐的西烏克蘭拼湊出來的國家(尤其是西烏克蘭,有相當一片領土是二戰後從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強行併入的),其實有些像台灣的藍營和綠營對峙的情況。

這段時間我看了不少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自拍的視頻,感觸比較深的有:

普通烏克蘭人:我的祖國遭受侵略,老百姓很痛苦。

生活在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族烏克蘭人:全世界都在同情烏克蘭,那有誰同情過我們嗎?我們被烏克蘭人打了八年(2014年內戰起),好幾萬老百姓被烏克蘭軍隊殺害了,有人在乎過他們嗎?

俄羅斯人:俄烏是兄弟,我無話可說,我不希望打仗,但我支持我的國家為了消除威脅所做的事情。


版主的這篇帖子,忽略了東烏克蘭的情況。事實上,正是這八年來親歐的烏克蘭勢力不停地打壓親俄勢力,使得親俄的民眾愈發覺得自己不是烏克蘭人,而是要被烏克蘭人趕盡殺絕的異族人,從而死心塌地跟親歐的烏克蘭人打到底,最後給了普丁出兵的絕佳藉口。


我覺得澤連斯基的錯,在於他過於忽視烏克蘭親俄民眾的利益,沒有在穩定國內民眾的前提下,便過於積極的向西方靠攏,使得國內親俄的烏克蘭人走上了絕望的抗爭道路。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2-03-05 09:05 回覆:

2019年5月20日,澤倫斯基宣誓就任總統,表示自己將「保衛烏克蘭獨立和主權完整」。執政後的首要任務是促成烏克蘭東部地區停火:「我們並未挑起戰爭,但我們可以決定結束它」。

本文主要是討論澤連斯基。前任的問題還是不要由他揹鍋吧。至於2014-2018的烏克蘭對東烏的戰爭(其實不純粹是東烏,俄國早就介入了),是非另外再論吧!


!#@$%^&*()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2/03/03 23:02

小男孩在爭吵的時候最喜歡的題目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版主的題目有異曲同工之妙。

想當年龍應台說過什麼幼稚園大學生。

幼稚園的應該是叫獸吧?

上次才有人提示過.................好笑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3 21:45
一、你既然提到布里玆涅夫…

美國憲法規定「在美國出生的美國公民」才有當美國總統的資格。蘇聯應該也有這樣的規則或潛規則。烏克蘭人布里玆涅夫既然能當蘇共總書記,那麼烏克蘭當然「非外國」。你不必既「暗示」又「未必」,企圖打迷糊仗。

二、奧地利和德國也曾經…

希特勒是奧地利人,他當上德國的頭子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合併奧地利。原因就是德、奧是同一個樹根長出的不同枝條。

三、曾經是同一國,也並不表示兩者就必須再度合併…

國家有分有合,前蘇聯時代就是一個「大統一」的時代,現在則可看成是俄羅斯的「三國時代」。普丁出兵烏克蘭就類如曹操出兵打孫權一般。

四、台灣人可不可以主張要獨立呢?

只要你有力量,想幹什麼都可以;草蜢弄雞公就相當可笑。

五、在美國南方要宣稱獨立之前,聯邦政府就一再警告過…現在的烏克蘭已經獨立了31年

孟子說「五十步笑百步」。普丁幹的事和林肯幹的事有差別的話就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別。

六、我不贊成中國的中央政權以暴力…

你的見解就是沒有實務經驗的書生之見,中國政府要聽你的話,早就沒命亡國了。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3 18:46
要在談判桌上普丁單挑澤連斯基論輸嬴,放過所有人民,這才是王道。做不出這種決定的領導人都是錯的。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3 14:44
版主:「中國介入,是勸和?還是偏幫?重點在於介入做什麼,依據什麼原則。中國沒有理由排他。」

剛剛在聯合報上看到,有個退休大使這樣寫,正好可以拿來回答你。他說:「目前俄烏戰局膠著,雙方談判未能達成共識。眼下唯有第三者出面調停,才能結束戰火。放眼世界,只有中共有此能耐。烏克蘭已建議請中共出面調停。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也致電北京,用意至為明顯。

中共在俄烏戰中隔岸觀火,既沒有加入制裁損傷本身利益,也沒派一兵一卒,動用一槍一炮。如果中共調停成功,將大幅提升其國際地位,屆時俄烏之戰最大的贏家恐怕還是中共。」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3 14:29
ㄅ.版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祖母”…」

歐洲王室間相互通婚,這跟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沒關係吧?看不懂你的意思。

ㄆ.版主:「其實我並不否認烏克蘭與俄國曾經幾乎就是同一個國家。但是,那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再強調兩國是一家人,就有點勉強了。」

我不懂俄文,所以不知俄羅斯人如何寫他們自己的歷史。但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俄羅斯史都說莫斯科公國是從基輔公國分支出去的。同一個樹根長出不同的枝條,還是屬於同一棵樹啊。說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不是同一家人才需要「勉強」。就像民進黨說台灣人和中國人毫無瓜葛才需要「勉強」,而我說我是中國人,自然而然,一點也不「勉強」?

ㄇ.版主:「而我最在意的是,就算是對自家人也不能暴力相向」。

這麼說,林肯就不應該率兵打南方州,讓他們脫離聯邦不是大家都平安最好嗎?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2-03-03 16:39 回覆:

一、你既然提到布里玆涅夫戈巴契夫烏克蘭淵源,那麼我就舉英國國王有

德國淵源為例,暗示說,這“未必”證明兩個國家就當然成為一國了。

二、“同一個樹根長出不同的枝條,還是屬於同一棵樹啊。奧地利和德國也曾經長期同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也曾經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實質統治者。但是,現在大家不會認為德國可以隨時合併奧地利。反之亦然。其實,一定要窮究烏克蘭與俄國兩者是不是同一個樹“根”長出來的,也很難說清楚。我們比較確定的是兩國曾經是一國。但是,當初(1654年),今烏克蘭地區的主要代表政權哥薩克是勉為其難地與莫斯科公國簽約合併。實際上,當時的基輔羅斯人對莫斯科羅斯(東北羅斯)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後者被認為曾經是蒙古人的走狗,而且文明比較落後)。

三、曾經是同一國,也並不表示兩者就必須再度合併。如果兩者都願意合併,其他國家當然也沒有理由強行阻止。但是,現在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四、台灣人是不是應該自居為中國人?首先,我會尊重你自居為中國人。實際上,我也多次表示過我也是中國人(但是,我可不承認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但是,台灣人可不可以主張要獨立呢?特別是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呢?我認為是可以的。問題比較不在於法理上的可行性,而在於實際上的可行性。

五、美國南北戰爭常常被你拿來作為其他國家暴力行動(統一或吞併)的合理化理由。但是,南北戰爭和烏、俄的事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17世紀俄國和烏克蘭的合併就是很勉強的結合(沒有更好的選擇);烏克蘭曾經爭取獨立但告失敗。而北美十三州則是在自願的情況下結合;而且,在美國南方要宣稱獨立之前,聯邦政府就一再警告過。等南方一宣布獨立,聯邦政府立即出兵。現在的烏克蘭已經獨立了31年,而且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也就是說,烏克蘭完全是聯合國各會員國承認的一個獨立國家。俄國憑什麼再要武力合併它?

六、我不贊成中國的中央政權以暴力手段去統一或征服有自主意識的邊疆區域。這個說法包括了對西藏、新疆等地,現在也包括台灣。中國夠大了,不需要再擴張。擴張了雖然面子上好看,其實會留下很多後遺症。中國的問題不在於疆域大小,而在於內部整合。如果想藉著勢力對外擴張來維繫內部凝聚,最後會如鏡花水月一場空。對俄國,我的說法也是一樣。我以為,俄國現在正是內部出了問題,才想藉著對外擴張來穩住內部。但這是行不通的。當然,有人可能強調這涉及戰略考慮。但是,戰略考慮也可以有其他較和平的做法。暴力相向所種下的惡因恐怕會成為潛在的毀滅火種。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3 12:49
版主:「俄羅斯真把烏克蘭當做一家人嗎?」

我提供事實,大家自己判斷。

蘇共領導人赫魯雪夫出生地是俄羅斯臨近烏克蘭的邊境區,但他從兒童時期開始就是生活在烏克蘭,烏克蘭也是他發跡的地方。把克里米亞半島由俄羅斯劃給烏克蘭的也是他。血統上也許他是俄羅斯人,但在感情上他是烏克蘭人。

蘇共領導人布里玆涅夫則是不折不扣的烏克蘭人。

蘇共領導人戈巴契夫,他父親也是烏克蘭人(母親是俄羅斯人)。

他們是不是一家人呢?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2-03-03 13:02 回覆: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祖母”。她先生就是德國王子,所以他們的孩子,從某個意義來說也是德國人,但還是照樣做了英國國王。所以,英國與德國是不是一家人呢?

其實我並不否認烏克蘭與俄國曾經幾乎就是同一個國家。但是,那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再強調兩國是一家人,就有點勉強了。

而我最在意的是,就算是對自家人也不能暴力相向,不能暴力阻止其他成員追求所喜歡的文明生活方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