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7/03 23:14:31瀏覽4747|回應23|推薦30 | |
我是長期在網路上傳播失敗主義的傢伙。我認為台灣很難與中國大陸對抗,而且越對抗結果就越糟。 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同時也對台灣內部的情況感到悲觀。我很難看到希望! 民進黨打壓藍營,可說是毫不手軟,幾乎是不徹底消滅國民黨就絕不罷手。 蔡政府打壓管中閔的事情,從去年初到現在,足足一年半,還在沒完沒了地惡搞。本來以為終於可以塵埃落定、結束這場歹戲了,卻不想,監察院、公懲會還可以繼續接力賽。旁觀看戲的想喊停都不行。 管校長身為大學校長,如果必須長時間去忙著應付監察院、公懲會的查究,哪裡還有餘力去處理校務。這樣,校務能發展得好才有鬼。就算是為了台灣大學的校務發展,蔡政府是不是也應該稍微消停一下?就算管中閔在媒體上寫文章是有違法嫌疑,能不能暫緩處理?他是現行犯嗎?這個犯法嫌疑是有帶來立即危險嗎?為什麼要這麼急吼吼地辦他? 公務員在媒體寫文章違法,因為視同兼職。這也是蔡政府給我的最新法學知識教育。只是,我還是不太能接受這種法規解釋的合理性。 蔡政府這麼急吼吼地要辦台灣大學校長,我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但是,藍營當然也反應強烈:是可忍,孰不可忍?再從此例往下推想:國民黨還能存活下去嗎?如果不能,中華民國國祚還能延續嗎? 去年底的選舉,國民黨勝選,本來讓許多藍營人士重燃希望,覺得接下來的總統大選應該也有機會勝選。卻不想,幾個月下來,藍營人士漸漸也發現情況不妙,而且,還弄不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的? 韓粉、果粉互相責備,甚至互相叫罵。我還無法判定究竟誰是誰非,但是,國民黨的重返執政的夢因此大概要泡湯了。這一點大家倒是不難看出來。只是,為什麼可以看出不妙,大家卻還是不能相忍為國,倒是更加互相指責是對方在壞事?為什麼都不能自我檢討? 我對大局著實感到困惑: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勢力在操作?我們應該如何因應?但是,對於一些具體的動作,我還是有些個人想法的。 雖然韓國瑜市長可能至目前為止仍然是藍營支持率最高的一位,我對他也曾經懷抱希望,所以我實在沒有理由去扯他後腿。但是,現在我對他的失望卻是越來越強。我為什麼對他漸漸感到失望,容我歸納出三方面的個人意見。 我最初對韓市長感到失望,是他提出所謂五點聲明。聲明的內容讓我覺得遺憾。首先,他在未曾表態要參選總統的時刻,卻強烈批評國民黨中央在總統候選人人選的處理上有問題,說什麼密室協商、權貴政治等。 吳敦義已經為國民黨的勝選做了許多讓步、吞忍,卻還落得遭到如此奚落,叫人情何以堪?而且,我並不認為韓市長角逐總統之位,在時機上、情理上有充分正當性。我不是說他絕不應該參選總統,而是說,要參選多少有些勉強。比較是要在眾人殷切期待下,他才好勉強被動接受,而不應該表現出如下的姿態:你們不讓我做當然候選人,你們就是有問題。 我一向對各領導者抱持較多諒解,因為我認為既有的結構與形勢條件始終影響巨大,領導者要突破結構限制、開創美好新局並不容易。許多遺憾,也都多少帶有“缺憾還諸天地”的意味。作為可能的繼位領導者,如果不能適當諒解先前的領導者,意味著他根本沒有心理準備,等到既有結構與當下形勢強烈衝擊他時,他可能會份外感覺無力、挫敗。越是不能意識到這種結構拉扯力量的領導者,很可能失敗得會越慘。 第二點是涉及對可能國家領導者的期待。要擔任國家領導者必須有較完整的治國論述。韓市長的“發大財”的說法,只是一個口號,與完整的治國論述還有遙遠的距離。而且,當前台灣的內外處境不是一般的艱困,領導者如同在走高空鋼索,稍一不慎,甚至可能讓台灣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總結來說,兩岸關係如果沒有處理妥當,台灣難有好的前景。處此境地,恐怕不能只是用發大財一語就可以幫助找到整體台灣的出路。 群眾可能喜歡簡單、直白、熱情、有感的言詞。韓國瑜似乎擅長掌握這樣的群眾。另外,藍營裡可能有不少人因為對馬英九總統那種溫文爾雅、常常對政治異己者讓步的藍營政治人物類型非常不滿,因此也特別容易被韓國瑜所展現的氣質吸引。韓要草根有草根,要霸氣有霸氣,要槓綠也可以當場就槓上。對馬總統失望的一些藍營人士因此更對韓著迷。 只是,作為準國家領導者,應該是要帶領群眾漸進往前,而不應該是與群眾留在同溫層中互相取暖。領導者應該要能看到群眾的不足,並引導進步。 我對韓市長的第三點質疑,關乎他的領導風格。他在高雄市議會接受綠營議員質詢,雖然對方確實是故意找碴,但是,他身為市長,卻仍然應該藉此機會宣達政策,並展現風度。而他似乎在惱怒之餘,對質詢者也毫不客氣。更重要的是,他在惱怒之下就完全不再就事論事。這恐怕不是一個準國家領導者應該有的風範。另外,雖然韓市長要求韓粉要愛與包容,但是具體怎麼做,他並沒有明確說法。當一些韓粉叫出非韓不投的時候,如果韓對國民黨還有忠誠,應該呼籲避免出現這樣的呼聲。但是,韓並沒有針對一些具體不合宜的做法提出勸止。 總之,以我對國家領導者的期待來說,我以為韓是並不合格的。但是,出於我期望藍營重回執政,如果藍營最後是韓出線,我還是可能會投他。不過,並不是沒有疑慮。 除了韓市長,郭董目前很可能是最有可能與韓總在國民黨內競爭的對手(朱的聲勢一直起不來,也就比較不會威脅到韓與郭)。容我說說對郭的看法。 郭可能很有魄力,判斷局勢的眼光也很準。他的財力雄厚,對他掌握權力可能會有幫助。他也夠慷慨,就這些特質來說,都可以讓他加分。如果對他還有可疑之處,大概主要是有兩點。第一,他的產業有相當部分是在大陸上,那麼,他會不會因此比較容易受制於中共呢?第二,他作為企業主的性格特徵,據說非常霸氣,他的手下有些人受不了他的強勢管理方式。這種人,如果作為國家領導人,而繼續延續那種霸氣管理模式,會不會出什麼問題呢?對這兩個問題,我都很難回答。他自己倒是對前面的那個問題做過回應,他表示不在乎大陸的產業。他的說法有一定程度的道理,譬如說,地本來都是官方提供,經費是向銀行貸款。如果產業沒有了,損失最大的可能是中共官方,以及讓許多工人失業。我不確定這個說法是否完全成立。恐怕還有待繼續觀察。至於霸氣的問題,也許我個人不太需要擔心,因為會承受壓力的主要是官員,而不是一般民眾。一般民眾有可能反而因此獲利。 當然,也有人指責郭是黑心商人,並且拿富士康在大陸的工廠有人自殺作為攻擊他的理由。對此,我並不認為批評一定很公平。一個龐大的、有上百萬員工的企業,裡面有十幾個人自殺,未必適合直接歸責於企業主。畢竟還有很多管理層級。而且,郭的解釋未必不成立:對第一例自殺給予了相對優厚的撫卹,這可能引發不良的後續效應。 某一企業的管理是不是過於嚴格、過於沒有人性,這種事很難有個簡單的判斷,往往見仁見智。 對於郭董,我其實也難以在最初就做出肯定評價,認為他適合擔任國家領導者。坦白說,如果在平常情況下,我會比較偏好朱立倫。我認為朱比較穩健、理性,因此比較可信賴。但是,此刻,我心中的危機感卻讓我更偏向選擇郭。 我所謂危機感其實主要不是對民進黨執政對內部的做法感到危機。我最深的危機感還是來自兩岸關係。我認為兩岸關係已經到了快要圖窮匕見的時候,幾乎已經再沒有緩和餘地了。 當然,我認為這樣的危機狀態與民進黨執政的兩岸政策有關。民進黨親美反中的路線,是中共無法容忍的。從而,這會讓中共更迫切要逼統,包括採取武統措施。而我認為台灣無力阻擋中國大陸逼統的動作。台灣方面無力抵抗,其實還包括台灣內部可能會出現中共的內應。而民進黨愈是壓制統派與國民黨(這兩者已經不是同一概念了),激反的可能性就越大。 台獨主張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整全的合理性應該包括後果的禍福考慮。如果台獨可能為台灣帶來戰爭,而且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那麼,原本的合理就未必真合理。 社會學者韋伯強調政治人的行動應該考慮集體後果,而不能只在乎是否合乎信念。台獨如果是為了維護或爭取更多的自由民主,那麼,基於信念倫理,就應該走向台獨。但是,如果因此可能會帶來戰爭,而且,很可能會是失敗的結果,進而,戰敗又可能帶來災難性的下場,台獨的路線就只能是信念倫理,而不是政治人應該的責任倫理行動。 相對與台獨路線,藍營的兩岸路線我認為還是比較穩健、可行的。雖然很多人認為藍營路線就是投降路線。不過,我認為這是過度的詆毀之言。國民黨如果願意接受中共的直接統治,當初就不會跑來台灣。在台灣生活了70年,只有與中共更格格不入。國民黨有什麼理由要投降中共?國民黨基本立場是要認同中國,但是,這與要投降中共完全是兩回事。當然,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路線,或許有可能在某種陰謀操作下導致台灣被中共直接統治。但是,這與有此動機是不同的,不宜混為一談。 國民黨的路線是不是會讓中共統一陽謀得逞?難說。但是,這是可以做沙盤推演的。至於推演結果為何,何不留待結果出來。何苦一定要先定地做結論呢? 有人可能疑慮郭董會不會就是中共的同路人?他倒是斬釘截鐵否認,而且對中華民國認同非常堅持。而目前倒是有愈多跡象顯示,中共方面屬意的人選應該另有其人。 但是,不管最後是誰出線,乃至最後誰當選總統,台灣內部的和諧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台灣內部的分裂其實本身就是很大的危機。所以,無論最後是誰來執政,都不應該是台灣內部鬥爭的藉口。此刻的執政者,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現有的路線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