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劉紹華「談服貿」一文
2014/03/31 16:32:02瀏覽2504|回應7|推薦31

有學生傳來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學者劉紹華所撰〈從中國的發展來談服貿牽動的價值問題〉一文,問我的意見。由於劉是中研院的學者,又是在中國大陸從事研究多年的人,其質疑兩岸服貿協議的說法,想必能說服許多讀者。由於時間有限,我嘗試簡短做些回應。

嚴格說,我對劉文中關於具體事實的陳述沒有太多異議。但是,我與她關於是否反服貿的主張卻還是有關鍵的差異。劉文並沒有明確表示反服貿,但是其質疑口氣卻很強烈而鮮明。我對她的主要主張還是有些商榷意見。

簡要地說,我不否認中國大陸有許多的問題,台灣與大陸交流也會有許多風險。但是,我不認為台灣有鎖國的權利。兩岸服貿協議就是不鎖國的做法。所以關於劉紹華的論述,在她陳述大陸社會的問題面時,我基本沒有什麼太多異議。但是,進而推到關於服貿的政策主張時,才有爭議

以下,我只概略挖掘出劉的論述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譬如說到兩岸青年的競爭力。劉說,「若把青年作為一個集體來看,我很懷疑中國青年跑在前頭這種論述的正確性和正當性。」她的意思是,大陸青年的平均競爭力其實不如台灣。不像許多台商的說法:說台灣青年不如大陸。

其實兩種說法都對。就平均競爭力來說,我的確相信台灣青年目前仍然勝於大陸。但是,比較平均競爭力,好像是在比較兩所學校學生的平均成績優劣一樣,這種比較意義有限。重要的是,不能忽略我們面對的已經是個慘烈生存競爭的場域。想置身事外已經不可能。大陸本身現在呈現的已經是個殘酷的淘汰機制。競爭力比較不足的人,就可能淪落到社會的底層,恐怕要過著困苦的生活。當然,也有些人未必競爭力不足,但是機運太差,也可能沈淪。而少部分能出頭的人,很可能非常突出、優秀。而台灣的青年卻必須與這些菁英來競爭,而且根本無從退出,除非台灣鎖國,形成完全封閉的市場。

台灣青年主要所要面對的競爭者,不太可能是那些被淘汰或沈淪底層的青年,而是大陸上許多能力強、拼勁足的青年。這些人在大陸人口中未必是多數,但是絕對數量卻仍然非常龐大。如果現在的世界是個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台灣青年不可避免的會要去與他們競爭,想逃也沒得逃。就好像HTC手機,能夠只在台灣自賣自買嗎?但是想要往國際發展,能不與外部競爭嗎?對外部的競爭,能不遇到大陸嗎?台灣的手機能贏大陸嗎?(先還別說南韓的手機)大陸的手機創新能力,當然是取決於那些頂尖的菁英,而不是沒有競爭力的底層青年。但重要的是,台灣青年就是得面對這些人。競爭輸了就可能失去世界市場。而且,不是輸了就躲在台灣,而是輸了就沒了。

劉文中說:「兩岸服貿開放的行業中,有多少的行業在這種價值圈中成長的中國財團進入後,會影響兩地差異的價值內涵,對台灣以人為本、以自由為本的價值造成衝擊?這些絕對不是單純的經濟事務而已,牽動的是經濟發展背後的價值之辯。」這話我也大體贊成(關於「以人為本」,我有意見,不過,那是另一層次的爭議)。劉文非常強調兩岸價值差異。但是,價值差異在經貿政策上的意義為何?如果不是停止經貿交流,那究竟是什麼?美國和中國大陸沒有價值差異嗎?他們沒有經貿交流嗎?兩岸有價值差異,應該是在其他地方做出心防吧?怎麼會變成反服貿的理由呢?

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森,雖然先曾一再強調他反共、親中華民國,但是最後他卻決定與中共建交。這個作為令台灣很憤怒,但是美國人一般倒能接受他的這種轉變。道理很簡單,因為認為他的做法是必須的:美國必須與中共建交。這是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尼克森訪大陸,是在1971年。那是什麼時候?還是在文革期間,也是在毛主政的期間。毛一向反美國帝國主義,而文革期間也是反美浪潮洶湧的時期。美國社會本身的傳統則是反共。在這種條件下,為什麼兩國還能走向建交?(真正建交是稍後,不過,在1971年,建交的門已經打開)

簡單說,美國的外交是採務實政策。怎麼有利就怎麼做。即使彼此看對方都不爽,即使雙方差異非常大,還是得要建交、交流。而且,從此以後,雙方經貿往來愈益密切。現在,美國的公債最大比例操在中共手裡。這對美國是否是危機?當然是。但是,美國還是選擇開放、並親近中國大陸。

台灣當然不能與美國相提並論,因為台灣沒有美國強大,也沒有美國的地緣條件:與中國大陸遠隔萬里大洋。再者,中國大陸對台灣有統一的強烈企圖。美國則沒有這種問題。但是,台灣也恰是因為這樣,更不得不與大陸交流。台灣根本無從逃避,我們如果不能大著膽子火中取粟,下場恐怕就會很悲慘。

從兩岸價值差異應該導出什麼樣的經貿政策結論?其實劉文也同意,台灣也還是要與大陸進行經貿交流。她說:「我們也不可能不和中國這個密切相關的鄰居打交道」。所以,真正重點其實就是要審慎。那麼,反什麼服貿?她真正的意思其實應該不是反服貿,而是反草率的簽約。

爭議糾纏許久,重點在於要審慎。那麼,問題在於馬政府簽約不審慎囉?問題是,究竟要怎麼做才被承認為夠審慎?寫下五十幾頁的條文,難道只是少數人幾小時的功夫?其實服貿與之前的ECFA與更早的WTO都有關係、都有重疊,從那時候就已經在進行研議、溝通。

或者,有些人則是說:不是反服貿,而是反「黑箱服貿」。但是,問題歸根究柢真在黑箱嗎?從兩方面來說,這種說法都還有疑問。首先,我們與紐西蘭、新加坡正在洽簽FTA,有人質問內容合理性嗎?要求要弄清楚內容嗎?為什麼不?因為大家比較不擔心與他國的約有問題,而擔心兩岸間的關係。再說,什麼叫黑箱,是沒公布內容,沒經過溝通,還是沒讓每個人都知道內容?其他的約能做到讓每個人都知道內容嗎?不可能吧?那麼,為什麼對此特別在意?就像吳聰敏教授的說法,還是對中國大陸的不信任,以及對馬政府的不信任。不是反黑箱服貿,而是反馬政府與中國大陸簽服貿。因為馬政府可能把台灣出賣給中國大陸,所以他們怎麼做,都被認為是輕率,都被認為是黑箱。所以,關鍵問題在不信任。但是,對中國大陸大概幾十年內台灣人都難信任。那麼,服貿是否就不簽了?那對台灣的經濟影響究竟如何呢?
 

劉文似乎以為,我們可以選擇不要進入世界的經濟競爭體系,而選擇一種相對封閉、安和、小康的狀態,並藉此來維持我們的優越、高尚的價值體系。這裡牽涉到好幾面的問題,至少包括:一是優越的價值體系是否適宜藉著較封閉的經貿政策來維繫?一是台灣是否可能在今天的世界裡形成封閉的經濟體系,特別是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封閉性?我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而我覺得劉文在這方面的討論卻根本闕如,有態度卻並無論述。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2144606

 回應文章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1 17:48
在網路上找到劉紹華小姐的文章〈也從中國的發展來談服貿牽動的價值問題〉一文,文中提到:「太陽花開的前幾天…當時我人在中國,看不到中肯的新聞,…我不想跟資訊不充分的人做不對等的交談,也不想怪罪長年活在資訊不充分的社會情境下而思考受限的人,…」對方資訊不充份,妳正好將妳的「充份資訊」回報給他們,劉小姐不作此圖,反以莫名的優越感回絕了他們。劉小姐今天發表的這些話如果傳回她的研究地,那麼她在當地建立的情誼(如果有的話)將會全盤瓦解;劉小姐做為一個「民族學」的研究者,卻沒有尊重當地文化的習慣,更缺乏對當地人的關懷。我肯定地說,劉小姐研究「民族學」是入錯行走錯路了。不信再看下面一句話,劉教訓她的大陸友人說:「中國現在的確很有錢,但你們付出了多少生活的代價?」劉小姐,中國大陸以前既沒有「物質生活」(經濟未起飛)也沒有精神生活(沒有自由寬鬆的社會生活),現在經濟起飛了物質生活改善了,但精神生活還沒跟上。妳問他們「你們付出了多少生活的代價」,他們當然茫然不解,因為不曾擁有的東西怎知「付出」或「損失」多少?

劉小姐又說:「中國的經濟發展率高達7%以上,世界各國稱羨,但當地人付出的生活的代價是甚麼?」
美國經濟史學者Rostow有一部書叫《經濟成長階段》,他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分為下列幾個時期:一、傳統社會期。二、經濟起飛前期。三、經濟起飛期。四、成熟期。五、大量消費期。
根據這部《經濟成長階段》的理論來檢驗,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軌跡和臺灣完全相同,不過就是時間上落後約20多年左右。
劉小姐問「當地人付出生活價是什麼?」臺灣既然走在前頭約廿多年,那問臺灣人不是更清楚嗎?劉小姐此問只是在凸顯其個人莫須有優越感罷了。
研究經濟史的人好像沒有人懷疑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終將走向「成熟期」並進而進入「大量消費期」。
Rostow的這部書雖然說的是經濟發展階段,但經濟發生蛻變,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都將跟著變。譬如說「政治自由、民主化」就是伴著經濟發展而來,經濟未成熟,中產階級未壯大,實行「民主直選」,那也是白費工夫,埃及不就是一個實例嗎?泰國也是一樣,直選出來的不算數。
臺灣學生占領國會,宣稱他們才是代表「民意」,總統必須低頭道歉聽學生的指揮,人民選出來的立委也不算數;這是中產階級因經濟衰退而弱化所引發出來的「民主倒退」的危險信號。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4 14:08 回覆:

非常同意你的見解。我也認為這位劉教授其實心存優越感,這種態度很有問題,但是她似乎並不自覺。比較讓我覺得遺憾的是,其實優越感恐怕是普遍的存在許多台灣人心中,而且大家拒絕檢討或放棄。因為擁抱優越感是那麼地讓人理所當然、甚至覺得舒坦。但是,還有很多面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面,卻被一併忽視了。

(我正文中沒討論這個議題,是因為要避免使議題岔出。但是,我的確與Taiga有同感。)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1 14:03
大禹治水是用疏導不是防堵,為什麼不學呢?服貿會消滅台灣的服務業根本是想當然耳。大陸企業錢多,進台灣後總得花在什麼地方吧,不會產生新機會嗎?也許社會組的人真有差吧。

莎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1 11:46

歸根究底,"關鍵問題在不信任。"

即使設計出再好的監督條例,也很難讓某些人相信老虎不會衝過來。

一群犄角對外、團結一致的牛,連老虎見了也會畏懼三分。

若是犄角向內、彼此鬥爭,那就會一隻隻被吃掉了。

您說,是老虎可怕?還是內部鬥爭可怕?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1 12:55 回覆:
很同意你這個說法,台灣內部的互信、團結的確是關鍵問題。

happy jam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20:13

我們可以選擇不要進入世界的經濟競爭體系,而選擇一種相對封閉、安和、小康的狀態,並藉此來維持我們的優越、高尚的價值體系.......

完全沒有任何國際貿易概念.台灣的出口佔GDP70%.台灣的貨品比別人多加關稅..東西賣給你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嗎?真是癡人說夢.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比較誰優秀?
2014/03/31 19:35

譬如選美比賽,譬如奧林匹克運動,譬如學術競賽,譬如好聲音節目,譬如目前大陸電視上的最強大腦,也算是國際性的競賽(台灣的陶晶瑩、周杰倫等都參加當嘉賓可以見證),這些競賽中明顯的看到中國青年比台灣青年強。

隨便找一個團體,或幾個精英,不管怎麼比,台灣可能比不過,畢竟人口有限,人才當然也有限了。

服務行業,台灣從業人員也許會比大陸的教育水準高,因為大陸一般都是15歲16歲就進入社會了,這方面的優秀人才也是相當多的。- 我對美容美髮最有接觸了。



襄樊散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7:11

说到底仍然是皇民余孽在反中罢了。

以前是台湾居于经济优势的可客观计量论据居高临下歧视轻视大陆的反中,现在台湾失去经济优势就拉扯什么价值之类的难以客观计量的因素来反中。


jun5238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7:00

貴版主說:「我們與紐西蘭、新加坡正在洽簽FTA,有人質問內容合理性嗎?要求要弄清楚內容嗎?為什麼不?因為大家比較不擔心與他國的約有問題,而擔心兩岸間的關係。」

我認為如果是一個正常民主國家,老百姓不用擔心,因為國家自有對談判人員的要求與事後稽核可以防弊,比方說家人賣果汁機到對方,就不可以參予談判跟決策。但是台灣並非如此,貴版主只要看江丙坤一輩子當公務員,內湖上億豪宅卻一買好幾棟。或是當到副院長退休的徐立德,剛娶了個嫩妻,周刊說他退休後在兩岸經商,身價超過十億,就明白我想說甚麼了,但是為什麼沒甚麼人抗議?因為這就像有隻老虎向你衝來,要吃掉你,

你還會在乎有蚊子在叮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