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朝鮮樓
2013/12/06 10:53:44瀏覽4242|回應0|推薦2

朝鮮樓
  曾有媒體刊載一篇「穿越悲情城市20年、遲來的珍貴紀錄」的報導(註一),並附一張照片,照片右側掛有「朝鮮樓」招牌,左側坐著一位風姿綽約的女郎,這張照片既熟習又陌生。
  這張照片,應是由阿妹茶樓(註二)往下拍的豎崎路,或許作為拍片場景,與實際狀況不符,即以真正的九份「朝鮮樓」為例,就不是在照片裡的位置,而是在輕便路上。十多年前,這棟外貼白色磁磚,又稍低於路面的兩層樓,猶然存在,現已改建為三層樓的現代建築。
  九份在鼎盛時期,有不少外國勞動者,從事粗重工作者,以溫州人居多;從事「三把刀」工作者,以福州人為主;至於從事色情行業者,則以韓國及琉球女子為最多。著名的「朝鮮樓」,就是專以韓國女子為號召的娛樂場所,裡面多著韓國服、跳韓國舞,也有敲擊大鼓的表演;當然,也為礦工提供性服務,由前輩口述,客廳掛有韓國女子照片,任尋芳客挑選,每次消費索價33角(註三)。

  據陳柔縉女士研究,當時在台灣各地都有「朝鮮樓」,包括基隆、萬華、竹山、阿里山上、嘉義市、彰化、虎尾及朴子等,或是韓國老闆,或是韓國女子,提供韓式的酒色春風。若以「朝鮮樓」3字在網路搜尋,則另有溪湖、岡山、北港、清水、集集及金瓜石,都有「朝鮮樓」。可見在那個生活艱困,工作機會不多的環境下,許多人把女兒推入火坑,尤其作為日本殖民地區的婦女,以連哄帶騙的方式,當了日本人的「慰安婦」。
  九份流傳一首詩,詩曰:「台灣五州迺透透,迺到九份仔上德樓,是伊父母想袜到,嫁給烟花嘸出頭。父母貪著金手指,貪著銀票這濟錢,將伊身軀賣出去,給人當作七逃物。」這首閩南語詩,道盡烟花女子的悲哀。「朝鮮樓」雖是歷史產物,如今想來,真要為這些離鄉背井的朝鮮女,同聲嘆息!

 

 

註一:參閱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3+112011081000013,00.html

註二:阿妹茶樓的現址,原是一間小型打鐵工廠,隔壁是小學藍姓同學的家。九份成為觀光勝地之後,改設一家茶藝館;其入口處,經常用紅紙寫上閩南語俗語,供遊客閱讀,門牆上掛著日本能劇的面具,據說漫畫家宮峻駿所作《神隱少女》的靈感,來自這家茶樓。
註三:當時(1931~1941年間),上等肉一斤3角,1角就可填飽肚子一餐,3元可以辦桌,供七、八人吃。

上德樓-為當時九份最高檔的酒樓,位於基山街與豎崎路的交叉口,是一棟巴洛克式的三層樓,雖已有80年的歷史,依然屹立街上,只是遊客常視而不見。

朝鮮樓-位於九份輕便路119號,原是棟外貼白色磁磚,又稍低於路面的兩層樓,現已打掉(十分可惜),改建為三層樓的現代建築。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9780627